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潼 王楠
近年來,教師為了調動大學生各學科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實踐過程之中做出了相應的研究。本文是在分析對大學生學習主動性有了充分認知研究的基礎之上,通過深入分析提高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意義,從而得到了本文的重要核心部分,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人們應不斷學習技能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融入社會的大熔爐。而當今社會,大學生受到電子產品等這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習成績逐漸變差,緊隨而來的是學習主動性變差,進而越放棄學習。教師的主要任務其實就是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充分的了解,制定出一個屬于適應學生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享受學習,熱愛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使學生能夠適應這個學習的社會,進而走向人生的巔峰。
1 關于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認識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對大學生學習主動性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也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容產生極大的影響。所謂智力因素,其實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理性直觀與理性思維,當今社會之中,大學生的智商因素其實是不盡相同的。所謂的非智力因素,則主要指的就是學生的情感與意志,即情商,當今社會大學生的情商因素是大不相同的。因此,也可以講,在學生的認知能力范圍內,并不包含情商因素,但是就學生學習活動而言,他起著極為重要的控制以及調節作用。積極的情感和意志讓學生更愿意去學習,更愿意去接受知識,這種對于學習積極的情感非常大程度的的推動了學生對課程理解的程度,學習主動性其實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他們為了達到一個理想的學習目標進而克服一切困難以及障礙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當學生的學習活動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時,情感等一系列其他因素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激勵影響,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對大學生學習過程的構成要素,進行研究分析和價值評判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即學習的主動性。所謂學習主動性,其實就是在無任何外界壓力的條件下,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持續進行學習,并且始終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態度。
學生學習主動性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由學生自己來實現的,而是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完成的,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出一個獨具特色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想學習,讓學生愛學習,進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力提高,學生的去學習成績變好,使學生更能夠適應這個學習化的社會。
2 提高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意義
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一直是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格外重視的一個問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突出強調了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法國啟蒙教育家盧梭講:“形成一種獨立的學習方法,要比獲取知識更重要”。這也說明了只有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才能將問題從本質上進行解決。如果教師讓學生按照適應學生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又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品質。
大學教學重視教師的教,不重視學生的學,而自主學習則擁有著許多顯著的優點,在這諸多優點之中,最大的優點其實就是給予學生更多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它是諸多有優點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主要就是因為大學得課程當中會涉及到許多自主學習的地方,對于這些需要學生自己完成的地方,就需要學生自己通過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長時間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如何才能自立,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穩固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的前提其實就是充分探索和研究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擁有學習主動性這個品質,給學生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3 提高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
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已經成為教師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教師應該采取如下方法,即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需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弄清楚這些狀況以后,培養學生的情感因素,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通過這些方法來提高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具體的做法如下:
3.1 教師及時而有效的指導
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進行充分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知識往往會摻雜著許多感情色彩,他們在理解或學習某些知識時,往往都受到一些動機的影響與驅使。當學生不喜歡老師的時候,他就會拒絕學習,或者放棄學習,這個時候教師若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個時候教師若想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個性化教學,其實就應該讓學生處理他們自己的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教師的任務其實就是為學生展現不同知識體系之間的聯系,主要起著輔助的作用。教師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其他辦法,還有教師還需要及時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檢測,采取檢測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為常見的其實就是不定期考試、寫小論文等,但是這樣做也要求教師的品德以及教師的學術水平都要被學生的認可。大致的過程其實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之上通過考試或小論文檢測一下學生的學習成績,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輔導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正如動機遺忘理論所說,有的信息對學生很重要,那么這些信息就會很容易被學生記住,與此相反,學生自認為不重要的信息就會很容易遺忘。同樣,這個理論也影響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探索最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就會產生同傳統教學不同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的未來學習生涯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3.2 把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
大學生心理走向成熟,這種成熟主要表現在其具有比較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他們用自己的觀點去感受世界。學生在學習方法的養成以及興趣的培養等方面就猶如一塊橡皮泥,光滑且具可塑性。在學習中主動行為表現為自主學習,中國更加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到目前為止,教師的任務已經不再是使學生僅僅只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而是使學生擁有創新意識以及創新精神。這樣就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需要準確的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大學生們的心理特征其實是希望自己的能力以及人格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因此,尊重是雙向的,學生尊重老師的同時,老師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尊重,把學生當做朋友一樣對待,教師能夠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以及空間讓他們來充分展現自我,讓自己發光,發亮,最為重要的就是,教師能夠尊重學生完成課業的成果,這樣能夠讓學生更愿意去發揮自己的創作靈感,把學生變成精神上的強者。
3.3 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所謂的學習動機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傾向。學生的努力程度及努力時間的長短主要是由學習動機的內涵確定的。有些動機是短暫的,例如以功利主義、利己主義動機,一旦達到了最初的目標,就不會再繼續學習。因此,當代大學生要有堅定的毅力,正確認識自身的社會價值,不要被眼前的小目標沖昏頭腦。利用學習所得到的反饋信息,搞好檢查、評定和評價。只知道埋頭學習,會使人厭倦,與此同時還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由于大學生學習動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所以正確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教師若想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把握學生的內在精神,為學生制定合理且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也為學習主動性奠定基礎,當學生具有正確的學習動機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變得很明確,學生就會努力的學習,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從此走上人生的巔峰。
教師若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首要注重的就是學生興趣愛好的了解,同時也需對學生的人品以及個性進行了解,教師應該經常對學生進行開導,讓他們擺脫焦躁的心情,擺脫達不到目標就輕言放棄的狀態,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進而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4 培養大學生的情感因素
當大學生若想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時,隨之而來的就會具有足夠的自信和熱誠坦蕩、堅忍不拔的精神。在某些方面即使表現的很自我,但是只要表現的時間和場所是恰當的,那就沒有什么不妥。感情因素對自主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當學生喜歡老師的時候,那么他就會愿意學習老師這門課,進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增強,學習成績就會提高。人們常說:“教學水平有高低,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彼^教學有法,就是指雖然每一門課都有一個固定的方法,但是他們又各具特點;所謂但無定法,任何課的教法是靈活多樣的,這些課的教法沒有一個固定的辦法能夠用來應用,但當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因時、因地、因人的方法來找出進行相比較之后最好的辦法,這就是所謂的貴在得法。眾所周知,理論課教學是枯燥無味的,但是為了擺脫這種傳統的枯燥無味,老師就應該更加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注重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而對大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讓學生能夠自愿地并且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用這種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若想培養大學生的情感因素,首先需要把握大學生的性格,可以通過情感測試軟件上機進行情感測試,通過測試結果,分析大學生的情感,教師需要加以開導,把消極的,負面的情感消除掉,為學生增加更多積極的正面的情感,進而在生活之中各個方面表現的特別突出,積極樂觀的面對每一個困難,進而提高了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 結語
增強學習主動性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過程之中要注意的重中之重的問題,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心理,制定出一個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想學習,愛學習。從而為學生未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學生擁有完美的人生。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