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艷
每個人都有所愛,但大多數人只是愛的消費者,而非愛的珍藏者,教育就是對愛的珍藏與創造。
——題記
我曾經有幸聆聽了李鎮西的講座《幸福比優秀更重要——我的成長故事》,其余音一直在我耳畔縈繞。
“有一張照片,我很喜歡,這是四川師大在我的學生證上為我保存的——大家看帥不帥?”
“帥!”
“我原感覺環縣人樸實、好客,現在我又突然發現,環縣人對人的評價也非常精準——哈——哈”
一開講,會場就被李老師的幽默、激情hold住了。李老師說:“教育學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教育最怕的就是冷漠者的兢兢業業。”冷漠者容易丟棄,癡迷者才會珍藏;只有珍藏,才能發現愛,積累愛,研究愛,創新愛,享受愛。
珍藏精彩瞬間。李老師說:在教師節我沒有給教師發很多獎品的權力和能力,但每年我都給教師發《我的教育故事集之一》《我的教育故事集之二》……在當班主任期間,李老師抓拍、搜集每個學生的精彩瞬間,記錄他們的成長故事,然后整理成冊,到畢業時發給學生。當校長期間,他又采集每個教師的精彩瞬間,積累成冊,到教師節發給教師。人人不一定有精彩的人生,但人人必定有精彩的瞬間。能發現、抓住精彩瞬間,就是欣賞、肯定,就是珍藏愛、延伸愛。
珍藏珍貴情誼。“在家里,我從不接受學生物質性的商品,如果收,也只是在公眾場合接受學生親手制作的、象征情感性的一些標志:一句話、一個獎狀、一頁書信、一張請柬……”李老師說,“這些東西雖不值錢,甚至對他人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我卻視之為無價之寶,因為這是我們師生之間珍貴情誼的見證。”能夠珍藏情誼,才能夠發展友誼,“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本身就是教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第一教育力。
珍藏豐富經歷。李老師說:“我不愿重復自己。”他原來在條件比較好的樂山一中工作,為了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先后又到玉林中學、石室中學、鹽道街中學、武侯實驗中學等學校從教。在挑戰、創新的過程中,李老師也經常遭遇挫折或失敗。但庸人出慣錯,偉人不類誤。李老師每次失敗后,都能及時總結經驗,從不犯類似的錯誤。李老師記得,自己第一堂語文課上得很失敗,連一個教學任務都沒完成。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中,才有了不斷的進步。唐僧去西天,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就可駕到,為啥一定還要經歷八十一難?有時,經歷和結果同樣重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多一個經歷,就能多一份見識;特別是那些充滿苦難和挑戰的經歷,對于奮進的人,就是基礎的夯坑,大道的鋪路石。
珍藏幸福感受。“李老師,我夢見您啦!”能活在學生的夢里是一種夢想;“李老師,請來參加我的婚禮吧!”能體驗學生的幸福是一種快樂;“李老師,給我的孩子取個名字吧!”能呵護學生的希望是一種享受;“李老師,我多想成為你!”能讓學生傳承你的事業是一種幸福……因為李老師珍藏了這樣很多的幸福感受,因此,他的生活很幸福。感受雖然虛幻,但虛幻的感受卻有很強的實用性。如“望梅”能“止渴”,就是因為儲藏了對“梅”的感受。一個善于珍藏幸福感的人,即使處在困境中,也能體味到幸福。李老師一直認為,教師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醫生每天要面對唉聲嘆氣、痛苦不堪的病人,工人整天要操作機械呆板、毫無情感的機器,為政者時刻要面臨各式誘惑、各種應酬……只有教師是跟天真爛漫、活力四射、積極向上的年輕人在一起。因此,教師的職業是最安全、最年輕、最幸福的。
教育不單單是人類的行為,實際上很多物種都有自己的教育。人類與動物教育的區別可能是:動物單靠遺傳或示范,而人類除了遺傳和示范之外,還有更重要的行為——珍藏。沒有記憶就沒有智慧,沒有珍藏就沒有教育。只有把愛珍藏下來,才能使人類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節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