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文章編號:WHR2018102433
【摘 要】 目的:探討多潘立酮用于治療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分別為20例,對照組給予法莫替丁治療,觀察組給予多潘立酮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5.00%(19/20)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5.00%(15/20)(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00%(2/20)明顯低于對照組發生率40.00%(8/20)(P<0.05)。結論: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療,有較的高臨床療效,且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慢性胃炎;多潘立酮;臨床效果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原因而導致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屬于常見病。多發于中老年患者,臨床中表現為噯氣、飯后涌酸水及其腹部絞痛[1]。近幾年來,此病發生率日益增加,及時給予針對性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作者為了分析多潘立酮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特選取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胃炎患者做為此次研究對象,無重癥心血管疾病者、精神病者及其重癥肝腎功能障礙者。理解并簽署該研究制定的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20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60.56±8.23)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12±2.01)年。對照組: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34~79歲,平均年齡(61.45±7.34)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6.45±1.89)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上,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法莫替丁(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254)治療,每次10mg,每日3次,餐前半小時服用,連續治療14日。
觀察組:給予多潘立酮(南京長澳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322)治療,每次10mg,每日3次,餐前半小時服用,連續治療14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將臨床療效分為治愈、有效及無效,治愈:通過胃鏡檢查,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明顯改善,或者加重。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使用卡方進行檢驗,兩組差異P<0.05時,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愈11例,有效8例,總有效19例,臨床療效為95.00%。對照組治愈5例,有效10例,總有效15例,臨床療效為75.00%。兩組比較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2例,頭暈、惡心各1例,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不良反應8例,頭暈、惡心、嘔吐分別有3例、3例、2例,發生率為40.00%。兩組比較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2所示。
P0.003
3 討論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可分為慢性糜爛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及萎縮性胃炎,常常累及賁門,伴隨泌酸腺的喪失,進而導致胃酸。眾多學者表明:慢性胃炎與藥物、環境、飲食、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尤其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主要因素,使得胃粘膜病變經久不愈,進而發展為慢性胃炎。其臨床癥狀嚴重程度不一,部分患者有惡心、噯氣、嘔吐等臨床表現,但也有部分患者沒有明顯臨床表現,這就需要通過胃鏡檢查,及早診斷,給予針對性治療。慢性胃炎的治療原則是抑制及根除抗酸,這就要求應選擇具有促動力,可增加胃粘膜防御能力的藥物,可達到這一臨床療效[2]。
本次研究主要是對比分析法莫替丁與多潘立酮的臨床療效,法莫替丁是一種組織胺H2受體拮抗劑,通過競爭通H2受體結合,控制細胞內環磷酸腺苷生成量,進而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但有較高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頭暈、頭痛等[3]。多潘立酮也稱之為嗎丁啉,是苯咪唑類化合物,是一種胃腸促動力類藥物,可改變周圍內臟神經的反射,尤其是胃底與胃竇神經的反射。飯前服用,可促進患者進餐后,增強胃竇的平滑肌運動,促進胃腸道蠕動,以免食物滯留于腸道,不容易消化。此外,可通過多巴胺受體拮抗作用,將藥物直接作用在胃底肌間的神經突觸,保護胃粘膜,有效消除胃粘膜的炎癥。同時能夠促進患者胃部的排空,減少惡心、嘔吐及頭暈等不良反應,提高臨床療效。我國李玉潔[4]學者通過選取3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法莫替丁組(19例)和多潘立酮組(19例),分析結果得到多潘立酮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法莫替丁組,且多潘立酮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積分明顯低于法莫替丁組患者,表明:多潘立酮治療慢性胃炎有顯著療效,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臨床療效率高達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75.00%,且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與上述報道相一致,充分證實了多潘立酮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療具有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春艷.多潘立酮治療慢性胃炎療效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1(10):210-211.
[2] Choi Y J,Lee D H,Choi M G,et al.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9601 versus Its New Formulation,DA-5204,in Patients with Gastritis:Phase III,Randomized,Double-Blind,Non-Inferiority Study:[J].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17,32(11):1807-1813.
[3] 張宏.多潘立酮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01(23):142-143.
[4] 李玉潔,劉柏炎,蔡光先,等.四磨湯對肝脾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中生長抑素及P物質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7,12(11):262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