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合唱指揮教學作為高職高專院校音樂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同時也是各種大型藝術表演中的常見音樂表現形式,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新時期如何創新合唱指揮教學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 ?高職高專院校? ?合唱指揮教學? ?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0-0099-02
合唱作為一種團隊藝術,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而且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但是,由于受限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院校重視并采取措施對問題進行改革,進一步提升合唱指揮教學水平,以期可以更好的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音樂人才。
一、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豐富音樂教學形式
伴隨著高校音樂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高校音樂教育方式已經顯得過于單調,而以合唱為代表的合作教學的開展,則在一定程上有利于促進高校音樂教育內容以及內涵的豐富,從而不斷增強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應該說,合唱已經憑借其諸多優點而在音樂表演市場中占據一席之聲,并且發展出多種合唱比賽類型,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指揮作為合唱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合唱指揮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指揮技巧,進而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合唱表演效果。
(二)有利于強化學生藝術表現
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合唱表演活動中,指揮發揮著十分關鍵的支撐作用,加強合唱指揮教學有助于學生音樂素質尤其是藝術表現力的提升,進而更好地幫助音樂表演得以整齊劃一。在豐富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中,借助學生較高水平的合唱指揮技能,不僅可以規范和優化演唱人員的音樂表現形式,而且還可以增強其音樂藝術表現力,最終促進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質的發展。
(三)有利于促進社會精神進步
伴隨著人們藝術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要求音樂作品必須具備更好的賞析功能,將合唱指揮教學引入到高校音樂課程教學體系中,可以促進學生音樂技能水平的發展。在高水平合唱指揮下,可以使音樂作品表現形式得以更加規范化和藝術化,使音樂作品在演出成功的基礎之上更具感染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藝術賞析要求。
二、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應堅持的原則
(一)流暢易懂原則
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合唱指揮教學時,必須始終堅持流暢易懂這一基本原則。對于受眾而言,只有流暢的合唱指揮才可以享受到更加高質量的視覺效果。對于合唱團隊而言,只有團隊成員真正認識到合唱指揮者的真實意圖,才可以更好的進行演唱,這就要求合唱指揮教學應簡單易懂。
(二)果斷性原則
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合唱指揮教學時,教師必須始終堅持果斷性原則。合唱指揮者必須具有良好的果斷性,才可以使合唱表演體現出干凈利落的整體效果,還可以增強團隊演唱氣勢,進而使合唱獲得更好的表演效果。
(三)跳連結合原則
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合唱指揮教學時,由于節奏并非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堅持跳連結合的教學原則,從而使合唱表演體現出良好的節奏感。例如,當合唱指揮動作悠揚時合唱歌聲呈現出平靜的節奏,這就是連的體現;當合唱指揮動作較大時聲調變化轉大,這就是跳的體現。
三、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策略
(一)提高合唱指揮教學認識
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所開設的音樂專業均以鋼琴、聲樂為主,雖然專業課程中均涉及到合唱指揮教學課程,但受限于各種主客觀因素并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這就使得大多數音樂專業學生對該課程缺乏主動學習意識。與此同時,由于許多學生重技能輕理論,難以正確認識和重視合唱指揮教學課程,從而影響到合唱指揮教學效果。對此,高職高專院校應不斷提高對合唱指揮教學的重視力度,從資金、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以及教學設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從而為合唱指揮教學提供更好的條件,以便不斷提升學生合唱指揮能力。
(二)轉變合唱指揮教學理念
教育理念作為教育改革的先導,要使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得到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轉變合唱指揮教學理念。首先,應明確教學目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確定合唱指揮教學目標:一是能力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合唱指揮教學實踐學習合唱指揮知識和掌握合唱指揮技能,從而初步具備良好的表演能力,進而得以參加各種合唱表演實踐活動。二是行為目標。要求學生通過合唱指揮教學實踐得以初步具備作品賞析、曲目編寫、曲目創作等可觀察、可測量的音樂創作行為。三是素質目標。音樂教師在合唱指揮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包括創新思維、集體意識以及審美觀點在內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其次,應明確學生主體地位。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必須轉變傳統的以師為主的教學理念,正確認識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積極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
(三)豐富合唱指揮教學內容
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具有鮮明的專業性、技能性和綜合性特征,其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到諸如合唱表演、多聲部練耳、合唱作品賞析、聲樂演唱等不同課程,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院校音樂教師必須重視開展合唱指揮教學內容改革,不斷豐富和拓展合唱指揮教學內容,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針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科特點,教學任務主要在前面五個學期完成,第六個學期主要為實習階段,可以將教學內容合理劃分到五個學期開展教學:第一學期主要開展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合唱指揮知識和技能;第二學期主要組織學生深入練習指揮技法,逐步加強音樂作品鑒賞,并且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觀摩機會;第三學期教師應逐步增加指揮技法的練習機會,并且逐步開始與音樂作品結合起來開展指揮排練;第四學期逐步加強合唱指揮實踐指揮力度,開始和合唱團進行指揮排練,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排練,并及時進行經驗總結;第五學期這學期仍然以實踐演出為主,合理利用各種校內外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演出,進而不斷提升自身音樂水平。
(四)構建合唱指揮師資團隊
高職高專院校要想真正提升合唱指揮教學水平的話,就必須重視音樂師資隊伍建設,以便更好地開展高水平的合唱指揮教學活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高職高專院校音樂教師業務能力,首先,積極吸引各種優秀音樂人才加入到高職高專院校音樂教師隊伍中來,加強對應聘教師綜合技能和教學能力的全面考察,從而篩選出具有較高音樂教學水平的優秀人才,以便更好的開展合唱指揮教學活動。其次,高職高專院校必須重視對在職音樂教師的業務培訓,一方面應組織在職音樂教師外出學習與觀摩、參加各種業務培訓,另一方面應邀請知名專家到校開展專業講座,進而使高職高專在職音樂教師掌握各種合唱指揮教學技巧。最后,高校音樂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我學習,努力學習各種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而運用各種先進教育技術開展合唱指揮教學。另外,如果僅僅憑課堂的講解和訓練,是難以真正提升學生合唱指揮能力。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合唱指揮實踐活動,從而在合唱指揮表演實踐中不斷激發他們對合唱指揮的興趣,并且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
綜上所述,新時期高職高專院校合唱指揮教學必須堅持暢易懂、果斷性、跳連結合的原則,并且應提高合唱指揮教學認識、轉變合唱指揮教學理念、豐富合唱指揮教學內容、構建合唱指揮師資團隊等措施來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浩.創新視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揮教學改革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8,(08):229.
[2]王典.高職高專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合唱指揮教學述略[J].北方音樂,2018,(05):174-175.
[3]李瑞嬌.淺談高校合唱指揮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發展[J].北方音樂,2018,(07):112-113.
[4]張嫚.新時期高職高專合唱指揮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黃河之聲,2018,(07):88-89.
[5]胡雪君.新時期合唱指揮教學改革分析[J].藝術評鑒,2018,(0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