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基于新課程標準下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音樂認知規律以及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音樂學習內容,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環境,有助于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切實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意識,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藝術修養。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新時期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成長起到的促進作用:
1 音樂教育陶冶學生性情
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中極為重要的途徑,音樂教育是學校審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在小學開展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認知與文化素養,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并且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與審美情趣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音樂能夠陶冶性情,對人們產生的影響有潛移默化的性質,通常連受教育者本身也難以察覺,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音樂作品的感染,而產生情感體驗。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相比,最重要的區別在于具有情感性音樂教育目標,能夠使學生在音樂學習與欣賞過程中,充分感受作品的藝術魅力,從而進行情感共鳴,引發審美體驗,豐富思想感情,有助于陶冶學生性情。根據相關實踐探究表明,學生在傾聽音樂時心跳與體溫、腦活動與激素分泌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播放合適的音調與音響、節奏有助于激勵學生的奮發向上精神,堅定學生信念。
2 音樂教育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逐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人們的精神追求遠超于物質需求,所以應當充分重視音樂這一課程。音樂是精神生活中難以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生活的哪個方方面面都有音樂的存在,尤其是在休息或者是心情好或不好的時候,音樂能夠起到一定的情緒調節作用,音樂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難以忽視,所以我們也應當充分重視音樂情感的有效融入,運用音樂情感叩響學生心靈大門,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交流。例如抒情音樂與輕音樂,是當前較為流行的樂曲類型,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們不同的感受,這兩類音樂與其他音樂類型有所不同,能夠給人們寧靜安逸自然的感覺,并且歌曲中有少量的歌詞,營造出自然的平靜氛圍與宇宙的浩瀚之感,使人心平氣和。重金屬音樂會給人們一種宣泄的情感,此種音樂的吵鬧情緒,能夠淹沒心中的不痛快,也可以隨著音樂高潮將自己的情緒釋放了解音樂種類與具體作用后,能夠充分應用音樂教學,有效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 音樂教育能開發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
創造力與想象力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思維。音樂課程在律動和唱歌、作曲與訓練過程中,應當完成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大綱的規定要求充實音樂教材中并未安排,但是卻符合學生思維認知的音樂作品,有效開發并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潛能與創造力。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性可以通過專門性或獨立性課程展開思維練習,但是最重要的培養方法便是結合學科展開教學,將創造性練習滲透入具體教學過程中。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提出,應當將鼓勵音樂創作當做重要的理念。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創造性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音樂求異思維,這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音樂創造性教學,主要指的是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創造能力,教師可以選用多樣化的音樂材料,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音樂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將學生培養成音樂家,應當是為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豐富的音樂資源,使學生能夠在音樂的鼓舞下健康茁壯成長,成為一批有音樂知識和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所以教師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應當緊密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內容,創新課堂教學內容,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有效拓展素質教育范圍,著重開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感悟,從而不斷的實踐創造音樂。
4 音樂教育能提升學生精神境界
音樂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精神境界,提高學生道德素養。音樂教育并不是對學生直接進行思想教育,但是卻有以樂寓德、以樂育德的教學輔助作用。音樂通過聲樂和舞蹈、戲劇等音樂創作形象,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于優美的音樂曲調、栩栩如生的音樂形象、豐富的思想情感中,有助于激發學生靈感,與學生進行情感互鳴,從而使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中真善美的感染,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音樂教育中蘊含著濃郁的人文精神,這也是以情感為核心,加強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相結合的重要教育模式,通過音樂課程教學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從多角度感受并表現美,從而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音樂教育能夠陶冶學生性情,音樂教育本質屬于情感教育,所以教師也可以從動之以情入手,加強音樂作品上的情感傳遞與溝通,通過潛移默化的感染,使學生從視覺和聽覺多重感官上獲得美感,有助于豐富思想認知。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音樂是審美藝術,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與層次。音樂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尚未完善,教師可以將眾多的教育內容有效滲透于音樂課程中,從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認知。在新時期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教師應當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增強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夠運用自身豐富獨到的見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而構建音樂高效課堂。緊密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引導與幫助,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價值與優勢,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赤峰市回民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