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佼
摘要:鋼琴教育對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養成中在緩解學業壓力、增強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從正確認識和實踐操作的角度提出通過鋼琴教育培養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音樂教育? ?堅毅個性? ?鋼琴教育? 養成機制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8-0113-02
一、相關概念與聯系
(一)堅毅個性的含義
堅毅個性(Hardiness)一詞最早出自12世紀的古法語“ hardir”(使堅強)。從存在主義心理學的角度, Kobasa提出了“堅毅性人格”(hardiness, hardy personality)的概念來描述在生活和工作中經歷高度壓力的個體,但由于他們表現出一系列的態度、信念和行為傾向而使自己遠離疾病困擾[1]。“堅毅性”是一種強烈的目標感和自我控制感,不畏艱難在逆境中成長,更強調在逆境中獲得成長,即實現更高水平的適應和健康。具有堅毅個性的人們,在生活和工作學習中,不懼怕回避困難,具有對過去坦然、對現在幸福滿足、對未來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堅毅個性給個人增添了更多能量、勇敢、大膽、堅韌和恒心的色彩。
(二)音樂教育的含義
“音樂”:從音樂人類學的角度來界定音樂是人類本性的證實、是人類精神的體現、是人類文化藝術的結晶。音樂作為一種藝術種類和形式有著它固有的思維方式、邏輯和結構原則,從而形成它所持有的一種“語言”和“文法”,這些都自成為一個體系。“教育”:不僅是“教”,更是“育”,即不僅要教導,更要培育;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教育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最廣泛、最重要的事,也是獲利最豐的投資,是最明智、最有力的防衛,決定著國家的強盛、國家的發展和發展的方向。教育在培養每一個人的素質和能力的同時,也是在為社會造就有用的人才,從而起著重大的社會功能[2]。
音樂教育作為全民教育中的一部分,音樂教育的重點不應當是專業的音樂教育,而應是國民音樂教育。而在國民音樂教育中,重點在于青少年兒童的音樂教育,因為它關系到全民音樂教育的主要部分和未來。
(三)鋼琴教育與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養成的關系
鋼琴教育與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養成之間有著相互促進、相互統一、相互協調的關系。從鋼琴學習進程來看,整個學習過程充滿反復性、枯燥性、藝術性等。鋼琴教育具有嚴謹、細致、刻苦的特點,對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的養成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在整個學習練習的過程中,是對意志的一種嚴峻考驗,也是對剛強、堅毅個性的培養,除此之外,還有助于形成良好行為習慣與性格。由此,在鋼琴教育中可以培養與塑造青少年兒童的堅毅個性,青少年兒童具有堅毅的個性又可以有效地促進對鋼琴的學習,從而有利于鋼琴演奏技巧的提高,藝術素養的提升,青少年兒童個性人格的完善。
二、鋼琴教育對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養成的作用
(一)有助于緩解青少年兒童學業負擔壓力
據有關報道,青少年兒童學生反映作業多、補課多、考試多、睡眠少,許多孩子出現了厭學、逃學、逆反等心理問題。人格因素介于刺激和反應之間, 起中介調和作用。堅毅性人格是應對壓力的有效中介資源[3]。在鋼琴教育中引導青少年兒童練習地過程是把手、腳、腦綜合運用,也在潤物細無聲地增強學習者的意志力,鍛煉協調能力,提高專注力和表現能力,使其在思考能力、問題處理能力上都會普遍高于沒有進行音樂教育的學生,有助于堅毅個性的養成,在較長的時間里持續完成和追求同一個頂層目標。
(二)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創新精神并改善實踐能力
在強調文化課學習成績和提高考試升學率片面導向下,青少年兒童學生透支了對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導致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日益削弱。在鋼琴教育中,以積極向上的鋼琴作品居多,學生會不斷地接觸到經典的音樂作品,可在其中感受到作曲家的性格人生經歷和作品的內涵。在精神感悟上,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也會向這些經典作品中的主人公學習,對自己進行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有益于增加喜歡音樂的程度,更加樂于彈奏練習,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演奏技術上,練習實踐之后能夠注入自己對樂曲新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內在修養,豐富內心感情,踴躍地演奏操作,讓作品散發演奏者獨特的藝術魅力,更是提高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三、鋼琴教育對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的培養策略
