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霞
時代在進步,小學的作文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學生的寫作能力要得到足夠的重視。這種重視不僅表現在多實踐,更多地體現在教學方法的更新。習作教學方式、課堂組織形式要靈活和多樣化,使之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相應的教學和評價策略也須從學生的個性、學情出發,使之更加豐富生動。作文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信息技術與作文寫作的整合,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運用信息技術構建智慧課堂,筆者就此方面的運用來進行如下闡釋。
1 信息技術在課堂習作上的應用
教師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其想象力和對生活的敏感度。綜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有益的動畫片,如《小豬佩奇》不僅畫面色彩搭配好看,內容也緊密結合社會實際生活 ,既快樂又正能量。 低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不僅模仿其中的語言表達方式, 也樂于寫作?!对律瘛贰ⅰ兑暰€之外》、《海洋之歌》等動畫片可以用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宣揚真、善、美,這些動畫片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榜樣和行為規范,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習作訓練。按照寫人、寫景、記事等進行大致的題材分類,在進行寫人方面的習作訓練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較為熟悉的一類人的圖片或者短片,比如說盛夏中執勤的交警、晨練的奶奶等,在進行寫景方面的習作訓練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學生熟悉的景物,引導學生對周圍熟悉的景物進行表達,如果學生寫作興趣強,可進一步播放家鄉名勝古跡的視頻,要求學生對不是太了解的知識點可以上網搜索,一方面增長了知識,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這個階段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寫作的目的不是給老師或者家長完成任務,而是一種自我表達和人際交往的需要,給學生舉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形象地體會到自己不想給別人說的心里話可以用日記的形式表達,寫日記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再找一段視頻,視頻中的兩個朋友之間有矛盾,想化解卻又礙于臉面,其中的一個人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遞給另一位,兩人之間又修復了感情。視頻中的情境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通過形象的例子讓學生知道作文是自我的一種精神需要。百說不如一練,課堂教學是信息化的主戰場,運用信息技術構建智慧課堂,其方法能否創新、能否落到實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作文教學的成敗。新課程標準指出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在整個小學時期 ,小學生的思維逐漸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仍帶有很強的具體性。
為了讓學生樂于表達,教師要善于利用視頻、圖片、動畫等形象的方式呈現作文主題,讓學生觀看并且發表個人感想,并就有代表性的回答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層次分明、言簡意賅、語言優美地把自己的感想寫成文章,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信息技術與作文寫作的整合,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使得習作教學方式 、 課堂組織形式更加靈活和多樣化 ,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 ,讓作文課堂成為學生快樂的殿堂。
2 信息技術改變習作批改方式
習作的傳統批改方式是教師評改、同桌互評、家長評改等多種方式,但是這些方法容易受到時間和范圍的限制,而信息技術的運用擴展了學生習作交流的時空。將習作課上的習作發到班級的博客,讓學生們進行及時交流,在網上互相評改;教師鼓勵學生將假期習作發表在作文網上或者是班級網頁的留言簿上面,與同學、網友和教師進行交流。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滿意的日記在班級博客發表,學生通過網絡相互交流評改,教師也要經常上網及時閱讀批改。學生在閱讀了師生或者小網友的評改意見后,再重新修改自己的日記,這樣,學生暑假日記得到及時交流和評改,又經常得到鼓勵和贊賞,這大大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了寫作積極性。很大程度上縮短了課堂作文批改講評的時間,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3 信息技術為學生習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日常生活豐富多彩,許多學生習作時卻無話可說。教師用鏡頭記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精彩畫面,如記錄學生參加運動會、班會等課外活動的畫面,也可充分利用手機的錄像功能將活動的全過程拍攝下來,在課堂上回放,這樣學生寫作時就不會因為資料準備不充分而頭腦空空。如習作《我的長處》 ,筆者讓學生說說自己都有哪些長處和本領,此時竟有一些學生無話可說 ,在這種情況下,給學生播放平時儲存的有關個人的視頻和圖片,學生瞬間就有話可說,寫作過程自然就會下筆如有神。這些視頻和圖片不僅可以作為教學的素材,也可以作為留念,讓學生珍惜在學校的生活,珍惜和同學相處的時光。筆者在指導學生如何捕捉生活畫面 , 記錄自己的想法時 ,提問學生:“ 生活中會有一些畫面進入我們的視線,打動我們的心靈。請大家談談打動你心靈的畫面?”仔細聆聽學生們的回答后,筆者發現部分學生的答案不是鮮活的生活中的例子,筆者會播放一段小狗受傷,小朋友帶它去醫院的視頻 。引導學生:“ 大家發現了嗎?打動心靈的畫面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接著引出名言:“ 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多媒體上生動形象的畫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再現各種真實而且熟悉的生活情境、學習情境等,也可以播放一些小動物的視頻,這樣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愛心。
小學的作文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 ,相應的教學和評價策略也須從學生的個性、學情出發,使之更加豐富生動。素質教育要求教學不再是單向灌輸,而是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為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作者單位:和政縣灑拉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