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莉 李莉
隨著我國進入老年化國家,養老服務人才缺口增大,社會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為進一步高提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受教育水平和職業能力,筆者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養老服務技能賽項為例,將相關教育教學方法融入其中,進行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探索。
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老年撫養比將提高到28%,我國進入老齡化國家。然而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從業人員素質低等問題尤為凸顯。《“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和《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意見》(教職成[2014]5號文件)中均明確提出壯大人才隊伍,加快培養老年護理相關專業發展,大力提升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受教育水平和職業能力。這是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對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借全國技能大賽之機談談如何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技能課程改革。
1 養老服務技能賽項競賽內容概述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之初衷就是為養老服務領域培養人才,輸送新鮮血液。而如何做好人才培養,學院一直都在努力的探索與實踐中。2018年6月23日至6月25日由教育部等部門主辦,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承辦的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養老服務技能賽項(以下稱大賽)在北京舉行。此次大賽有來自全國21個省市區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39個代表隊、64名選手參加比賽。經過幾天的激烈角逐,我院參賽選手劉一君、唐宇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的優異成績。賽項內容以養老服務人員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根據養老服務人員工作過程,整合3個考核項目,涵蓋生活照料、基礎護理、康復護理、心理護理、培訓指導等內容。旨在通過競賽全面展示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面向應用的實踐能力和專業風采,檢驗學生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養老服務操作技能、職業素養和人文關懷的綜合能力。大賽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實操筆答,在正式開賽的第一天舉行;第二階段為現場操作,分為兩個組每組由5名來自養老領域的專家進行現場考核。實操筆答以案例分析為主,參賽選手對老年人照護案例,進行獨立思考分析,按照答題要求提出解決方案。現場操作其重點考查參賽選手的操作執行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人文關懷素質。從比賽的安排和內容能夠看出,本次技能大賽對參賽學生的綜合技能及職業發展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較以往更加全面了。通過對本次大賽競賽要求及對職業能力的考察要點進行分析,對專業技能教學進行反思,從而促進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技能教學改革。
2 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技能教學改革實踐途徑
2.1 通過大賽項目重組技能教學新體系,基于典型工作任務開展情景教學
大賽的競技內容都在養老護理員初、中、高級共112項中挑選,這是作為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和完成的知識能力和技能。以護理學基礎實訓課為例,以往的教學模式是以單一的、簡單的獨立操作進行學習與考核為主,如:帶鼻飼管老年人的進食照料,噎食、誤吸老年人的救助,協助老年人外傷初步止血應急處理等。雖然有情景導入和操作視頻作為技能教學手段,但是要滿足大賽所提出的要求,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以采集養老機構真實老人情況編寫教學案例,把112項操作技能從簡單到復雜多個組合編排成不同層次的典型工作任務,以阿爾茨海默病臥床老人的護理案例為例,將養老護理專業教學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分為臥床老人洗臉、口腔護理、協助進食、心理疏導等四個典型工作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根據老人失智的嚴重程度使用不同的應對方法來完成相應具體的操作,將養老護理技能的專業知識融入其中。
2.2 以大賽為導向重視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以往的技能教學課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首先通過課件對知識進行講解,然后教師操作示范,最后學生進行操作實踐,這樣的學習理念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可通過改變教學理念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的角色應是組織者、引導者、協助者,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以大賽實操為例,在技能實操課程中,學生通過網絡收集資料進行真實情景模擬,提供服務的對象由以往的模擬假人調整為同學角色扮演或真實老人配合,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與操作難度,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與老人的溝通能力,從而使得實操不再是簡單機械的重復動作,進而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此外,課下可安排學生到養老機構一線進行見習,使其能更好的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2.3 努力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打造具有雙師型的教師隊伍
大賽一方面是學生在考場上的展示,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教師的技能指導水平。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大賽,在帶賽過程中,不斷與養老領域專家、同行指導教師、養老機構進行溝通交流,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技能課教師既要自己會操作,又要把自身的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師必須要強化自己的技能水平,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不斷鉆研本行的技能教學規律,通過多種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歷來對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尤為重視,鼓勵有技能實踐課程的教師參與國內的培訓項目,把養老領域的專家請“回家”開設講座,并且大力支持教師下企業鍛煉,積極考取行業資格證書。
2.4 改建(新建)實訓基地,配置相配套的設施設備,與時俱進
當年大賽的要求都很好的反映了目前行業對本專業人才的技能需求,通過對大賽的分析,改建(新建)相關實訓基地,適應行業發展趨勢,讓學生能夠把握行業動向,在真實的環境下感受當前養老機構的職業氛圍,培養職業意識,提高職業技能。以筆者學院為例,在原有的康復護理實訓室、老年營養配餐實訓室、老年健康管理實訓室的基礎上新建老年護養情景模擬實訓中心。在校企合作方面,本專業已與萬科集團北京、上海和深圳養老分公司,遠洋集團養老公司北京總部,海航集團和悅家頤養中心,泰康之家北京、成都分公司,以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青杠老年護養中心等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以老年健康管理實訓室為例,學校配備了與大賽同型號的模擬老人、口腔護理模型、輪椅、安全保護帶等物品。在這里進行技能大賽訓練,成效顯著,同時良好的實訓條件也是開展技能實踐課程的物質保障。
3 結束語
指導學生參加大賽不僅能使學生從中受益,同時還能開闊教師的視野、加強教師與企業和其他院校的交流、更新教學觀念,從而促進教師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不斷完善與提高,與時俱進,培養行業前沿需要的、技能過硬的人才。
綜上所述,本文圍繞養老服務行業,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養老服務技能賽項為依托,“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教”,優化課程體系,整合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更貼近當前養老產業一線護理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培養需求。
(作者單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