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炳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并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相關的語文知識,還要注重創新,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來打造高效課堂,從而提升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和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對如何打造高效課堂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使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語文是學生初中階段學習的重要課程,有效的語文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不僅符合教育發展的要求,同時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豐富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主動進行學習,以此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從而提升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隨著網絡時代的興起和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走進初中語文課堂中,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起到輔助作用。多媒體與傳統的板書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傳統的板書教學不僅會浪費教師的時間,還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多媒技術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節省板書時間和備課時間,教師只需列出教學提綱,其他的教學內容都可以在多媒體上進行呈現。不僅如此,多媒體技術所特有的圖片、視頻、音頻等,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主動的進行語文學習,從而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學生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三峽》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作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由于文章的內容涉及許多的古文,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將三峽的美麗風光用多媒體中的視頻進行播放,并與教材中的文章相聯系,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還會通過視頻和圖片對文中的意思進行理解和翻譯。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更好的進行語文學習,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要想實現高效課堂,提升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體差異性,合理的劃分學習小組,并且要選取一名學生作為小組的組長,對組內成員的學習起到監督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學生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故鄉》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在正式授課之前教師要提出幾個問題讓小組進行討論。如“什么是小說,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小說以故鄉為題,請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猜一猜為什么?”、“通過小說的標題,你能夠想到的有關于故鄉的古詩有哪些?”等,各個小組的學生會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熱烈的討論,學生在討論時各抒己見,對每一個問題都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最終總結出合理的答案,派取代表進行發言。學生在發言時,教師還要對其進行評價,給予相應的表揚和鼓勵,對表現出色的小組還要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
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性格比較叛逆,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會集中精力進行學習,教師在管理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頂撞老師的現象,不僅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對班級中的那個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教學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及時伸出援手,和學生一起渡過難關。對學習成績優異,表現較好的學生及時提出表揚,對成績較差,影響課堂秩序的學生不要一味的指責和批評,而是要講究方式,對其進行鼓勵,使其主動認識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長此以往,教師就會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渴望,從而有效的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營造溫馨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出師表》時,由于本篇文章過長,其中含有許多的古文,同時又是學生重點掌握的文章,學生在學習時難免會出現許多的問題。這時,教師就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共同學習,使學生能夠快速的掌握本篇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綜上所述,要想打造高效課堂,提升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勇于創新和探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積極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