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積慧
素質教育的重要特點就是要全面發展學生的潛能,適應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通過學習,是學生不斷提高解決課本和生活中各種問題能力。對小學生來說,這種培養和發展他們的五種能力,即,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記憶力、注意力。
1 觀察力是有目的、有計劃以及有思維活動參與的感知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比較穩固的,認識特證。
人本來就有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周圍的一切都使人感覺到特別的新奇,將看到的東西與自己的經驗相結合,形成個人內在的知識。但是很多人在長大之后為什么失去了觀察能力,這是因為長期不用觀察能力的原因。作為教育者,有責任為孩子所有的能力提供成長的平臺,而且培養從個體觀察到整體歸納的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培養觀察力,提高學習效率、發揮智力、激發求知欲、開拓視野、積累知識,具有直接的作用。從學生進入學校,就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要教會學生注意觀察身邊周圍的人物和食物,通過觀察,認識世界。要指導學生在觀察時要有意識有目的地觀察,掌握食物主要特點,防止先入為主和以偏概全,學生在觀察中掌握事物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以及相同類食物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以及相同類食物的對比差異,盡可能多地學會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2 想象力是在憑借表想,聯想,融合等形式去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起來的一種認識特點。
想象力是在你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在創造性想象中,你運用你的想象力去創造你希望去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直到最后它成為客觀的現實。想象力的偉大是我們,能人類比其他物種優秀的根本原因。
3 思維力是在憑借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去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起來的一種認識特征
思維是心理活動的一種高級形式,是應用分析、綜合比較和概括思維方式對客觀事物進行由感知到理性的本質認識。思維力是智力的核心因素,小學教育中發展學生的智力,關鍵是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注意指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認識,什么事情都要想一想為什么,開動腦筋去思考,從食物的表面現象進行深入思考,求的答案通過不斷的培養,豐富學生的思考,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才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
思維是人接受信息、存貯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輸出信息的活動過程思維能力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通過多維立體的思考找出一類事物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和事物間內在的、必然的聯系方法的能力,屬于理性認識。當人們在學會觀察事物之后,會把各種不同的物品、事件、經驗分類歸納,不同的類型都能通過思維進行概括。
思維方法是人們從無數次思維活動的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怎樣提高思維智能的思維方法,例如形象記憶法可以提高記憶力,聯想創造法可以提高創造力等等;另一類是怎樣科學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雖然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后可以大大提高思維能力,但掌握思維方法與將它轉化為思維技巧之間還有一段很長的訓練過程要走,只有經過長期大量的思維訓練,我們才能在思維實踐活動中純熟地運用思維方法指導各種各樣問題的解決。
4 記憶力是人腦對發生過事物的反映,是識記保持和重復,記憶力是智力的基礎,是對事物的識記和保持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比較穩固的認識特征。
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生活中有些記憶不需要人們長期保存在頭腦中,有些東西要求我們記憶一個特定的時間,在此之后忘卻也無妨。
增強記憶力首先要處理好“記”與“忘”的關系,尤其是小學的語文、英語教學,“記”與“忘”的矛盾更加突出。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怎樣幫助學生克服矛盾,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還要掌握大腦的活動規律,有五大規律:一是始動調節,要讓學生克服人體的“惰性”,掌握學習的內容由簡到難;二是優勢法則,培養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三是動力定型,教育學生多學多練,“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四是鑲嵌式活動,學習內容,性質或形式要交替進行;五是保護性抑制,學習一小時左右,應當休息片刻。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必須重視大腦活動的五大規律。
5 注意力是在經常地對事物保持警覺和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逐漸起來的一種意象特征。
在正常情況下,注意力使我們的心理活動朝向某一事物,有選擇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動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會提高我們工作與學習的效率。而對于學生來說,主要是由于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過大,而造成高度的緊張和焦慮,從而導致了注意力無法集中的障礙。另外,睡眠不足,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現注意力渙散的情況,因此我們更讓學生有效地學習,就必須培養他們的有意向的注意力。
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在學習中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和要求,同時應讓學生明確這項任務的重要性,克服內外干擾。第二,教學方法要常用常新,多種多樣,切記單調呆板。第三,教學內容要有新鮮感,如果內容單調,枯燥無味,學生的心情定人降低,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第四,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適應,否則曲高和寡,學生不能理解,或者太淺太易也會讓學生似曾相識,覺得是“老生常談”,注意力也不會集中。
通過對學生五種能力的發展和培養,使他們協調發展,相互促進,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
(作者單位:青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