潘甫斌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美術作為“美育”的重要途徑,理所應當受到教育的重視。隨著教育的發展,傳統美術教學方法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了,新課改教學理念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重點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創造思維和審美能力。因此,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創造思維和審美能力的方法,這樣才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美術素養,進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那么,在具體的小學美術課堂中,我們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創造思維和審美能力呢?本文我將通過具體的教學方法來加以說明。
1 通過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
一幅美術作品所蘊含的內容,往往不會只有外表看起來那么簡單。在欣賞一幅作品時,為了學生感受作品富有的獨特魅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往往會先為學生呈現出美術作品,其次再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對畫作的觀察、看法和情感。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對作品的審美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對作品的情感態度,對幫助學生可以更好的認識作品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色彩的對比與和諧》這節課時,我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了一幅馬蒂斯的《紅色的和諧》。其次,提問學生:“通過這幅圖片,你看到了什么?”生一:我看到了人、花瓶、桌子、椅子還有墻紙。師:很好,不錯,還有嗎?生二:我看到了房子、樹木、草地、天空。師:恩,你們看到的是室內和室外兩種不同的風景。在這幅畫中,最明顯的顏色是什么?生:紅色。師:這么多的紅色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生:喜氣、溫暖、炙熱......師:除了紅色還有什么色?生:藍色。師:是的,這幅作品除了大面積的紅色之外,還用了藍色。紅色屬于暖色調,藍色屬于冷色調,這幅畫通過紅藍不同色調的對比,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生:紅色和藍色的對比有一種溫暖又安靜的感覺。師:還有什么感覺呢?生:和諧,熾烈。師:沒錯,馬蒂斯作為野獸派的代表,其個人作品的特色就是通過色彩的對比來產生一種和諧、寧靜、均衡而又熾烈的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于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能力和情感態度有重要的作用。
2 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想象是思維的前提,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施展想象力和空間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學生根據想象發揮創造。那么在具體的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應該如何為學生創設施展想象力和空間的機會呢?我們知道,探究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以探究實踐的方式發揮自己的思維創造潛能。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探究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先觀察,后創造。
例如:在教學《畫畫蝦和蟹》這節課時,我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龍蝦的遷移”的短片,引出了蝦的教學。這樣做,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沉浸在蝦的生活情境當中。其次,通過呈現龍蝦的局部圖片,以比喻的方式,幫助學生想象龍蝦的腳像剪刀,像鉗子,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接著,向學生提問:除了龍蝦,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蝦?生:白蝦、基圍蝦、蝦米......這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呈現出不同種類蝦的圖片,向學生進行介紹不同蝦的不同特點。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組織學生討論不同種類的蝦的共同特征,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蝦的形狀、大小和身體特點。最后,在學生掌握了蝦的特點和畫法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規定一個創作情境,如:請畫一幅以“一只龍蝦和一只基圍蝦在打架”為主題的畫。這樣做,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3 通過課外實踐,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眾所周知,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學科,其創造的源泉與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理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自然,欣賞自然所賦予人類最單純的美,這樣學生置身于自然,感受著美好的空氣,觀望著靈動的鳥兒,欣賞著絢麗的鮮花......自然會對美產生獨特的理解,進而提升自己對審美的認知能力。
例如:在教學“樹葉的畫法”時,為了培養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帶領到室外上了一節自由的美術課。首先,我要求學生自由活動,自主觀察不同樹木葉子的形狀和紋路;其次,將學生組織在一起,讓學生自由交談自己對葉子的觀察和認識。在學生交談的過程中,我聽到一位學生說:“我覺得柳樹的葉子就像眉毛一樣,怪不得一種眉形叫柳葉眉......”其實這就是小學生對于大自然事物的獨特發現。因為之前他可能只是聽說過一種眉形叫柳葉眉,但是他不知道具體的柳葉長什么樣子,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可以形象的將柳葉與眉形聯系起來,這對于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是有重要幫助的。最后,回到教室,我會先要求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葉子畫下來,然后再針對具體葉子的畫法進行詳細的教學。
綜上所述,美術課程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創造思維和審美能力。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塔集鎮夾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