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峰,張艷芳 ,劉勝輝,魏長賓,施忠海,鄧大華,楊文秀
(1.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云南 普洱 665000;2.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3.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廣東 湛江 524091)
【研究意義】菠蘿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我國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都有栽培。我國作為世界菠蘿生產大國之一,保證菠蘿的產量和品質意義重大。然而,菠蘿栽培時間長達18個月,在采摘前可能遭受各種傷害,日灼會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品質和經濟價值?!厩叭搜芯窟M展】研究人員將荔枝、龍眼、梨、番石榴、香蕉等已廣泛推廣應用的套袋和遮蔭等栽培措施[1-4]應用到菠蘿上,研究其對菠蘿果實外觀、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例如,陸新華等[5]用白色單層紙袋對無刺卡因菠蘿果實套袋,比較謝花后30、40、50、60 d等4個套袋時間對菠蘿果實發育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謝花后40~60 d套袋最適宜。陸新華等[6]在謝花后30 d對無刺卡因菠蘿進行套袋,比較了白色單層紙袋、外黃內黑雙層紙袋、牛皮紙袋3種紙質果袋對菠蘿果實品質的影響,認為采用白色單層紙袋透光性好,提高了菠蘿果實品質。Shwet等[7]以菠蘿品種Mauritius為試材,在完全開花后對果實進行套袋處理,比較了黃麻袋、紙袋、透明聚乙烯袋和黑色聚乙烯袋對菠蘿果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紙袋提高了菠蘿果實品質。上述研究表明,套袋時期和果袋材料對菠蘿果實品質有重要的影響。【本研究切入點】上述研究比較了不同果袋或不同套袋時期對菠蘿果實發育和品質的影響,從中可以看出果袋類型和套袋時期的重要性,而目前缺乏對不同套袋時期和果袋綜合比較的分析。【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云南是我國菠蘿的主產地之一[8]。傳統的菠蘿品種卡因和巴厘經過長期栽培已出現品種退化、產量下降等現象[9-10]。為了優化云南菠蘿品種結構,美國品種金菠蘿被引入有望替代現有主栽品種[11-12]。鑒于此,本研究以金菠蘿為試材,研究不同套袋時間和果袋對菠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以期為云南菠蘿管理技術提供參考。
試驗于2017—2018年在云南農業大學現代熱帶農業科研教學基地(101°28′41.76″E、22°33′30.16″N)橡膠幼齡林下進行,在橡膠行間種植菠蘿,橡膠株行距2.5 m×8.0 m,橡膠品種為云研774,胸徑7 cm。菠蘿品種為金菠蘿,種苗從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引進,平均株高55~60 cm、株重450~500 g。
菠蘿種植時間為2017年5月,催花時間為2018年4月12日,抽蕾期為2018年5月28日前后,謝花期在2018年6月22日前后,采收期在10月中旬。采用二因素隨機區組設計,主區為套袋時間,包括謝花后60 d(8月21日)、謝花后80 d(9月10日)、謝花后100 d(9月30日)3個時間;副區為果袋材料,包括白色原漿紙袋(White virgin pulp paper bug,WVPPB)、藍色原漿紙袋(Blue virgin pulp paper bug,BVPPB)、綠色原漿紙袋(Green virgin pulp paper bug,GVPPB)、黃色原漿紙袋(Yellow virgin pulp paper bug,YVPPB)、白色無紡布袋(White non-woven bag,WNB)、黑色塑料袋(Black plastic bag,BPB)等6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重復10個果實,共54個處理?;蕿槊?67 m2施用有機肥800 kg、鈣鎂磷肥80 kg、復合肥10 kg。
采收后,測量菠蘿果實外觀性狀(包括果實長度、果實寬度、單果重、果眼數、果實硬度、可食率)和內在品質(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總酸度)。其中,果實硬度采用TMS-Pro食品物性分析儀測定:測定橫切面距果心1.5 cm處果肉硬度(取樣厚度1 cm),取近端、中端、遠端3處,每處重復測定6次,取平均值[13];可食率(%)=W1/W×100,W為去冠芽樣果重量,W1為果肉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折光儀(日本產ATAGO型)測定[14];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15]測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法[16]測定;總酸度采用GMK-708酸度儀測定。
采用Excel 2007對試驗數據進行整理和繪圖,用DPS v9.50 Duncan新復極差法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2.1.1 長度和寬度 菠蘿果實長度和寬度對謝花后不同時間套袋和果袋材料的響應均不一致(圖1)。菠蘿果實長度和寬度均表現為謝花后60 d套袋較高,隨著謝花后套袋時間的延長,果實的長度和寬度也在下降。但采用綠色原漿紙袋和黑色塑料袋的菠蘿果實長度顯著高于其他果袋處理,采用綠色果袋和白色無紡布袋的菠蘿果實寬度顯著高于其他果袋處理。可見,謝花后60 d套綠色原漿果袋有利于果實長度和寬度的增加。

圖1 不同套袋時間和果袋對菠蘿果實長度和寬度的影響Fig. 1 Effects of bagging time and bag materials on pineapple fruit length and width

