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亮
[摘 要]作為中職學校中較為重要的一門科目,美術除了能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以外,還能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創新能力獲得提升。此外,通過學習美術,學生的精神世界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從而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而能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不過,就現今中職美術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職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內容主要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希望能幫助廣大中職美術教師優化自己的教學。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學;問題;應對策略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中職美術教學是基于美術學來開展的,與此同時,它還將現實應用與美術學結合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或者說中職美術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使學生在學成之后,能夠有效地將美術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然而,就目前中職美術教學來看,很多教師往往只追求實用,而忽視了美術學中所蘊含的藝術性,要知道,實用和藝術之間的區別是非常大的,也正因為此,目前很多中職院校的美術教學與其目標背道而馳,這直接導致一個后果,就是學生能熟練地使用一些繪圖軟件去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但其作業的水平往往不高,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缺少創意和藝術性。
2.教學方式太單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進步、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廣大中職院校的辦校質量在近些年得到了顯著提高,教學設備也得到了非常明顯的完善。現階段,很多教師在授課時,都喜歡利用多媒體技術去授課,因為在該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將美術知識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就現今一些美術教師的授課方式來看,他們有些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哪怕是簡筆畫教學,也有不少教師會利用多媒體呈現,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繪的藝術美感,同時也使美術的教學方式變得非常單一,從而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
3.忽視學生的審美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現階段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授課時仍然只重視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不重視學生藝術審美的培養。比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喜歡以自己為中心去授課,認為只要將教材上的內容講完就算是完成教學任務了。于是,基于這種教學觀念,教師在上課時,通常喜歡自顧自地對一些美術作品進行評議和賞析,而學生由于受到了教師的影響,他們也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那些作品就是教師所說的那樣,如此一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很大的限制,與此同時,其審美能力的提升也會受到很大的遏制。
二、有效的解決策略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
中職院校中既有美術專業的學生,也有非美術專業的學生,所以教師在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時,絕對不能一概而論,而應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去創設適宜其未來發展的教學目標,并據此去科學地創設和選擇適宜的教學手段,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針對美術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學生學成以后,應具備扎實的美術基礎和專業能力,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針對非美術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去制定教學目標:學生學成以后,應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并且知道怎樣將藝術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與此同時,還能形成一定的美術素養。
2.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授課
單一的授課方式極易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去授課。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野外進行寫生訓練,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再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藝術博物館,讓學生能在提高鑒賞能力的同時,還能充分品味那些藝術珍品的韻味。總之,教師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授課,有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成長。
3.重視學生藝術審美的培養
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重視傳授學生理論知識與技能以外,還應重視學生藝術審美的培養。為此,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莫總是將學生禁錮在自己的意識和觀念之下,即在對一些藝術作品進行賞析的時候,教師應先讓學生去賞析,然后再以探討的姿態去與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形成一種民主、和諧的藝術氛圍和討論氛圍。此外,教師還應積極地為學生選擇一些課外的藝術精品供學生賞析,如《大宮女》《維納斯的誕生》《八駿圖》等,如此一來,學生的審美能力勢必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其藝術視野也能得到很好的拓寬。
三、總結語
總的來說,目前中職美術教學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還極有可能會對學生將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廣大中職美術教師必須要重視自身的問題,然后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自身的問題進行糾正,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校辦校質量的提升,同時還能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歐豐華.試析中職美術教學中應該解決的若干問題[J].美術教育研究,2017.
[2]王玉.中職學校完善美術課實踐性教學的改革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7.
[作者單位]
長春市農業學校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