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誠,陳益明
(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49)
《“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出臺,我國綠色建筑數量迅速涌現,截至2016年底,國內獲得綠色建筑設計/運營標識的項目為4515個,全國運營標識占比僅為5.9%。
按照綠色建筑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建造,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已順利通過了美國LEED金級認證[2]、國家綠色建筑設計標識(GBL)二星級認證,國家綠色建筑運營評價標識(GBL)二星級認證[3],項目設計對亞熱帶地區的超高層建筑綠色實踐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指導性。
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項目從投入運營使用距今已接近兩年,通過運用一系列綠建技術,在實際運營管理當中,大樓獲得了卓越成效。項目從設計、施工到運營,共斬獲包括廣東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鄉杯、廣東省建設工程金匠獎、廣東省建設工程優質獎和建筑工程市優一等獎等在內的多個省市級獎項。本文根據項目運營階段的情況,對其綠色建筑相關的檢測指標進行了現場實測,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項目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的CBD區域,位于深南大道與金田路交匯處的東北角,地理位置優越。項目建筑面積約10.32萬m2,建筑高度為180 m,由主樓和副樓組成,主要功能是辦公用途(圖1、圖2)。
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于2013年1月獲得中國綠色建筑設計標識二星級,2016年6月獲得LEED金級正式認證,圖3為項目所獲得的國家綠色建筑二星設計標識、LEED金級認證證書。

圖1 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實景

圖2 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建筑效果
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結合本工程的評審得分要求,從現場物理環境檢測、建筑設備檢測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等方面進行檢測,具體檢測內容明細如表1所示。

表1 檢測內容明細

圖3 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大廈國家二星級設計標識證書和LEED金級證書
根據建筑平面和周圍道路特點,結合環評報告測點布置要求,本項目最終選定8個測點進行環境噪聲測試。測試的結果和測點示意圖見表2、圖4。
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4]以及《關于調整深圳市環境噪聲標準適用區劃分的通知》(深府[2008]99號),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其中東側和北側方向(測點6~8)屬于聲環境2類功能區,要求晝間噪聲≤50dB,夜間噪聲≤60 dB;南側和西側方向(測點1~5)屬于聲環境4a類功能區,要求晝間噪聲≤70dB,夜間噪聲≤55dB。
從檢測結果可知,所有測點均滿足其所屬聲環境功能區的限值要求。
由于場地風速國內無具體檢測標準,本次檢測參照《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標準》(JGJ/T 132-2009)附錄F中室外風速的檢測方法進行。本項目實測16個測點,檢測的結果和測點示意圖如表3、圖5所示。

表2 環境噪聲檢測結果

表3 場地風速檢測結果

圖4 環境噪聲測點示意
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第4.2.6條要求,冬季場地風速應≤2 m/s,實測風速滿足該要求。

圖5 場地風速測點示意
室內熱濕環境包括溫度、相對濕度、風速、新風量和CO2濃度。
5.3.1 室內溫濕度、風速
本項目分3次共測試了21個房間(區域),檢測的結果見表4。

表4 室內溫濕度、風速檢測結果
續表4

序號房間名稱檢測項目設計值/℃標準或設計要求檢測結果/℃相對濕度/%40~6553.5室內風速/(m/s)0.15~0.30.2120副樓8F桔沙望月餐廳 溫度/℃ 26夏季不得高于設計溫度2 ℃,且不應低于1 ℃25.0相對濕度/%40~6558.3室內風速/(m/s)0.15~0.30.2421副樓8F紅樹映月餐廳 溫度/℃ 26夏季不得高于設計溫度2 ℃,且不應低于1 ℃25.0相對濕度/%40~6558.3室內風速/(m/s)0.15~0.30.24
根據《深圳市建筑節能工程施工驗收規范》(SZJG 31-2010)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深圳市實施細則》(SZJG 29-2009)標準要求,本工程設計計算溫度為26 ℃,則實際運行溫度允許值為25~28 ℃;相對濕度應在40%~65%之間,室內風速應在0.15~0.3 m/s之間。
實測結果室內溫、濕度和風速均滿足標準和設計要求,但除了主樓A28E1辦公室外,其他房間(區域)的室內溫度均低于26 ℃,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管理辦法》第一章第三條要求中空調溫度設置不得低于26 ℃,建議針對空調設置溫度進行專項分析,進一步優化空調運行策略。
5.3.2 新風量
抽檢3臺組合式空調機組,針對每臺機組的新風部分進行檢測。根據《公共建筑節能檢測標準》(JGJ/T 177-2009)的要求,檢測結果應與機組額定值或設計值的偏差不大于10%。檢測結果見表5。

