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 宋淑嫻 王萌 李明洋 彭胥瑤
摘 要:當代社會共享經濟盛行,校園中共享現象也越來越多,大學生使用共享單車成為生活日常,共享單車給大學生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然而便利的背后又隱藏著許多問題。本想研究主要通過大學生共享單車使用情況研究分析探討怎樣合理分配資源,避免浪費以及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觀念以及消費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共享單車;使用現狀
伴隨著“互聯網+”、移動終端及云計算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協同共享的共享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呈指數級増長,共享經濟模式己逐漸滲入到公共物品、準公共物品以及公共服務的提供領域近年來,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發展中的“得力干將”功不可沒。
共享單車是中國特色的新型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是市場為了回應社會發展需求而提供的回應性公共服務。共享單車的出現既滿足了大量短途出行的需求,又有助于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城市痛點,也更迎合了國家倡導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作為共享經濟模式下的新生產物在得到用戶認可的同時,也折射出政府、企業及用戶在規范管理、完善監督、信用體系及用戶誠信度等方面的問題。共享單車發展至今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我們的科創針對共享單車運行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研究,以揚州市大學生的實證調查為例,為共享單車的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一、項目執行背景
共享單車給大學生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不論是對于學習生活還是課余活動都有很大方便;然而便利的背后又隱藏著許多問題,例如共享單車使用不當損壞嚴重,無法及時修理;亂停亂放;押金過高;高峰期單車數量短缺等。除了社會背景,我們學校的地理位置也為我們的科創進行提供了有力幫助:揚州大學處于江蘇省中心地帶,經濟發達,民生建設較完善,交通方便,為本項目的研究提供了較為方便的實踐平臺。各個校區之間雖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揚州交通便利,對于我們后期的問卷調查部分沒有太大難度。不過我們的科創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需要我們去克服,本項目要對大學生共享單車使用現狀進行研究并總結經驗,但國內對此研究較少,需要進一步進行數據分析,同時還缺少成熟的實踐模,鑒于對大學生共享單車使用現狀研究的不完整,缺乏直接的實踐經驗可以參考借鑒,需要進一步確定科學調研的視角和方法。
二、調研階段分類
我們主要把本次調研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查閱相關數據,為調查研究提供學理支撐。共享經濟是近些年來的新興產業,而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的核心產業,更是一個非常嶄新的領域。雖然在網絡上可以找到關于共享單車的相關資料和一定的數據。網絡和各類科研資料也有很多關于共享單車這一新型的產業的資料。但是這些資料都比較相似,而且都浮于表面,沒有深入共享單車的實質與深層問題。我們小組在這個階段對現有相關文獻、已有研究成果等參考資料進行深入的搜集和研究分析,不斷豐富我們組員自身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調研經驗,提高分析和調研能力,為我們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和后期論文的可信度和真實性做出保障。
第二階段:設計調研問卷,選擇調研樣本,為調查研究提供方法支撐。在這一環節中,需要我們組員對于現有的資料和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在一定的資料和現有數據的支撐下,選擇合適的調查樣本,設計合理的調查問卷。這一過程中,由于受到一定地理位置的限制,因此選擇就近的學校,即本校——揚州大學為樣本進行研究分析。在設計調查問卷的過程中,由于本組成員自身的知識儲備不足,同時本組成員的研究經驗不足,所以在設計調查問卷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的問題。設計調查問卷問題的過程中,問題設計不夠全面合理,問卷的用詞不夠精準,造句不夠通順。但是我們都能夠及時發現這些問題,經過組員們的多次討論,不斷地修改調查問卷中的遣詞造句。并且在整個調查問卷的設計過程中,也能夠不斷地查閱資料數據,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力求思考問題的全面性。最重要的是,本組成員參考了許多以往的調查問卷的形式,使得調查問卷的題目設置更加合理,語言更加簡練,更具專業性。
第三階段:深入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大學各校區,進行實地調研,為調查研究提供實踐支撐。這個過程是本課題整個研究過程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問卷調研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首先是天氣原因,我們小組調研時間處于暑期,七八月的揚州非常炎熱,本組成員為了發放調查問卷,頂著夏日的驕陽奔走在各個校區之間,這是組員們生理上的困難。
其次是地理原因:揚州大學校區眾多,且比較分散,各校區之間的距離有近有遠,需要花費多天時間進行調研。
最后是心理的打擊:我們調研問卷參與人數的29.33%是男生,70.67%的人是女生。在各個校區的問卷發放過程中,由于我們小組成員都是女生,有些不知道如何與男生溝通交。且我們小組成員發放問卷的經驗不足,語言措辭也很生疏,不會表達,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同學拒絕了我們的請求。也有很多同學因為自己事務的繁忙,沒有停下來傾聽我們的請求。但是我們都一一克服,為形成最終的調研結果不斷努力。
第四階段:進行數據整理、統計分析和項目組討論,為調查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我們的問卷主要由單選題與多選題組成。
單選題部分:對于使用共享單車的頻率這一問題12%的人幾乎每天使,33.33%的人一周使用1~2次,46.67%的人一個月使用1~2次,還有8%的人從不使用。
