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庇幸晃唤逃艺f:“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的目的不是我們頭腦里的東西強勢地倒給孩子,而是喚醒他的靈魂,激發他體內的巨大創造了。”
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其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因為一個人生命中的三分之二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影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就如美國作家古德小說中說到的:“家庭是一項社會發明,其任務是將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奔彝ピ鯓咏逃⒆?,都會在孩子心靈上留下最初的痕跡,樹立好的家庭教育觀,就能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啟蒙教育,培養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塑造美好的心靈。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同時,也是一名“新手”家長,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德育工作中,我感到在我國家庭教育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有的家長屬于放任型,對孩子什么都不管,覺得上學應該老師管;有的家長屬于簡單粗暴型,孩子有一點點的錯誤,就采取棍棒教育;有的家長屬于溺愛型,生怕孩子在各方面受到委屈······這些教育方法,使得孩子在學校或多或少的出現了問題,在學校不知道和同學分享、受到委屈出現不適合的處理方法等等,這說明我們的家庭教育多少是失敗的。
和家長的接觸中,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其實已經開始重視家庭教育了,我覺得家長應該先端正自身的行為和教育方式,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達到教育和培養孩子的目的。
1 重視家庭環境,營造和諧氛圍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核心人物是家長。家長應帶領全家成員不斷的學習,才能為孩子創設一個充滿陽光的家庭氣氛。在我家里,我們一到假期都會帶著孩子到外面走走,四處逛逛,有一次,兒子看到一個商場的主題是“侏羅紀時代”,進去后看到那些恐龍模型很逼真的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兒子興奮極了,來來回回參觀了好幾遍,還不斷地問著恐龍的名稱,他看著恐龍對他爸爸說:“我們可以回家也做一個這樣的嗎?”他爸爸同意了,回來后我們就著手開始給他做場景,在網上購買了室內草坪,自己動手做了恐龍窩等,再把買回來的恐龍模型放在上面,兒子很喜歡,每天從幼兒園回來都會和他的恐龍“朋友”打招呼。同時我還購置了相關的介紹恐龍的繪本,每天晚上的親子閱讀時間我們一起閱讀。慢慢的我發現,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進步,經常給他的朋友們講有關恐龍的故事。他常對我和他爸爸說:“我們家真好呀!”
要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我們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給孩子先創造出一個民主和諧的心理氛圍,再去努力的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 教育孩子不要攀比,但要學會拼搏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意識,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教育孩子以平和樸實的眼光看待金錢,不要過于攀比,讓孩子逐步形成健康的理財觀和人生觀。同時我們家長也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去攀比。有一個家長,她常拿她的孩子和別人比,別的孩子參加了作文班、書法班、音樂班,她也給她的孩子報名參加,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看看你們班的某某,比你的數學成績高出一大截?!彼绞桥时?,她的孩子越沒有想象的優秀。所以我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執著于努力的結果。
家長應避免過高期望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父母對孩子的過高期望,不切實際,往往會適得其反,成為他們沉重的精神包袱。因此,父母要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對他們提出的要求是他們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這樣才能達到動力作用,鼓勵他們獲得成功的信心。
3 扮好父母角色,身正不令其行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
有一個孩子犯了錯,他媽媽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說了一些重話,說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本來沒覺出問題,可是后來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說我打你。這讓他的媽媽很后悔,也很傷心,后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說話,傷心的是孩子對媽媽說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謹言慎行,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么生氣的情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說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所以說,家庭是孩子社會化最重要的基地,不良的家庭環境、錯誤的教養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身心健康發展。改變家庭教育方式是當前重中之重??傊?,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作為父母要隨時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動,并按照孩子身心發展規律來辦。對孩子要講民主和平,要給孩子更多的發言權。家長不僅是孩子慈愛的父母,循循善誘的導師,而且還是真誠的朋友,這樣,才能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讓我們能做到面對孩子時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時如何“無痕”,我相信這樣的家庭教育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是很優秀的。
(作者單位:青河縣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