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林
張靈甫在網上很火爆,網友都說張靈甫的照片很帥。
他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的學生,后投筆從戎。黃埔四期,最后為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國民黨中將軍銜,國民黨軍中名將,“國軍忠烈”。
他雖是師長,其實整編師實為軍,可謂軍長,七十四師系當時國民黨軍隊“五大主力之一”,張驍勇善戰,1947年死于孟良崮戰役,時年44歲。
他留下了很多照片,但未見其標準照。
那些肖像照,而今看來也非同一般,無論用光、角度,還是扮相,都是一流,讓人不禁猜想當年給他拍照的攝影師、攝影屋、暗房洗印、裁剪等都非同一般。今天看來也是精美至極,帥氣了得。
那個年代能照這么多精美的肖像照的,非一般人。那個年代照肖像照為奢侈品,張的時代炮火連天,他有機會照這么多“高大上”的肖像照,當屬“國軍貴族”。
他有過四次婚姻,親手槍斃過一個妻子,當時全國嘩然,聞名天下。他曾多次征婚,其鄉黨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等國民黨高官替他張羅,曾與孔二小姐相親,照這么多肖像照,并不為怪。
當時中共的將領是沒有肖像照的,一方面是當時很困難,居無定所,轉戰東西南北,就是進不了城,何談肖像照?另一方面,國民黨軍隊對中共的將領皆有明碼標價,并全國通緝“匪首”毛澤東,標價一億元。所以,現在想找一張中共將領當年的戎裝肖像照,很難很難。
對比一張中共將領的照片,是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的照片,拍攝時間應是1947年12月,他正在會議上作南下大別山四個月的戰斗總結。此時,他是晉冀魯豫野戰軍,即劉鄧大軍的司令員,當時沒有軍銜。
他穿的棉衣,是他自己裁剪、自己縫的。
當時劉鄧大軍12萬人沒冬衣穿,又沒有后方,孤軍南下大別山,怎么辦?劉說,那就我們自己做。
指戰員說,沒有布和棉花,怎么辦?劉說,那就去打幾個鎮子,于是就打了,于是就有了布和棉花。
戰士們說,布和棉花穿不上啊?該怎么辦?劉說,那就我們自己做!
戰士們說,白布做衣服,像戴孝。劉說,那就染,用草木灰,灶坑里抓一把就行。于是,布就染好了。
戰士們說,染好了布也不能穿啊。劉說,那就自己做!
戰士們說,會打仗,但不會做棉衣,從來沒做過。劉順手拿了一個粗瓷大碗往布上一扣,照碗口畫了一個圈,然后把布剪除,說,這就是領口。并命令道:全軍每個人,自己做自己的,做了自己穿,不做沒得穿。
于是,全軍就有冬衣穿了。
照片中,劉穿的那件棉衣就是劉本人自己縫制的,戰士要給他縫,劉說,自己縫自己穿,你縫的不如我。
那頂帽子也是他自己做的,沒有帽檐,于是就搭了一個邊,當帽檐。
還有一張老照片,是當年淮海戰役中被俘的國民黨將領黃維。
黃維換裝了,他在決定逃亡之前穿的是另一套軍裝,中將軍銜,逃跑時換成了士兵軍裝。
當年國民黨將領在戰敗逃亡時幾乎全都換了士兵的軍裝,甚至提前就叫人準備好了。極個別沒換的,也是實在沒有時間了。
有一點遺憾,照片上看不出來,黃維的左兜里有一包美國的“駱駝牌”香煙,右兜里有一包美國的牛肉干。他拿“駱駝牌”煙抽,還吃牛肉干。解放軍戰士就是憑這一點把他扣住的,還有他右手上的那塊金表。
其實,戰士的眼光是很敏銳的,他們很注意觀察他們的上司:那個當官的是什么樣的人?靠譜不靠譜?“壞人”還是“好人”?跟他混有前途嗎?那時是戰時,這是要命的事。
看到這些老照片,如果你是一個戰士,或是一個學生,或是一個農民,如果你參軍當兵了,你會怎么想呢?上面幾個人,你跟誰?誰靠譜呢?
(摘自《解放軍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