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萍
【摘?要】 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在陰式盆底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5例陰式盆底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傳統組(22例)、個性組(23例)。即傳統組為傳統護理干預,個性組為個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盆底功能障礙評分。結果:個性組總有效率為100.00%,傳統組為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傳統組PFIQ-7評分、PFDI-20評分低于個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于擇期行陰式盆底手術的患者中,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在提高其治療總有效率的同時,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礙情況,值得推廣。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陰式盆底手術;總有效率;盆底功能障礙評分
文章編號:WHR2019012461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多集中在中老年群體中,因盆腔結構退化、損傷和薄弱等問題,導致盆腔臟器脫垂、生殖道損傷及壓力性尿失禁等狀況,且在肥胖患者中此現象更為明顯。子宮全切術雖作為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疾病治療的首選方案,但由于中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其逐漸被陰式子宮切除術取締[1]。對此,抽取本院45例陰式盆底手術患者,探討個性化護理在陰式盆底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抽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5例陰式盆底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傳統組(22例)、個性組(23例)。傳統組患者年齡為(69.9±5.0)歲,體質量指數為(30.7±3.7)kg/m2,產次為(2.0±0.8)次。個性組患者年齡為(70.2±4.8)歲,體質量指數為(29.3±4.5)kg/m2,產次為(1.9±0.7)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傳統組:入院宣教,且協助患者體檢;術中通過和主治醫師的密切配合,提高患者手術成功率;術后密切觀察患者體征變化情況。
個性組:在傳統組的基礎上,使用個性化護理干預:
1)術前干預。①心理護理:患者入院時,以親切、和藹的態度為患者提供一對一服務,使其消除或減輕自卑心理,增強治療信心。②合并癥護理:術前借助和內科專家聯合會診的方式,對患者飲食結構予以調整,若合并高血壓,則應以高蛋白、低熱量食物為主導,科學控制每日脂肪、水、鈉鹽等攝入量;若合并糖尿病,則應擬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做好總熱量和營養素等攝入量的計算。③術前執行血常規檢查,例如血常規、尿常規、B超、尿墊試驗和尿動力檢查,藥敏試驗;術前使用碘伏、奧硝唑對患者陰道進行灌洗;術前一日執行灌腸處理[2]。
2)術后干預。①病情檢查。以心電監護的方式,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若為置管患者則應妥善固定導管;待麻醉清醒時,取側臥、雙下肢彎曲體位,雙下肢氣壓治療;若為合并高血壓和高血糖患者,則應做好血壓和血糖指標的控制,必要情況可進行藥物治療。②飲食、排便護理。術后8h后應以半流食為主,術后一日可逐步過渡到普食;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指導患者早期活動鍛煉;若為便秘者,可合理使用緩瀉劑。③尿管護理。術后2d取出陰道紗條后可拔出,若為陰道前后壁修補重建術患者,留置2d以上的,每隔4h進行夾放畢處理,3~4d后取出陰道紗條后可拔出;確保導管可正常引流,密切檢查引流液顏色、形狀及量的變化;每日更換尿袋,使用0.5%碘伏液沖洗外陰部,及時清理尿道口,指導患者增加飲水,避免尿路感染。④并發癥預防。做好會陰部疼痛、陰道出血和術后血栓、下肢疼痛、感染及肺部感染等預防工作。⑤運動鍛煉。術后依據患者自身情況,執行有效的運動恢復鍛煉,例如盆底肌鍛煉、膀胱功能鍛煉和恥骨肌鍛煉,但應循序漸進,切勿過度;而在加快切口恢復中,則使用TDP照射傷口、酒精冷濕敷等操作,預防切口感染[3]。
1.3?觀察指標
顯效:患者盆底功能障礙癥狀已完全消失,對日常生活無任何影響;有效:患者盆底功能障礙癥狀顯著改善,對日常生活存在輕微影響;無效:患者盆底功能障礙癥狀無任何改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匯總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個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傳統組則為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比患者盆底功能障礙評分
護理前,兩組患者盆底功能障礙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但護理后,傳統組PFIQ-7評分、PFDI-20評分低于個性組(P<0.05)。
3?討論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中老年群體常見病,還可稱為盆底缺陷,多見壓力性尿失禁和子宮脫垂等癥狀。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陰式盆底手術則成為該病治療的首選方案,但若想達到預期治療效果,預防并發癥、不良反應的出現,可對患者執行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干預。例如,個性化護理干預是以患者自身狀況為切入點,輔之以心理、行為和運動干預的方式,幫助患者快速恢復盆底肌功能,提高治療總有效率[5]。總之,于擇期行陰式盆底手術的患者中,采用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在提高其治療總有效率的同時,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礙情況,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郭寶勤.個性化護理在宮頸癌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03(55):10961.
[2] 伍麗霞,柳曉春,鄭玉華,等.電刺激生物反饋治療聯合綜合護理干預在陰式非脫垂子宮全切術后盆底功能障礙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4):3061-3064.
[3] 余發麗,慧萍,李改俠.陰式骶棘韌帶懸吊術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中的護理措施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01(24):146-147.
[4] 饒雪萍.腹腔鏡輔助下盆底重建術與傳統陰式手術在盆底解剖穩定性的初步研究[J].吉林醫學,2017,38(08):1500-1502.
[5] 胡美玲,王彩霞,呂向紅.改良盆底加固術在陰式子宮切除術中的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8(15):1777-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