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強

【摘? 要】 物理學作為一門旨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學科,其學科特點之一便是要求物理教師和學生在工作和學習中都能做到嚴謹和規范,具體的要求是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對物理文字和語言的使用要規范,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對物理符號、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使用要能夠體現出高中生應有的物理素養。
【關鍵詞】 規范? 物理語言? 規范表達? 細節
學生在完成物理實驗作業或參加物理實驗測試時,從態度上來講歷來都是“不重視”,具體表現在解答物理實驗題目時的時間分配上,將大量時間和精力分配給計算題,導致解答實驗題的時間嚴重不足,這使得高中生物理實驗得分偏低成為了一種“習慣”。另一方面,學生在應對物理實驗題目時常表現得“很隨意”,答題極不規范。
一、解答物理實驗題目的誤區
在物理實驗答題中常遇到處理實驗數據,要求學生根據題目中提供的實驗數據完成坐標圖,具體是對實驗數據進行描點、連線和邏輯推理,從而找出某兩個核心物理量間的關系。而在作圖過程中學生常有以下幾類問題出現:
1. 作圖不嚴謹
如隨手作圖,原本兩個物理量之間成線性關系,根據實驗數據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應是一條傾斜直線,最終被部分學生隨手牽成一根曲線,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因為學生“懶”得借助作圖工具。
2. 未養成基本的物理素養
未及時將物理圖像延長,而要找出某兩個物理量間的關系,僅在物理實驗坐標紙上畫出一小段直線或者平滑曲線是不夠的,要求將有限圖線延長至橫或縱坐標,并讀出與坐標交點的數值進行分析。
3. 不注重完善坐標圖的細節
任何一個物理圖像都要求有完備的物理意義,橫縱坐標代表什么物理量,符號是什么,單位是什么,橫縱坐標標度是多少,坐標起點是否為零等。而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會注意這些細節,不標示坐標符號,不寫單位,不取標度。
4. 不懂得為圖像選擇合適的起點和標度
具體表現在根據實驗所得的數據在以(0,0)為坐標起點時,在坐標紙上描述的幾個點過分集中在坐標紙的一個區域內,沒有盡可能充滿坐標紙,造成實驗的誤差變大。
二、解答物理實驗題目的應對策略
針對學生在解決物理實驗題時的常見誤區,建議物理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逐步提升學生的物理實驗素養:
1. 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實驗器材
如在力學實驗中常會用到打點計時器,在課堂講解和進行計時器演示時要求學生清楚應使用何種電源;在練習使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時,要求他們要知道這兩種測量工具的作用,讀數時的區別,需不需要估讀等;對多用電表的使用過程中,如何進行機械調零和歐姆調零,如何利用選擇開關進行電阻倍率的更換等。這些在進行新課授課時一定要指導到位。
2. 明確實驗目的以及所需測量物理量
在力學實驗中,常遇到同一套實驗裝置可進行多個實驗,可實現不同實驗目的,如“探究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和質量關系”的實驗裝置也可用于“探究合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間的關系”。對于這類情況,我們必須要求學生熟知實驗目的,因為實驗目的不同,實驗細節就不同。
3. 弄清實驗原理
4. 掌握實驗的規范化要求
在處理實驗數據時,如需進行“列表”、“描點”、“連線”時,一定要在坐標紙上規范完成,嚴禁隨手作圖,需用作圖工具時務必使用作圖工具;坐標圖的橫縱坐標代表什么物理量,一定要用規范的國際物理量的專業符號予以表示,并選好標度、標好單位;對實驗的結果要明確實驗對數值的要求,需要保留成幾位有效數字。
三、解答計算題時的常見誤區
1. 常呈現“裸題”
2. 所寫物理原理與呈現的物理表達式不符
四、解答計算題時的應對策略
在進行新課授課或者作業講評時,物理老師要強調必要的文字表述的重要性、解題鏈條完整的重要性,并在后續練習中去要求和強化,直到學生能自主地對相關物理過程進行描述。
求解某一物理過程進行時,特別涉及多種解決方式時,老師的指導作用要充分發揮出來,如用“動能定理”求解時,表達式中只有“合外力做的功”和“物體動能改變量”;用“能量守恒”或“機械能守恒”求解時表達式里面只有“能量”或“能量變化量”。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成立的運動學公式是不能用于非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
參考文獻
[1] 加里·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版.
[2] 程傳滿.探究式教學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物理教學探討,2004(12).
[3] 陳旭遠.課程與教學論.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