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豐
從馬克思基本原理的組成角度考慮,其中占據比例較大的當屬人類發展理論,這一理論的誕生基礎為馬克思主義,二者呈現共同發展的關系。在馬克思主義所涵蓋的各大理論中,人類發展理論在其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價值取向意義。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結構層面進行分析,人的發展理論在其中具有重大意義,它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擴充。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背景下,要想實現人的發展原理的深度進步,就應當充分認清二者的關系,并對人的發展理論所覆蓋的基本內容以及原則做以充分的了解。
1 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中的決定作用
1.1 明確社會關系對人的發展探究作用
通過社會關系的研究可以得知,在諸多影響社會生產的因素中,生產關系起到了核心作用,它甚至是人類歷史進程的有效推動力。除了對基本的人類物質做以合理約束外,還可以充分調用各類綜合條件,發揮其中的價值。在部分人看來,人類的發展是基于生產關系而展開的。置身于階級社會大背景下,其統治者基于鞏固自身權利的目的,在不斷擴充勞動力的同時,將生產關系占為己有,以此鞏固自身地位。基于此,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看來,工業革命所被賦予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作為資產階級應當為底層人提供充足的發展學習機會。基于社會階層的不同,馬克思主義以生產關系為指導進而對社會建設做出了調控,此時資產階級的固有定義已經被顛覆。對于新時代而言,發生于階層之間的改革活動正在火熱進行,在此大背景下,要想實現全面化發展,就應當處理好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
1.2 充分認識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社會生產是基于歷史基礎而展開的,在時間的推動下不斷創造新歷史。其所涉及的內容有如下幾點:其一,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該類人群是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主體,對于物質生活而言其具有主導意義;其二,人民群眾被賦予了豐富的精神財富,這亦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其三,從社會變革的角度考慮,人民群眾在其中至關重要,具有間接決定性意義。因此,在任何時期,人民群眾的力量都不容被忽視,應當對人民群眾的價值做以全面的衡量,通過對物質基礎的分析,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價值,進而提升社會生產效率。從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角度考慮,人民群眾在其中可以創造豐富的社會生產價值,提升物質水平質量。作為歷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需要將人民服務工作置于首位。
1.3 堅持黨的群眾觀念以及群眾路線
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角度考慮,人民群眾是各類歷史活動的基本動作主體。在人民群眾的基礎上,工農階級得以壯大。相較于封建階級而言,群眾此時已然不再是工農階級手中的發展玩物,取而代之的事實是群眾已經是歷史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在工人階級運動過程中,共產黨具有指導性意義,此時人民群眾能夠創造更豐富的歷史活動。應當明確的是,于中國共產黨而言,所有社會生產均不是建立在對人民群眾的利用基礎上,更為實質的是切身于人民群眾的利益,以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進而創造各類豐富的生產活動。因此,共產黨始終將群眾路線作為發展的主基調,所有的活動都是基于對人民群眾的充分考慮后而展開的。對于共產黨而言,應當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群眾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這一點具有高度必要性。在一系列反動勢力斗爭活動中,共產黨顯然已經與人民群眾抱為一團,彼此之間的深厚關系有助于共同進步,而這也正是工人階級執政的鮮明特征所在。總的來說,人民與黨具有相互依存的關系,二者在歷史長河中共同發展。
2 個人對歷史的影響
從個人角度出發,將會對歷史產生一定影響,具體表現為如下兩點:其一,歷史人物會對歷史產生深遠影響。作為過往的各位歷史名人,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顯著的推動意義,與此同時也留下了名垂千古的美譽。英雄人物大多是正面力量的象征,伴隨著反面人物的出現,有關于歷史人物探究的維度也逐步豐富起來。在展開歷史人物分析活動時,通過代入的方法能夠充分明確某一歷史人物在其對應的所處時期所帶來的影響。就一般人物而言,此類群體對歷史帶來的影響相對有限,但二者的本質均是一致的。勞動是人類的本質,它可以創造豐富的價值,同時還是思想活動的深刻表現。以生產關系為基準,可以充分明確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的區別,同時其又是社會生產的直觀表現形式。人類自我價值的實現應當以歷史發展為基礎,通過衡量社會生產關系這一途徑,能夠將自身價值做以充分發揮,煥發出深刻的意義。
3 結語
如今經濟發展速度飛快,改革開放為我國創造了全新的契機,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突破性的進步,基于環境的改變,人民群眾在提升物質基礎的同時,其文化素養的獲得了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人的發展空間得以充分擴大,人的自由發展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作為個體,需要做以充分的認知,應當權衡與社會的關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造輝煌的人生價值。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