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鄒恬
【摘?要】 目的:分析中藥注射劑在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醫院收治的3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患者的意愿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治療方案,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了中醫藥注射劑的應用。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中藥注射劑在心血管疾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會增加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 中藥注射劑;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
文章編號:WHR2018072627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臟及其周圍組織引起的各種疾病,在臨床中常見的有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等,并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增長,此類型疾病的發生率也不斷升高。心血管疾病根據其發展特點可以分為急性與慢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出現與動脈粥樣硬化有著密切的相關性。老年人、肥胖人群、飲食結構異常以及精神壓力較大的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臨床醫學也對此類型疾病展開了大量的研究,旨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隨著中藥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發現中藥注射劑在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筆者主要針對中藥注射劑在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醫院收治的3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患者的意愿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160例患者中有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齡為45~78歲,平均為(56±9)歲。對照組160例患者中有男性86例,女性74例;年齡為46~76歲,平均為(55±10)歲。所有患者經臨床詳細檢查之后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治療方案。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了中醫藥注射劑的應用,其中心律失常患者加用葛根注射液及生脈注射液;高血壓患者加用銀杏達莫注射液;心力衰竭患者加用丹參注射液、黃芪注射液以及參麥注射液。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本次研究臨床療效均參照各類型疾病的診斷標準制定。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在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中藥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是各代醫學家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不斷積累所獲得的知識,并且在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好的應用效果。中醫注射液在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心肌細胞膜電位異常改變引起的心動頻率異常,可能會引起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是心律不齊等表現,在中醫中歸屬于“心悸”的范疇[1-2]。中醫主張采用葛根注射液進行治療,該藥物的主要成分為黃酮柑精,具有較好的抗烏頭堿、氯化鈣的效果,在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有效降低心肌的興奮性,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生脈注射液主要是由紅參、麥冬、五味子等藥材制成,具有活血化瘀、強心補氣的功效,能夠有效的擴張血管,從而提高血流量,改善心肌的收縮力,降低心肌細胞的耗氧量。該藥物的應用能夠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高血壓在中醫中歸屬于“眩暈”的范疇。銀杏達莫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銀杏葉的提取物,其中包含了黃酮、潘生丁以及苦內脂等成分。中醫學認為銀杏能夠有效治療高血壓,且銀杏達莫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的氧自由基,從而降低各種有毒物質的水平,從而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
心力衰竭的主要癥狀為心臟供血能力下降,從而無法及時排出靜脈血管。中醫學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將該病分為血瘀性、氣虛型以及氣陰虧虛型、陽氣虛衰型。丹參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丹參及降香,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效果,能夠有效擴張血管,在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黃芪注射液能夠擴張血管,從而改善心肌的收縮能力。參麥注射液具有益氣固脫、滋陰補陽的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局部微循環,常用于陽氣虛衰型患者的臨床治療中[3-5]。
老年人、肥胖人群、飲食結構異常以及精神壓力較大的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臨床醫學也對此類型疾病展開了大量的研究,旨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隨著中藥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發現中藥注射劑在心血管疾病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中藥注射劑在心血管疾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會增加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卞兆祥,商洪才,吳泰相,等.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不良事件的反思[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10(02):116-121.
[2] 馮宇飛,呂邵娃,王艷宏,等.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1(09):278-281.
[3] 李貽奎,張金艷.中藥注射劑的改進與提高[J].中國中藥雜志,2011,25(14):1905-1909.
[4] 劉睿.中藥注射劑質量控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執業藥師,2013,13(03):37-42.
[5] 張海霞.172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與原因探討[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19(02):36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