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勝旺
將微課應用于項目教學,可以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時間與空間上實現了按需指導、在指導內容上實現了面面俱到、在指導形式上實現了效果最優。微課是進行項目教學很好的輔助手段,實施中應注意微課內容要將系統指導與碎片知識相結合、微課使用要將統一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項目教學要將微課學習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且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職業教育與中學計算機、通用技術等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日臻成熟。如模具設計與制造課程中可以以設計制造一個物品的模具為項目課題,組織學生分小組自主完成模具設計、加工產品、質量檢驗等全部工作流程,在此過程中學生主動學習機械原理和制造工藝、掌握機床設備的使用和操作、實踐問題的發現與解決、體會交流與合作,達成良好教學效果。但在實踐中發現,傳統的“一師一課堂”在項目教學中遇到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微課的應用有助于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
1.1 在時間與空間上實現了按需指導。項目教學一般采用小組合作,由學生自主完成項目內容。這樣,在同一個課堂上不同小組的學習進度和輔導需求必然會各不相同,而且面對較為復雜的項目內容時往往需要多節課才能完成,部分學習過程甚至要延伸到課下進行。這種情況單靠一名教師的課堂指導顯然是不能適應實際需求的。利用微課,將主要指導內容形成微課網絡資源,則可輕松實現按需選擇學習內容,課后也能使用便攜終端隨時學習,解決了一個教師針對不同學習小組的不同需求分身乏術的問題。
1.2 在指導內容上實現了面面俱到。一個項目所涉及到的知識和能力是多方面的,在完成的過程中既有舊知識的補缺,也有新知識的獲得,還可能需要已有認識的糾偏拓展,各種情況林林總總。單靠一名教師很難一一準備并逐一落實。利用微課,可以發揮教師團隊的集體力量,廣泛搜集整理素材,便于長期積累、前后照應和資源共享、互通有無,解決了項目教學備課困難的問題。
1.3 在指導形式上實現了效果最優。微課因其音畫效果、技術手段的靈活多變可以選擇最佳方式達成最優的教學效果。如機械加工、計算機操作等教學內容中,示范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微課可以靈活整合教師示范、仿真模擬、細節放大、多角度觀察等手段,讓每個人都看得清、看得細,可以達到普通演示難以達到的效果。
微課是進行項目教學很好的輔助手段,但在應用中還需要有規劃、精整理和細落實。要達到良好的教學實效,需要把握以下策略。
2.1 微課內容要將系統指導與碎片知識相結合。微課一般是針對某知識點進行的講解,以短小精悍為優。但易表現為知識的碎片化,不能展現知識點間的相互關聯,更難以形成知識體系。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在每個項目下設計制作概要指導內容的微課資源,簡要說明項目的提出、一般解決思路、常用方法策略及相關知識等,提綱挈領,達到統領全局的指導作用,在項目初始時學習用以指明方向,在項目完成后回顧有助于系統小結。
2.2 微課使用要將統一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 一般認為微課多作為課下自主學習資料,用于“先學后教”。其實,微課在課堂的統一使用同樣有其優勢。項目教學中對于概要介紹、操作要點、共同難點等問題解決,可在課堂上共同利用微課進行學習,作為教師組織教學的環節,一方面發揮微課形式多樣、大容量、高效率等優點,另一方面利用微課引發討論或進行集體指導,引領深度學習。另外,對于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一般性問題,如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制定計劃、如何進行資料查詢、如何進行評價、如何撰寫項目報告等通識性內容,在初接觸項目教學時集體學習,之后作為資料查詢自主學習,既規范了操作流程,也減輕了課堂教學的重復性負擔。微課的使用方式只取決于需要,而無一定之規,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習實際做好規劃和設計,最大發揮微課的功能。
2.3 項目教學要將微課學習與教師指導相結合。微課可以在項目教學中大大減少任課教師重復的、簡單說明性、一般演示性的指導工作,但不是說教師的作用就因此而削弱。相反,微課將任課教師從簡單的說明和操作中解脫出來,是要求教師將關注點集中于更高層次的指導工作,如對自主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答疑解惑、組織集體討論、引領重難點突破、引導挖掘與拓展等。在項目教學中,微課學習只是輔助,它只有與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有機結合,才能相得益彰,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張家口機械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