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 本文論及了信息素養的定義,從信息化社會需要、人才競爭需要等幾方面說明了職業技術教育方向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必要性,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 信息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
隨著當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個領城中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無論是個人、企業、政府、傳媒機構都必須具有信息力,方能在信息時代的競爭中占有一席立足之地。培育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終身學習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對于注重實踐教學和技能教學的職業技術教育方向的學生而言,擁有較強的信息素養尤為重要。
1信息素養的內涵與標準
信息素養概念的醞釀始于美國圖書檢索技能的演變。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率先提出了信息素養這一全新概念,并解釋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能。2001年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報告提出21世紀的能力素質,包括基本學習技能(指讀、寫、算)、信息素養、創新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與合作精神、實踐能力。信息素養是其中一個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識、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應用。
2職業技術教育方向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2.1信息化社會的需要
信息素養是在信息社會中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信息時代下,信息本身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獲取信息以及如何分析處理這些信息。一個國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而國家的信息化需要大批具有信息素養的創造性人才,即受過充分的教育,具有廣博的知識,善于獨立思考,具有信息素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的高素質人才。
2.2個人自我發展的需要
隨著信息技術在社會各行業的不斷影響,信息化深入現代人們的生活,各國在信息人才的培養上都在奮勇爭先,誰能在這方面領先,就能在新世紀立于不敗之地。一些具備優秀信息素養,又具備專業知識的交叉復合型信息人才,將成為“搶手”的人才。而不具備好的信息素養,將面臨被淘汰的危機。面對復雜而多變的社會信息環境,必須通過信息素養的培育使學生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
2.3職業技術教育方向培養目標的需要
職業技術教育方向培養學生掌握管理科學、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應用辦公自動化設備和信息管理系統;具有管理工作所必備的調查能力、寫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掌握并能夠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教師素養和從事教學工作的能力;具備初步的教育科研、教學質量評價和管理工作能力;具備職業教育實踐能力。
3職業技術教育方向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方法
信息素養的培養不是簡單的、一元的,需要綜合多種方式,多方位的去營造合適的環境,為職業技術教育方向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創造有利條件。現代社會的信息化程度高,信息資源呈現出多元化和網絡化的特點,所以信息素養教育并不是單獨開設某一門課程就能達到理想效果的,應該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新格局。
3.1培育信息意識與信息識別能力
信息意識決定了人們捕捉、判斷和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對學生來說,知識的數量非常重要,但是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愿望是更為重要的。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其核心是培養學生在信息活動中獲取信息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他們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并且能夠主動的、積極的獲取信息。通過多種有效的渠道讓學生開拓視野,激發好奇心,去探索有興趣的事物并付出行動,進而實驗、求知,找出問題。在獲取內容之后,從繁雜多變的信息中提取,吸收,轉換成自己的信息,做到可以利用此信息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3.2信息搜集能力的培養
信息搜集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技能。通過開設“網絡信息檢索技術”等課程,使學生了解信息檢索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利用多種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對于職業技術教育方向的學生,更應該強調灰色信息、零次信息、非主流信息的搜集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讓其借助人的視覺,聽覺或直覺對周圍的經濟活動、人物、事物等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獲得的信息。培養學生公共關系能力,建立廣泛的信息關系網。
3.3信息素養教育課程的設置
職業技術教育方向的信息素養課程教學以實踐和實用為主,理論性知識作為輔助便可。充分考慮到專業的傾向性和實際運用的需求性來有針對性地培養職業技術教育類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信息素養教育應該單獨作為一門課程進行學習,并且與常見的計算機課程區別開來,須要和本專業的內容和個人的需求相互結合,這樣才能進一步凸顯這門課程的實用性和存在價值。
培養職業技術教育方向學生有效獲取信息、獨立判斷分析評價、有效準確的判斷利用信息完成任務的能力,提升信息素養,是社會、高校、和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讓職業技術教育方向的學生擁有信息意識,利用好信息素養為走上工作崗位解決實際問題帶來方便,同時也為今后的教育實踐打造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秀華.高職圖書館開展讀者信息素養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圖書館論壇,2012(29):254-255.
[2] 翁菊梅.大學生信息素養[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3] 陳琛.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途徑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