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衛紅
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邏輯性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以及空間想象力偏低等問題。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上述特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的直觀化及形象化優勢,將晦澀難懂的數學概念和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者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對于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運用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通過微課視頻的觀看,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初步的認識,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教師不需要在課堂中講解過多的基礎性知識,可以重點進行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講解,有助于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可以將枯燥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轉變為生動形象的圖片和動畫,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在微課和翻轉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具有一定的運用價值,需要受到教師的關注。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生動性及形象性,降低初中數學學習的難度。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在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本文以浙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從課前導入、課堂教學和課后鞏固三個方面入手,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分析,以期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提供理論及實踐幫助。
3.1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前導入中的運用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針對初中數學知識具有顯著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特征,信息技術非常適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直觀性特征,進行幾何知識的教學,通過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的幾何思維,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以浙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中的“圖形的平移”為例,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移動的纜車、旋轉木馬、電梯上的乘客等現象的Flash動畫,進行課前導入,引導學生就上述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分析,對動畫中的運動進行分析,從而引入“平移”這一概念。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生活現象動畫的展示,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跟隨教師的指導,完成這一課程的學習,實現高效教學課堂構建的目標。
3.2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數學問題的思考,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及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以浙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中的“一次函數的圖像”這一課程為例,在進行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學生難以理解一次函數圖像和k值間的關系。為了使學生準確理解這一知識點,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函數圖像的演示,使學生明確一次函數圖像和k值間的關系。
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y=3x+1”和“y=3x”這兩個一次函數圖像,使學生認識“y=3x”函數的圖像經過遠點,而“y=3x+1”的圖像經過到第一象限、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通過直觀地圖像觀察與分析,使學生明確一次函數圖像的特征,從而體悟一次函數圖像和k值間的關系;并應用Flash動畫將兩個函數進行重疊和平移展示,使學生明確一次函數圖像的本質特征,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直觀地展示難以通過語言表達的內容,有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3.3 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后鞏固中的運用
和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學習的壓力更大,學生很容易在課堂學習中出現跟不上教師思路或者難以理解某一個知識點的問題,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解決上述問題。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之前,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數學教學資源,就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并將其上傳到班級微信群或者QQ群,為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提供幫助。以浙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中的“銳角三角函數”這一課程為例,初中數學教師在微課視頻中向學生介紹了“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及其在實際問題解答中的應用,并在微課視頻后期布置了訓練題目,為學生知識網絡的構建和課堂學習內容的復習提供了便利,而且數學問題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構建的目標。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需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推廣應用信息技術。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圖片、動畫或者視頻展示數學知識的內涵,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并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微課視頻,為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鞏固提供信息化資源,切實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黃店鎮黃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