通過鋼琴教育不僅要從認知上加強教育,還要通過具體的實踐學習體驗,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達到堅毅個性養成的目的。
(一)在正確認知中塑造青少年兒童的堅毅個性
1.幫助青少年兒童學會接納自己
藝術因其自由靈活的特性展示表現出演奏者的個性,根據眾多青少年兒童鋼琴學習者的特點,他們的理解能力、基礎結構都層次不齊,會出現各種問題,要讓青少年兒童學會正確對待鋼琴練習中的挫折,自信不自負,自謙不自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確定其演奏方式揚長避短,在啟發、激勵中培養青少年兒童堅毅個性,對長期目標保持著熱愛和積極進取的心態去應對鋼琴學習中的困難。
2.幫助青少年兒童學會接納他人
在藝術展演中,不只是由演奏者一人呈現,也需要眾多樂器和演奏者共同配合,所以需要培養其傾聽自己和他人的聲音,相互包容和配合,以實現更高的藝術追求。通過音樂教育對個性的塑造,也會潛移默化地表現在生活中,使其能欣賞他人之長, 寬容他人之短,樂善好施,虛懷若谷,這樣可以建立青少年兒童健康心理狀態,贏得友誼,更能達到高層次的藝術及精神境界。
(二)在音樂實踐中塑造青少年兒童的堅毅個性
鋼琴教育不只包含有理論性的藝術內容,而且在綜合素質和演奏實踐上也有較高要求。青少年兒童在練習過程中,隨著難度增加,很容易出現挫敗的心理問題,導致壓力大、困難多、疑惑重,降低鋼琴演奏水平,失去自信和興趣,產生不良情緒,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實踐練習中塑造學生堅毅個性就尤為關鍵。
1.確定目標,強化自我教育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對人格個性具有不可忽視的定向控制與調節作用。根據青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以及自身情況,在鋼琴學習之前就需要了解青少年兒童學生的性格特點,以確保準確地分析出他們的學習目的和接受能力,并找出支撐他們堅持的動力緣由,確定適合每個人的教學方式方法。同時,引導青少年完善自我意識,使他們懂得人格的形成以自我認識為基礎,以自我設計為前提,以自我奮斗為途徑,以自我控制為條件,以自我實現為目的[4]。以建立青少年兒童學生在音樂實踐中主動探索與練習的積極心理,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不輕易動搖放棄或退縮消沉,不斷發現新的自我,自覺養成堅毅的個性。
2.科學引導,形成良好習慣
青少年兒童心智發育還不成熟,有很多開發潛力。鋼琴教育的意義不僅是讓他們學會鋼琴演奏的技巧能力和了解音樂的基礎知識內容,也要注重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的培養,鋼琴教育中的育人,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和最終目的。在鋼琴教育中要注重學習者興趣的引導發現,而興趣的增加是通過不斷與外部世界的互動產生的;要通過鋼琴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轉變,就是不斷地刻意地引導練習,讓孩子們有一個定義清晰的目標方向、全神貫注不懈努力,在學習過程中持續反思和完善,而逐漸形成良好習慣。具有堅毅個性的青少年兒童能夠緩沖各種壓力對他們心理影響,能提高對生活和學習的激情和毅力,能提高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對良好習慣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通過鋼琴教育養成的堅毅個性,學到的重要經驗也會運用到其他領域。
參考文獻:
[1]鄒智敏,王登鋒.應激的緩沖器:人格的堅韌性[J].心理科學進展,2007,(02):241-246.
[2]黎少游,李成錦,向敏.堅韌性人格研究進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7,(04):34-38.
[3]廖乃雄.論音樂教育[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0.
[4]婁文婧.堅韌性人格在青少年成長中的作用及培養策略[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107.
[5]陳建文,王滔,郭楠.壓力應對人格的結構與測量[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 (05):45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