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為研究視角,針對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提出建議。期待為進一步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水平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美術;課堂教學;現代教育技術
一、 前言
傳統美術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的講解作為主體,應用的是粗放式的示范方式,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內心獨自感受與體悟的過程,鑒賞與創新也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表象。基于此,如何推進美術課堂教學的變革已經成為集中關注的問題,這就需要將現代教育技術有效應用到美術教學實踐中,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
二、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資料搜集中的應用
美術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具體性、形象性以及可視化,這是美術教學的端口和依附點,離開這一特點審美意識與審美體悟將會無從談起。基于此,美術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將視覺效果作為核心,搜集可以為教學內容與目標服務的素材,之后對搜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與編輯,使其有的放矢,為課堂教學服務。而在搜集教學資料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效利用數碼相機、智能手機等,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一些資料。而如果教師的現實生活環境無法滿足搜集資料需要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媒體終端去完成這一工作。教師可以利用手中的計算機打開搜索引擎,輸入關鍵字,強大的互聯網就會顯示海量的資源。教師結合教學需要,可以下載一些資源留作備用,之后就可以通過PPT、Flash、PDF、Photoshop等軟件工具去編輯精美的課件。同時,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插入音樂、文字、語音、網絡鏈接以及視頻動畫等等去豐富課件。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下,美術教師搜集的教學素材將會更加豐富,為學生呈現的課件將會更加多彩,這就為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效率、激發初中生學習興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 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互動中的應用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得課堂教學手段更加靈活,形式更加多樣,這樣可以極大程度的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在多元互動這一領域,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得教師呈現的教學內容更加鮮活生動,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進而使得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到有效培養,在多元化的視覺享受中,學生的靈感也可以有效激發出來,進而實現多維度的教學目標。從這一點上來看,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這也是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要求。
以寫生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與目標要求,通過強大的互聯網選擇與學生能力水平相符的寫生內容,如圖片、視頻等等,之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成五彩斑斕的PPT、Flash、PDF、Photoshop課件。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提供可以借鑒的范例,將學生帶入到真實的情境與場景中,進而進行觀察分析與鑒賞,從這一過程中感受和體會知識與方法,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課件針對性的布置練習內容,引導學生大膽發揮想象力,充分應用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創作,最終達到思維與實踐雙重層面的延伸與拓展。如在開展水果寫生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達·芬奇的重復畫蛋這一名人案例作為思維的先導,達到對學生觀察能力的有效訓練,使得基礎較好、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快速地畫出在形態與色澤上都比較相近的水果,并要求他們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同之處。之后,教師可以提供初中學生感興趣的車模、航模等物體,引導觀察之后將這些實物收起來,聯系默寫,進而實現對學生記憶能力的訓練。
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引導、科學化的訓練設計,可以使得學生熱愛美術創作,在課堂中始終對觀察、思考、創作保持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創新思維會在這樣的互動中得到激活與訓練,最終實現三維一體的教育教學目標。
四、 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生創造力培養中的應用
新課程標準提出,在初中美術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將內心深處的創新思維有效轉化為創造成果。從人類認知規律的角度來看,學生嘗試設計創作的基本前提是學習好基礎造型,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只有循序漸進的夯實了學生的理論基礎,才能有針對性的引導創作實踐。同時這一過程需要不斷地積累,最后厚積薄發。而在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中,存在著借鑒范例少、前期準備工作比較繁重的難點,所以美術教學往往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終留下諸多遺憾,無法滿足新課標的基本要求,無法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而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電腦繪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使得繪畫技巧可以更加真切而全面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就使得美術課堂教學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飛躍,幫助學生更準、更快、更好的感受與體會創作技巧。例如,在“夢中家園”的設計過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展示自己在網絡上搜集到的優秀作品,帶給學生視覺沖擊的同時,向學生介紹這些作品的主題、元素以及編輯創作方面具備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在心中勾勒創作主題、構思相關元素,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內容的印象;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網絡上搜集與整理的理想素材逐步放到粘貼板上;此時就可以利用Photoshop這一軟件工具開始“PS”,直到達到自己內心的理想效果;在學生創作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品搜集起來在局域網上進行分享,引導學生鑒賞他人的作品,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總結與引導,然后鼓勵學生在借鑒他人作品優點的同時展開二次操作,通過這一過程可以使得學生的創作興趣得到有效激發,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華與個性的機會和平臺。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美術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提高美術課堂時效性的需要,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的需要。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清晰而深刻地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的價值,進而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有效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孫建鋒.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1):132-133.
[2]李鑫.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多媒體美術教學的實踐與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田國江,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賈家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