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紅
摘 要: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為高中音樂教育教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一方面,音樂教學可以從現代教育技術中獲取充足的教學資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環境。此外,教學模式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也實現了轉型與升級,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響應了新課改的要求。本文擬對高中音樂教學現狀、現代教育技術概況與現代教育技術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應用價值進行闡釋,希望能有益于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應用的認識。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高中音樂教學 應用效果
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取得突飛猛進的成績,對于教育的諸多方面形成了深遠的影響。新課程改革的頒布實行后,對教育教學也提出了嶄新的要求[1]。在教育技術方面的規定也更為明晰。為推動教育改革,改善教學效果,高中音樂教學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更為普遍。筆者將在下文對現代教育技術加以簡要概述,并且闡明其應用價值。
一、高中音樂教學現狀
在高中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中音樂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學狀態并不理想。不僅沿襲著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學生在學習中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忽視了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得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水平難有顯著提高。
二、現代教育技術概覽
現代教育技術是新興產物,計算機的普及,網絡技術的進步與信息技術的推廣推動了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的是視聽教學、程序教學以及個別教學,現代教育技術概念涵蓋以下幾點:
1.現代教育理念是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起點,現代教育技術與現代教育理念相一致。正是由于現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使得信息技術走進了課堂教學,也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引領使得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不斷提升。
2.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構成了現代教育技術,因此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會進一步影響教育成效。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僅涉及技術層面,對于教學資源及教學模式等也有一定的探討[2]。在教學中,深入挖掘互聯網上的資源能夠有力促進教育模式的轉型。
3.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設計五個方面,即教學軟件的開發、設計、應用、評價與管理。教學軟件如PPT、IE book等都為教育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從根源上改變了依賴黑板與粉筆的文字教學方法,使教學走向了數字化。
概括來講,現代教育技術就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把圖片、音頻、視頻等元素納入到教學中來,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引入,已經擺脫了傳統教學中以知識學習為目標的教學理念,更強調學生的參與程度與學習過程。
三、現代教育技術對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與其他學科相比,音樂課既有一般學科的共同性,又有自身的獨特性。作為一門藝術課,音樂課既有對學生理論素養的要求,也對學生的藝術修養水平提出了目標。如果希望為學生創建一個培養審美情趣的外部環境,現代教育技術的地位就必須得到重視。現代教育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極為豐富的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推動音樂教學模式的轉變。
1.提供充足資源,激起學習興趣
傳統的音樂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材、CD光盤及樂器等,教學的模式也一般是由教師播放這些CD,通過學生的聽展開教學,具有一定效果。但是考慮到高中學生學業壓力大這一事實,反復聆聽容易導致學生的疲累和厭煩。現代教育技術的引入,不僅保證了學生能夠聽到美妙的樂曲,而且能夠為學生呈現精彩的畫面,增強學生對于音樂整體意境的感悟效果[3]。除此之外,由于技術所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不僅有專業網站為學生提供更具專業性的資料,而且也能針對學生的自身特征,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例如,人教版高中音樂必修第三單元第六課《音樂與詩歌》這一課,對于音樂的學習就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上詩歌吟唱的視頻資源,既保證了學生學習音樂目的的完成,又加強了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而且能夠營造一種文化氛圍,加強對學生的美感熏陶,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2.升級信息載體,改善學習環境
學好音樂的關鍵是有效地獲取與記錄音樂。傳統的記錄方式是采用文字或者口述來完成的,這樣的方法影響了音樂的有效傳播,前人編纂的很多樂譜難以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造成了音樂發展歷史上的重大損失[4]。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不但能夠將音頻片段加以完整記錄,而且可以對音樂片段等進行采集、加工與保存,學生自己就能利用這些設備檢驗學習效果,師生之間還能據此展開交流。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創作與學習環境的改善,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
3.促進教學模式轉型
長期以來,音樂教學一般是在教師開展,場地的局限性很大。而且在班級授課制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方法經常是灌輸式的。盡管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數量眾多但是師資短缺的狀況,學生學習積極性卻沒有得到有效調動,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在音樂教學中造成的不利影響就是,學生難以形成自己對于音樂的獨立見解,以至于能有效掌握音樂的精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關鍵提法,現代教育技術的的引入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創造了條件[5]。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音樂教學方法有力較大的轉變,更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音樂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而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不僅在課堂上欣賞音樂,更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課堂上創造音樂,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結語: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當下的教學,應當對新課改提出的措施予以積極響應,不斷改革創新,把音樂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有機融合,從而保證音樂教學能夠獲取豐富的資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個性差異,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楊立.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施中的應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5):128-130.
[2] 童華唯.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對高中音樂教育的優化[J].讀與寫(上,下旬),2015(15):362-362.
[3] 趙鳳宇.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15):174-174.
[4] 苑伊彬.音樂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結合在教學中的作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3):22-23.
[5] 張晶.影視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功能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5,(5):41-41.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