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芝
實施教學評價過程中,會按照相應評估指標,通過科學評價手段,對教師教學做出客觀評估,以幫助教師明確自身優勢與不足,以便按照揚長避短原則,有針對性展開教學調整與優化,是促進高校教育水平發展的重要手段。為制定出合理且水平較高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將以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分析為切入點,對高校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展開全面探究,期望能夠為高校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提供一定啟示。
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1.1 普適性
在構建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過程中,構建人員需要對高校教學綜合情況展開全面考察,應明確教學質量影響因素,確保體系建設既能反映出某個專業特色,同時還能普遍適用于其他學科門類與專業。
1.2 客觀性
為保證最終指標體系使用質量,體系應滿足可操作、可測等方面要求,構建人員要在對綜合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因素重要程度,對其權重進行確定,要盡量保證評價指標設置客觀性。
1.3 持續性
由于實際教學很容易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各種因素影響屬于動態化狀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教學指標體系設置也要保持動態,要確保體系建設持續性,應能夠隨著教學改革而隨之發生改變,確保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功能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發揮。
1.4 定量、定性
任何體系建設都要從教學實踐情況出發,要結合實情,按照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合理進行構建。應根據相關因素,制定出相應評價等級,以通過優、良、中、及格與差幾個等級,對教師教學展開科學評估。
1.5 易評性
在理論層面上,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實施較為容易,但是實際操作時,很容易會因為各項因素影響,而導致執行受阻。所以在進行體系制定過程中,要保證項目內容精煉度,應突出重點,保證體系易評度,確保其可操作性以及可測性能夠達到相應水平。
2 高校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式方法
2.1 客觀分析評價主體
教學評價系統性、復雜性以及多維性特征較為突出,并不是單一活動過程。如果評價主體不同,對其進行評價的標準與要素也存在著一定差異,所以在進行體系設計之前,設計者應先以共同價值標準為依據,對評價主體工作方法、性質以及任務等展開分析,以按照評價主體進行相應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高校教學評價主體主要分為教師、學生、專家以及管理者四種,在此重點對學生評價以及教師評價展開分析:①學生評價。學生是教學活動主要參與者,也是教學評價重要主體,學生會按照學習直觀感受,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目前,學生評價是唯一可以展開大范圍可量化的測評手段,數據采集面相對較大,可信課程相對較高。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評價,不僅能夠真正了解到教學狀況,同時還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教育主體,能夠讓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②教師自評。組織教師對自身教學進行評價,不僅能夠幫助教師進行反思,明確自身教學不足之處,同時還可以促使教師加大對教育任務與目標等內容的研究力度,能夠切實對其教學能力進行優化。根據大量實踐證明,引導教師參與到評價之中,可以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能夠切實提升其教學書評追求意識,對其教學能力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
2.2 科學展開體系設計
(1)在進行指標體系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按照評價主體,合理對體系目標層次進行設置,要保證兩者之間的對應性。按照評價主體與評價對象、目標等,建議將指標體系設置為三個層次:①評價方位。按照評價主體,將其分為四個方位,分別對應不同的主體;②評價分項,主要以教學工作面覆蓋為主;③評價要素。為保證指標體系可行性,評價者應設置若干個評價要素,要以此為依據,展開具體測評。由于主體不同,所設置的評價要素也要保持一定差異,應保證要素針對性。例如在實施專家評價時,要對教學文件與大綱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但在學生評價中,并不設置此評價指標等。所有評價要素都要設有明確內涵,要按照內涵完成相應評價標準設置,以為體系具體執行提供保障。
(2)指標評價標準設置,是評價指標體系建設重難點,是評價方案成敗關鍵,設計人員要制定出與高校教育相符的評價標準,以對整體評價方案質量進行保障。結合教學實踐可以發現,設計人員可按照教學目標,制定定量、定性測量方式與評價標準,要保證評價標準量化水平,確保所有標準都可進行實際測量。
(3)權重設置是指標體系設計另一難點,一般建議運用兩兩對比手段,通過對指標重要程度的比較,對指標操作可能性進行明確,進而確定指標要素權重。例如在學生評價中,教學態度占有極大比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學生也容易對教師教學態度做出客觀評估,所以教學態度便會成為學生評價中較為重要的指標。
(4)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工作開展基礎與前提,也是評價工作開展根本。按照指標體系,可展開管理者、學生以及專家等多方評價模式。因為一些因素影響,在實際進行全方位評價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礙,目前多以教師自評以及學生評價為主,管理者評價與專家評價展開難度相對較大,無法每一學期都進行,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完善。
(5)在實踐過程中,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對某一指定對象展開全面評估,評價所得結果可以將教學現狀真實反映出來,能夠為管理部門提供更多有利信息。高校要在評價指標體系實施一段時間后,按照實際使用情況,對其展開調整與完善,以對教學目標與教學評價一致性進行保證,進而保障最終教學評價有效性。
3 結語
通過本文對高校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相關內容的論述,對指標體系建設原則與具體建設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各高校要明確認識到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在課堂教學以及高校發展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要嚴格按照體系構建原則,結合高校辦學特色以及教學目標等綜合因素,科學進行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便通過合理選擇評價主體以及確定權重等手段,構建起健全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以為高校辦學、發展提供相應支持。
(作者單位: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