圖2 不同套袋時間和果袋對菠蘿果實硬度和果眼數的影響Fig. 2 Effects of bagging time and bag materials on pineapple fruit hardness and fruitlet number
2.1.2 硬度和果眼數 菠蘿果實硬度對謝花后不同時間套袋和果袋材料的響應均不一致(圖2)。謝花后60 d,采用黑色塑料袋時菠蘿果實硬度最高,采用白色無紡布袋最低;采用白色原漿紙謝花后80 d套袋,果實硬度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其中黑色塑料袋套袋果實硬度最低;謝花后100 d,菠蘿果實硬度為采用黃色原漿紙袋最高,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采用藍色原漿紙袋最低。菠蘿果實果眼數對謝花后不同時間套袋和果袋材料的響應一致,采用黑色塑料袋可顯著提高菠蘿果實果眼數,且謝花后60 d效果更佳。
2.1.3 單果重和可食率 由圖3可知,菠蘿單果重和可食率對謝花后不同時間套袋和果袋材料的響應基本一致。菠蘿單果重采用黑色塑料袋時最高,采用白色無紡布袋最低,且謝花后60 d套袋效果更好,處理間差異均顯著,黑色塑料袋處理果實的單果重較其他處理增加11%~77%。菠蘿可食率采用黑色塑料袋時最高,與其他處理差異顯著,采用白色無紡布袋顯著最低,且謝花后60 d套袋效果更好,黑色塑料袋較其他處理可增加2~11個百分點。可見,謝花后60 d套黑色塑料袋有利于增加菠蘿果實重量和可食率。

圖3 不同套袋時間和果袋對菠蘿單果重和可食率的影響Fig. 3 Effects of bagging time and bag materials on single fruit weight and edible rate of pineapple
從圖4可以看出,不同套袋時間和果袋材料處理下的菠蘿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均表現為采用黑色塑料袋效果較好,且謝花后60 d最高。黑色塑料袋和白色原漿紙袋處理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顯著,黑色塑料袋處理果實的可溶性糖含量與除黃色原漿紙袋外的處理差異顯著,黑色塑料袋處理果實的Vc含量與其他處理間差異均顯著。不同套袋時間和果袋材料的菠蘿果實總酸度表現為采用黑色塑料袋最低,但不同套袋時間無顯著差異??梢?,謝花后60 d采用黑色塑料袋套袋,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為最高,有利于提高菠蘿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降低菠蘿果實總酸度。
套袋有利于改善果實袋內微環境,影響果實內含物含量,進而影響果實品質,而不同種類果樹果實適宜的套袋時期因其品種特性和套袋材料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17]。對菠蘿而言,于謝花后30 d套袋,時間較早,會抑制果實的生長發育,隨著套袋時間推遲至謝花后40~60 d,抑制果實生長的作用會減弱,而且有效防止了果實日灼現象的發生,提高了果面光亮度,明顯改善了果實外觀質量[5],最終影響果實重量。有報道認為套袋可減小鄂梨果實重量[18],可增加葡萄、梨、蜜柚等果實重量[19-22]。本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謝花后80、100 d套袋,謝花后60 d套袋可顯著提高菠蘿果實果眼數、單果重和可食率,這與陸新華等[5]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圖4 不同套袋時間和果袋對菠蘿果實內在品質的影響Fig. 4 Effects of bagging time and bag materials on pineapple fruit quality
采用不同套袋材料對果實影響的差異也很明顯。有研究表明,與外黃內黑雙層紙袋和牛皮紙袋處理相比,白色單層紙袋顯著增加了無刺卡因菠蘿果實的橫徑,但各套袋處理對果實果形指數和單果重沒有顯著影響[6]。本研究結果表明,謝花后60 d采用黑色塑料袋套袋處理的菠蘿單果重較白色、藍色、綠色和黃色原漿紙袋處理提高11%~77%。
相關研究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果實品質指標均會受套袋影響,且謝花后40~60 d套袋處理果實風味品質較謝花后30 d套袋處理有所提升[5],白色單層紙袋處理顯著降低了菠蘿果實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Vc含量;外黃內黑雙層紙袋處理顯著降低了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Vc含量;牛皮紙袋處理顯著降低了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和Vc含量[6]。本研究結果表明,謝花后60 d較謝花后80 d和100 d套袋可顯著提高菠蘿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降低總酸度,且采用黑色塑料袋處理較白色、藍色、綠色和黃色原漿紙袋處理效果更好??梢?,影響菠蘿果實產量和品質的套袋時間基本可以確定為謝花后60 d,但不同研究對果袋材料的選擇還存在較大差異,還需進一步綜合、深入研究。
云南熱區是我國菠蘿主產地之一,光熱資源豐富,菠蘿果實很容易發生日灼,而套袋可有效減少菠蘿日灼現象的發生。本試驗顯示,只要套袋均無日灼果實出現,且在菠蘿謝花后60 d采用黑色塑料袋進行套袋,可有效提高菠蘿單果重和可食率,增加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降低果實總酸度,從而增加果農收入和滿足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