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摘 要】 目的:探究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效果。方法:將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進行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通過奇偶法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42例,共計84例患者。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研究組采用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分析兩組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情況與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低于參照組,研究組總滿意率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性大(P<0.05)。結論:護理干預模式下,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情況較好。
【關鍵詞】 護理干預;子宮肌瘤;圍術期;負性情緒;護理滿意度
子宮肌瘤(Hysteromyoma)又稱子宮纖維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子宮肌瘤臨床中極為常見,多發于育齡期婦女[1]。子宮肌瘤會造成患者不孕、白帶增多、流產等問題,臨床中治療子宮肌瘤,一般采取手術切除病灶方式,但由于患者對治療流程及病情相對陌生,因此極有可能出現心理應激反應,從而導致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呈現出負性情緒,同時影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2]。鑒于此,應用護理干預疏導患者心理與情緒,提高患者滿意度,進而提升子宮肌瘤治療效果。
1 數據與方法
1.1 一般數據
選擇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84例,其中,患者最小年齡29歲,最大年齡53歲,平均年齡(41.5±5.4)歲。病程時間最短0.9年,最長4.3年,平均病程時間(2.7±1.1)年。子宮肌瘤單發患者52例,多發患者32例。子宮肌瘤直徑最小為2.7cm,最大為6.5cm。納入標準為經影像學確診子宮肌瘤患者;患者體征符合手術標準;知情并同意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為語言障礙患者;精神類疾病患者;盆腔存在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將84例子宮肌瘤患者通過奇偶法分為研究組(n=42)與參照組(n=42),將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數據統計分析結果不具備差異(P>0.05),本研究分組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患者病情、藥品進行管理,配合醫師治療各項工作。研究組采用圍術期護理干預模式,其具體措施如下:1)術前護理干預。術前需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子宮肌瘤疾病相關知識,使患者與家屬掌握子宮肌瘤疾病特點、病因及手術治療環節等知識,避免患者因不了解治療方式而過于恐懼與焦慮。另外,由于部分行子宮全切術的患者不良反應較多,且其女性特征受到影響,往往會出現悲觀、焦慮、抑郁等情緒,醫護人員需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情緒自我控制訓練,從而緩解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2)術后護理干預?;颊咝g后恢復階段需要大量的營養,此時護理人員需加強患者飲食護理,為患者選擇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并嚴禁患者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術后患者需保證半流質飲食,需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再行給予普食。子宮肌瘤患者在出院前,護理人員應為其發放健康管理手冊,并告知患者家庭護理的注意要點,術后3個月內禁止患者發生性行為,保持會陰部清潔,盡量不要提、搬重物,一旦下腹及會陰部感到不適,需立即就醫。
1.3 觀察指標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是國際通用的情緒與心理測量標準,對患者實施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測評,了解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心理狀態及負性情緒狀況[3]?;颊邔ψo理工作的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采用本院自制《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予以了解,其中,十分滿意為81至100分,一般滿意為61至80分,不滿意為60分以下,總滿意=十分滿意+一般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組與參照組子宮肌瘤患者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得分予以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子宮肌瘤患者對護理滿意情況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上述數據通過SPSS 13.0軟件對比,P<0.05,則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子宮肌瘤患者負性情緒對比
分析兩組子宮肌瘤患者在不同護理模式下負性情緒得分,對比結果具有較大差異性(P<0.05),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低于參照組。見表1。
2.2 子宮肌瘤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比較子宮肌瘤患者研究組與參照組滿意度數據,組間差異十分明顯(P<0.05),證實研究組總滿意率高于參照組。見表2。
3 討論
當前子宮肌瘤臨床發病率極高,患者往往是發現子宮出血、下腹包塊或疼痛等癥狀出現后前來就醫,由于抑制子宮肌瘤的藥物不良反應較多,對于直徑較大的肌瘤治療效果難以保障,因此,現階段治療子宮肌瘤一般多采用手術方式,分為子宮切除術與肌瘤切除術[4-5]。子宮肌瘤學術研究結果顯示,該病與患者激素分泌情況具有密切關系,患者子宮平滑肌內雌二醇轉化率較低,雌激素受體濃度相應增高,極易造成患者子宮出現肌瘤。由于手術區域位于患者子宮之中,患者對此呈現出心理壓力較大的現狀,手術前極易產生負性情緒,諸如焦慮、抑郁、悲觀、恐懼等等,上述情緒不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影響子宮肌瘤臨床治療效果,因此,應加強對患者圍術期情緒與心理上的疏導,使患者了解子宮肌瘤治療環節,從而使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幫助患者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6]。
本研究采用對比分析方式,通過對研究組及參照組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滿意度情況進行研究,研究組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發生比例較低,護理滿意度較高。上述結果顯示給予患者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干預,通過健康教育轉變患者的負性情緒,可提升患者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進而增強子宮肌瘤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建立和諧良好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羅明利,王碧.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03):494-496.
[2] 馬麗嫻,劉滔,唐莉.臨床路徑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效果及并發癥預防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08):152-155.
[3] 陳立清.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中醫藥,2016,(b03):1202.
[4] 趙翠榮,任桂紅.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80.
[5] 黎琪.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22(24):107-108.
[6] 張琳琳.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