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露 黎桉君
摘 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開展高校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工作,創新廉潔教育模式,是培養德才兼備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保證,也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舉措。本文從人才培養、高校文化、社會風氣的角度闡述了開展高校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的重要意義,為探究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創新模式奠定理論基礎,對推動高校立德樹人工作、推進全民廉潔教育具有深刻影響。
關鍵詞: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意義
黨的十九大全方位展示了未來五年中國共產黨人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決心、信心、路徑和方法,報告中指出“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1]。國家對于繼續推進反腐倡廉的決心和毅力無比強烈,人民對于“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充滿期待,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勢在必行。
高校作為廉潔文化教育的主陣地,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為我國尖端創新科技隊伍、黨和國家干部隊伍輸送了大量人才[2]。研究生干部是研究生群體的優秀代表,在學校師生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連接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新時代反腐倡廉的背景下加強高校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探索出具有創新性的培育模式,培養品質高尚、作風優良的研究生干部,引領廣大學生養成廉潔自律的品行,對于推動立德樹人工作開展、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具有重大意義。
一、廉潔教育的時代內涵
廉潔教育,既是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含義可以理解為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將與廉潔文化相關的政策理論、歷史材料、行為準則等內容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受教育者,使其形成廉潔健康的觀念,自覺抵制一些腐朽思想的侵蝕,規范自身的行為習慣,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都能真正做到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并提高其對廉潔問題的認知能力和踐行能力,營造廉潔奉公、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同時也為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合格的優秀接班人[3]。
二、培養新時代“德才兼備”高端人才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提出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三個問題,發人深省。“德才兼備”準確地回答了“培養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高校人才培養,首先應使學生具備高尚的品德,其次才是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廉潔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是科研人才或黨政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廉潔教育作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培養研究生廉潔、誠信、公正的優良品質。 加強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有利于幫助研究生干部樹立正確的廉潔觀,形成正確的廉潔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并在廣大研究生群體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4]。隨著我國進入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黨和國家對于干部隊伍的學歷層次、知識結構等必然更加重視, 研究生干部已經成為黨政干部隊伍的重要來源。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廉潔政治,必須更加重視從源頭上抓好干部隊伍后備人才的廉潔教育,必須把研究生干部培養成為廉潔意識強、信得過、靠得住的合格接班人,成為黨和國家高素質干部的可靠來源。
三、營造風清氣正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途徑。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是高校的四大基本功能。廉潔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充滿了忠孝廉潔的名人典故。《周禮》著:“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日廉善,二日廉能,三日廉敬,四日廉正,五日廉法,六日廉辨。”其意思為:考察官吏的治績雖然包括了善、能、敬、正、法、辨等六個方面,但這六個方面又都是以“廉”為本的,可見廉潔意識在古人品質中的重要性[5]。加強研究生干部的廉潔文化教育,就是要傳承優良廉潔文化,傳播廉潔文化理念,營造廉潔文化氛圍,引領廉潔文化潮流。加強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不僅是讓他們了解廉潔文化,遠離貪腐等不正之風, 樹立一種廉潔理念,并且他們的廉潔行為也將反過來促進高校教師廉潔從政從教,營造一種崇尚廉潔、公平正義、誠信守法、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推動高校各項事業的有序發展。
四、推動社會廉潔文化建設的必要環節。
社會廉潔文化建設目的在全社會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使清風正氣得到弘揚,從而營造良好的道德基礎和社會氛圍去影響和感化大眾,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6]。
研究生干部是青年一代的佼佼者,是一個朝氣蓬勃、思想活躍、具有創新精神的群體,是社會發展中最具潛力與活力的新生力量, 經過一段時間的錘煉,必然成為引領社會發展、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 加強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 有利于從源頭上筑牢研究生干部廉潔從政、廉潔從業、廉潔為人的思想基礎,確保研究生干部成長為健康的社會中堅力量,有利于教育引導研究生干部做社會廉潔風尚的引領者,廉潔價值理念的傳播者,推動全社會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社會風氣。
開展高校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無論是對研究生干部自身發展,還是對高校教育事業以及社會風氣建設都具有深遠的意義。自教育部推行《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的政策以來,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廉潔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目前對各大院校開展廉潔文化教育情況調查結果發現,高校對于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開展普遍形式簡單、程度淺,效果不明顯,難以滿足新時代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其中專門針對研究生干部的廉潔教育更是鳳毛麟角,導致研究生干部對廉潔意識和廉潔行為的認識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開展研究生干部廉潔教育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社會任務,需要不斷創新教育模式,適應時代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嫦萍,楊晶,戎思淼,崔靖園,龐祎曄.新時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育人機制的探索——以華東理工大學為例[J].化工高等教育,2019,36(01):103-108.
[2]胡德寧. 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意義[J].科教導刊,2015(4):56-57.
[3]周保壘,季燕萍.高校研究生黨員廉潔教育創新路徑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08):43-45.
[4]歸毅,張湘江,張楊.高校研究生干部隊伍建設探究[J].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報,2017,11(01):33-35.
[5] 彭淼.高校研究生廉潔文化教育體系的構建[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5):21-23.
[6]鄒輝,王琳.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意義及研究現狀[J].黑河學院學報,2014,5(0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