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明
微生物學實驗是農學、植物保護等專業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在專業基礎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系統掌握微生物學及其應用的關鍵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及綜合能力,為學生以后從事農學、植保等工作以及從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礎。本文以微生物學實驗課程為例,結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專業實驗教學以及美國相關高校實驗教學等實驗教學實際,對課程內容、方法等進行討論分析。通過本論文的探討,為微生物實驗教學的改革提供一點啟示,也為高校培養應用型人體提供一點借鑒。
1 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表現在學生不想去參加實驗課,因為迫于點名等壓力而被迫參加課程學習。原因可能是學生認為微生物學較為簡單,沒有必要學習,很多同學也可能認為,實驗條件及材料有限,只有少數的人操作,多數人只是觀看,并沒有真正進行實際操作,學習不到,所以就不參加了。并且傳統實驗課模式往往老師先進行示范和操作,然后學生進行模仿,缺乏創新性,學生認為乏味而不想參與等等。
1.2 教師教授模式呆板缺乏創新
目前的大多數實驗課程模式,都是老師先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使同學們明白原理后,老師先進行示范操作,或者是老師不示范,學生們按照老師的指示進行操作,教學模式較為簡單,缺乏獨立性及創新性,僅僅是獲得了對已知知識的一個操作能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實驗課程往往是獨立的,連續性不強,課后僅僅是完成以下實驗報告,學生們缺乏對實驗理論及實驗操作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因為實驗結果往往都是一致的,而不一致的就是不正確的。不利于訓練學生對真實實驗記錄的培養,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大降低。
2 改革措施探討
2.1 教學體制的改革
與國外相比,國內高校教師對學生成績評定整體要寬松,最后的成績評定很少會不讓學生通過,即使很多成績很差,也會通過平時成績等盡量讓學生通過考試。因此學生們壓力不是很大,很多認為隨便學習一下就可以通過考試,首先從心里就缺乏對課程足夠的重視,因此很難讓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的學習中,而老師如果讓很多學生不及格,也會面臨很大壓力,比如別人會認為你出題太難,以及來自學生對老師的評價等等。而新政策的出臺,如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淘汰“水課”,嚴把畢業出口關,并堅決取消“清考”制度,這將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
2.2 高端儀器走進教學實驗室
實驗室硬件條件的投入,現在各個高校對科研實驗室的投入越來越多,很多高校都具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多個省級重點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往往配備著最先進的硬件及軟件,雖然這些實驗室也服務于本科實驗教學,但是真正應用于實驗教學的卻非常有限。其次是課程內容的改革,很多高端儀器不能應用于實驗教學,是由于很多教材陳舊,并沒有把這些內容安排進來。比如關于微生物的測序已經越來越容易,成本也愈來愈低。但是很多實驗課,還是以微生物的分類培養為主要內容,而應用現代生物學技術尤其是測序技術對微生物更加準確的鑒定以及進行相關分類也變的可行,結合現代技術可以更高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為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幫助。
2.3 增加探究性綜合實驗
在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及基礎實驗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學生的主導性,讓學生參與一定的科研創新,去參與一些結果不確定的實驗,從而避免了單一重復的模式,學生知道結果只是按照步驟操作,會大大的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廣大一線教師,與國外同專業教師積極交流合作,可以通過去對方國家訪問學習,或是把對方邀請到中國來,進行授課,通過討論學習,引進國外合適的教學內容、方法、模式,以及對學生的管理方式等等。
2.4 加強學生學習管理
學生學習松散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自身原因外,管理模式也非常重要,老師要求的嚴格了,學生們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到這門課程上,最后收獲也會更多。課程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主要是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學習。課堂管理包括嚴抓課堂秩序,嚴禁學生在課堂上做與本課程無關的事情,及時查找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合理提升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而課后管理主要是要求學生做好課后復習和課前預習。這同時對老師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課后留給學生們的問題要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答案并非唯一,又能具有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2.5 讓學生參與到更多的實驗細節中去
比如,實驗課中很基本的一個操作就是培養基的制備,而培養基的種類根據其培養的微生物種類不同而各不相同。最容易制備的培養基就是Luria-Bertani 培養基,簡稱LB培養基。LB培養基也是用來培養細菌最常用的培養基。微生物實驗課上老師也往往選取最簡單的培養基來培養最容易培養的微生物。但即使是最簡單的培養基在問很多研究生時都不知道怎么制備。往往是實驗課時老師已經把培養基配置好了。同學們只需要過去劃線,使細菌能夠生長。殊不知,培養基的質量對培養細菌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pH值更是培養細菌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學生如果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而不是實際操作,根本不會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實驗材料制備這一部分時間很長,但是如果學生不參與進去,會缺乏對整個實驗流程的理解。
3 結語
在微生物學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將采用多種方法及模式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及積極性為中心,切實提高微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效果。并積極引入新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進展到實驗課中,以產學研相結合為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及實踐操作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的人才。
(作者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