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是黨中央對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組織力的提升不僅是基層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關鍵所在。
為進一步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上海市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黨工委依托大數據技術優勢,突破傳統技術手段對信息共享和價值提升的局限,著力打造打造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大數據平臺”,通過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動信息技術和城區發展全面深入融合,全面提升了黨組織的總覽全局、協調各方,引領社區治理和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能力,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實現智慧升級。
一、信息化助力黨組織更好地總覽全局,把握時勢。社區發展進程中衍生和蘊藏著海量數據,在傳統時代,由于受技術和信息來源的限制,基層黨組織只能通過抽樣的方法觀察決策對象,因而難以把握數據之間的整體聯系。瑞金二路社區治理數據庫圍繞“生活工作在社區的人、反映社區治理的事、保障社區安全有序運轉的物”三大數據元素,以整合街道各辦公室、下沉力量數據為基礎,以區人口信息庫、網格管理平臺等區業務平臺為依托,以手機應用、小區視頻監控、GIS動態地圖等采集的動態數據為補充,以“IDEA”為設計思路,設置了查詢、會診、應急、分析四大功能。“黃浦瑞金”APP以采集活動、民情、履職等外部動態數據為核心,拓展數據采集渠道,支撐在線社區服務,設置“數字全崗通、在線辦理和自治共治等活動”基礎應用,并配語音錄入。兩者相互支撐,增強了數據采集完整性和實效性,幫助街道黨工委作出全面、科學、準確的形勢評估,更加全面系統地審時度勢、總覽全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在推進社區改革發展中當表率、做貢獻,有力地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
二、信息化助力黨組織更好地協調各方,整合資源。條塊分割、各自為政是我國城市社區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瑞金二路街道依托信息化實現資源共享,搭建協同治理的交流平臺,從理念層面形成協同治理的共同價值,從制度層面明確協作各方的主體責任,從行動層面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協作與相互配合,不僅將街道內各工作條線的力量充分整合,更是進一步發揮了駐區單位、轄區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的主體作用,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提高社區共治水平。例如,為了更好協調各方力量,瑞金二路社區治理數據庫有針對性的拓展了線上會診功能。針對社區綜合性問題,由主辦部門線上發起“會診”,通過協辦部門數據共享,參與“綜合施策”,讓協商更便捷,過程更清晰,提升了疑難問題的處置效率,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以“樂安坊”自治項目為例,為解決南昌路雁蕩暴露垃圾網格案件發生率較高的問題,社區管理辦發起線上會診,召集黨建辦、社區自治辦、雁蕩社區、綠化市容所五方共同會商,通過對數據庫分析發現沿街店面的裝修是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且居民對暴露垃圾進行自治的愿望非常強烈。根據這一情況,在黨建辦和自治辦指導下,成立了“樂安坊”居民自治組織,并在行政力量支撐下,共同做好暴露垃圾的管理工作。
三、信息化助力黨組織更好地研判需求,精細治理。信息化時代只有掌握足夠數據,才能及時精準地了解民情民意,了解群眾需求發展趨勢,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瑞金二路街道社區治理數據平臺通過對各類社區數據重新予以梳理、關聯和管理,并以標簽化方式實現數據的精準定位,清晰生活和工作在社區人群的行為特征,基本建立了社區日常管理薄弱環節與重點領域的有效發現機制,有助于在黨建引領下,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的精準化與個性化,實現以繡花一樣的精細品質推進社區服務工作。目前,數據庫數據已累計生成人口標簽59個、事件標簽30個、部件標簽5個,總計94個數據標簽,其中黨建標簽14個,重點涵蓋黨員、黨組織基本信息,區域化黨建聯建單位,黨組織活動等黨建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能將黨員、黨組織同黨建活動記錄、心愿認領、雙向認領信息相關聯,又可以將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服務同居民需求相關聯,便于對黨員、黨組織的活動進行全方位的記錄,逐步細化黨建工作同社區服務的精準對接。
四、信息化助力黨組織更好地履行責任、從嚴治黨。伴隨著社會結構深刻變化和社會流動性加劇,黨員隊伍結構日趨復雜,黨員分散性、流動性和自主性日益加劇,成為基層黨建面臨的重要難題。瑞金二路街道開發的“黃浦瑞金”手機APP具有數據實時采集、自動采集、強化溝通的功能優勢,同時,將移動數據同數據庫對接,也提升了數據庫的完整性、及時性和高效性,幫助黨工委及時發現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促進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貫徹落實。目前,APP已經形成了“政務廳、黨建黨群、養老服務、自治活動、文明曝光臺和便民服務”六大功能板塊,開發了“掃一掃”數據采集應用,可以及時了解黨員、居民活動和社區情況,積極拓展信息傳遞、意見征集的渠道,動員黨員和居民群眾廣泛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通過“掃一掃”功能,將黨員、黨組織參與的相關活動,對接數據庫進行全程記錄,清晰黨員和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參與力度,形成有說服力的考核依據,大幅提升了黨組織和黨員評價管理的科學性。
作者簡介:劉小珍(1978.12-)女,漢族,籍貫:山東臨沂,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黨史與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