對于各種單車46.67%的人最喜歡使用ofo,20%的人選擇摩拜單車,25.33%的人選擇使用小藍單車,2.67%的人選擇其他,5.33%的人都不喜歡。
租賃到損壞的單車的人有56%選擇報修,而44%的人選擇不報修。
多選題部分:首先是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共享單車:30.67%的人是在校內上課時使用,65.33%的人是作為市區內短途行程使用,60%的人用作交通工具的補充,24%的人用來休閑娛樂或者是因為好奇。
對于選擇共享單車的理由:92%的人是因為快捷方便,52%的人是因為便宜,9.33%的人是因為安全,33.33%的人是出于環保,10.67%的人則是因為沒有其他選擇。
不使用共享單車的理由:46.67%的人是因為不需要,36%的人是由于注冊認證過程繁瑣,48%的人是因為押金太貴,20%的人是因為單次使用價格太高。
在使用共享單車后34.67%的人會將它們停在路邊,36%的人停在宿舍樓下,20%的人停在教學樓旁,17.33%的人停在自己方便的地方,64%的人停在共享單車指定停靠點。
針對共享單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81.33%的人認為損壞回收不及時是主要問題,74.67%的人認為亂停亂放是主要問題,40%的人認為是APP存在漏洞,28%的人認為高峰期可使用單車的數量太少,25.33%的人認為車鎖密碼存在安全隱患。44%的人認為共享單車違規使用現象主要是違反交通規則,45.33%的人認為是隨便使用他人已經解鎖的車,53.33%的人認為是惡意破壞共享單車,58.67%的人認為是亂停亂放擾亂他人行動,25.33%的人認為是在共享單車二維碼上貼上自己的二維碼,44%的人認為是用自己的鎖把共享單車鎖起來據為己有。
對于可通過什么手段減少共享單車使用違規現象的問題,28%的人認為可采取禁止再次使用的手段,90.67%的人認為可以記錄在個人信用體系中,33.33%的人認為企業可以收取罰款,14.67%的人認為可以通過治安拘留的手段來減少違規使用的現象。
第五階段:撰寫、修改和完善調研報告和學術論文,為調查研究提供研究成果。通過對大學生對共享單車使用現狀的探究,我們整理出了目前大學生共享單車的使用情況,找出共享單車給大學生校園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之處,同時又將面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大學生對于共享單車盛行現狀的看法,共享單車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同時我們還積極尋求老師的指導,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地完成論文撰寫工作。
三、總結與反思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小組認為共享單車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產物,無疑是符合我國現代發展理念和發展趨勢的,低碳生活,綠色出行應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在美好的旋律。作為共享單車的受益者,大學生無疑是共享單車的主要使用者。共享單車逐步取代公交等交通方式,成為大學生最日常的代步工具。其中押金、停放地點等因素是影響學生使用共享單車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共享單車的售后維修也是許多大學生關注的焦點。
共享單車想要長久發展下去,必須對其管理與維修進行大力整治。政府應當擔負起部分責任,完善交通管理,對企業進行嚴格監控,規劃好共享單車的擺放區域,防止共享單車的胡亂拜訪影響到城市的整體面貌。
企業應當承擔起共享單車發放與維修的責任,避免出現共享單車損壞后無人維修的情況,浪費資源。針對調研反應的共享單車押金太貴,單次使用價格過高,app存在漏洞可能有泄露隱私風險等問題,企業應及時解決,提出對策,讓共享單車的使用更便民。尤其是最近出現的OFO的退押金事件,很多用戶并沒有退還到應得的押金,不難發現其實現在的共享單車相關企業并沒有相關的經驗,而且這些企業目前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應對這些突發事件。
對于學校來說,學校也應積極做共享單車的管理者,對于貢獻單車在學校亂停亂放、影響公共秩序等情況,學校也應積極采取措施,對校園共享單車的使用作出一定規定,而不是放任自流。
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因此在對待共享單車的過程中應該展現出大學生群體的高素質。首先在使用共享單車時應該好好愛護,不能因為是共享物品就粗暴對待,破壞共享單車;其次在停車時也應該遵守規則,要按秩序停放。按秩序停放既可以讓大家看上去心情舒暢,也可以減少校園里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共享單車的作用。
因此,未來共享經濟并不是沒有出路的,共享經濟若想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首先回歸其本質“共享”,也就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真正了解客戶需求,有的放矢,才能從根本上拯救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撐就是政府的有效監管,共享經濟的發展一定需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才能夠長足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汪雪,李秋婧.大學生校園內使用共享單車現狀及規范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8,(5).
[2]宋曉宇,王雯、荊琪、王建姝.“共享單車”使用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濟南市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0).
[3]戎明杰、劉華林、陳凱帆、劉家城、李曉杰、劉金蕓.關于大學校園 ofo 共享單車的思考————基于廣東工業大學的實例調研分析[J].探索帶,2018年,(601).
[4]李旭.大學生使用共享單車現狀及影響因素————基于對江蘇地方高校的實證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8(13).
[5]蘇靖淇.現代信用體系制度下共享單車治理問題探究[J].中國商論,2018,35(19).
[6]甘玉榮、郭麗、黃亞琳、康娟.關于共享單車城市管理調查報告——以貴陽市觀山湖區為例[J].起業科技與發展,2018(442).
[7]周笑同.淺析共享經濟困境及未來發展對策[J].經濟策論.
[8]牛犖菲.關于共享經濟的一般經濟分析[J].經貿實踐.
[9]陶陽.共享經濟模式下的價值共創研究[J].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