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
【摘? 要】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實現物理理論知識的深化和落實,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科學精神。但受應試教育等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多重理論輕實驗,抑制了實驗教學價值和效用的有效發揮。因此,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效性至關重要。本文從創設問題情境、注重方法指導和分組合作實驗三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實效性? 教學策略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實驗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來檢驗物理公式,了解物理規律。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和深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越來受重視,實驗教學的重點也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能力。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弊端日益凸顯,無法與現代化教育相適應,而且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驗學習需求,因此創新實驗教學模式,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效性刻不容緩。下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經驗對此展開一番研究與論述。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實驗興趣
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問題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因素,能夠調動學生思考動機、活躍學生思維,情境教學法又能夠有效豐富學生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具體來說,物理教師需要根據物理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喜好來精心設計問題,使問題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從而將學生帶入到具體的問題情境之中,有效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對物理問題、知識的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實驗探究欲望,增強學生實驗興趣。例如,在教授《速度變化的快慢 加速度》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實驗興趣,在實驗開始前,筆者對學生們提出了如下問題:1.物體運動速度的快慢,取決于哪些因素?2.加速度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關系是什么?問題提出后,學生們開始思考問題,但光憑想象很難得出結論,所以,學生們立即采用了實驗探究的方式,開始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一段時間后,學生根據實驗探究得出了結論。這樣,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培養了學生探究精神。
二、注重方法指導,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方法的掌握是學生順利、高效進行物理實驗的前提與基礎,物理實驗是做不完的,教師不可能逐一向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強化對學生實驗方法的指導。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選擇器材,找到一些與實驗探究相關的器材,然后根據器材的性質再進行挑選,從而找出最合適的實驗器材,促進實驗的有效進行;其次,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器材使用操作方法和步驟,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明確具體器材、實驗設備等的正確使用方法;最后,教師教會學生合理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從中歸納總結出符合物理規律的結論。這樣一來,便能夠大大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
三、分組合作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就實驗現象的抽象性和實驗步驟的復雜程度來看,學生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順利地完成實驗的。這時高中物理教師就需要發揮集體的力量,強化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達到事半功倍的實驗效果。在此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則需要在基本的實驗理論知識和操作注意事項講解之后,將全體學生分成4—5人一組,并將小組內部成員進行明確地分工,這樣可以實現小組之間在實驗過程中的相互的合作、討論與交流,全面分析實驗的原理、過程和涉及的知識點,互相幫助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授《平拋物體的運動》時,為了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配合能力,培養學生們的探究能力,筆者在上課準備階段將學生們進行了分組,將全班學生分為了以6人一小組的形式,為了確保學生們合作學習的效率,筆者根據學生們不同的學習能力進行劃分,使每一組都有一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引導小組有效完成實驗任務,分完小組后,筆者對學生們下發探究任務,任務如下:一是探究平拋運動中有哪幾種運動形式;二是平拋運動的規律有哪些?任務下發后,學生們開始結組進行實驗,在小組實驗過程中,學生們分工明確,思路清晰,一段時間后,各小組得出實驗結論。這樣,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實驗,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學生實驗效率。
實驗教學是物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師都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進行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創新,解決傳統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并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注重方法指導和分組合作實驗等途徑來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從中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推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效性的優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薔.高中物理傳統實驗的改進與創新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8):41.
[2] 王海英.如何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