表5 新風量檢測結果
由表5可知,所檢3個系統的新風量檢測值與設計值偏差不超過±10%,滿足標準要求。
此外,還針對3個樓層的風口風量進行檢測,風口風量設計值按照系統總風量和風口數量平均取值,每個系統按遠中近端抽檢風口,檢測結果見表6(僅列出一個系統為示意)。
根據現場實測,所檢風口風量與設計值偏差均≤15%,滿足《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要求。
5.3.3 CO2濃度
本項目分3次共測試21個房間(區域),檢測結果見表7。
由表7可知,所測21個房間(區域)的CO2濃度均滿足《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18883-2002)[5]要求。其中副樓B207洽談室房間的實測值接近標準限值,建議定期對該房間CO2濃度進行檢測,適當加大該房間的新風量。
作者簡介: 高卉群,女,吉林大安人,吉林省大安市安廣中學校,教導處主任,高級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效課堂。

表6 X-7-1系統風口風量檢測結果

表7 室內CO2濃度檢測結果
室內聲環境包括室內噪聲、房間之間空氣聲隔聲和樓板撞擊隔聲。
5.4.1 室內噪聲
由于本工程為辦公建筑,按照《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6]要求,僅對晝夜室內噪聲進行檢測,故本項目分3次對21個房間(區域)的晝間室內噪聲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見表8。

表8 室內噪聲檢測結果
由表8可知本工程的房間基本可以滿足《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的低標準室內噪聲允許值要求,其中16個房間(區域)檢測檢測可滿足GB50118室內噪聲允許值高低標準平均值要求。
副樓B219會議室和B207洽談室滿足《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的低標準室內允許噪聲級要求(≤45 dB),但是滿足不了得分項要求(高標準和低標準的平均值應≤42 dB)。此外主樓所測3個獨立辦公室均不滿足《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50118-2010)的低標準室內允許噪聲級要求(≤40 dB)。現場檢測期間可明顯聽到這幾個房間空調的運行噪聲,后續需對該類房間的空調末端進行調試優化。
5.4.2 樓板撞擊聲隔聲
本次檢測針對27層A2702會議室樓板進行,樓板構造做法為:①層為5 mm厚地毯,②層為140+25 mm厚架空地板,③層為200 mm厚鋼筋混凝土,④層為50+1.2 mm厚鋁扣板,實測結果為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43 dB,滿足GB50118中辦公建筑樓板撞擊聲隔聲的高標準要求(≤65 dB)(圖6、7)。
本次檢測針對26層A26C02會議室和A26C01儲藏室之間隔墻進行,墻體構造做法為①層為15 mm厚水泥砂漿,②層為200 mm厚加氣混凝土砌塊,③層為15 mm厚水泥砂漿,實測結果為計權標準化聲壓級差(粉紅噪聲頻譜修正量)48(-1)dB,滿足GB50118的高標準和低標準的平均值要求(≥48 dB)(圖8、9)。

圖6 A2702會議室樓板構造

圖7 樓板撞擊聲隔聲曲線

圖8 墻體構造
實測17個房間(區域),其中4處采光系數滿足《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50033-2013)要求,13處不滿足要求,檢測結果如表9所示。
除了主樓頂層幾個房間采光效果良好外,多個房間(區域)采光系數未滿足標準要求,和采光模擬結果不相符的原因預計有如下3點。
(1)采光模擬未考慮周邊建筑遮擋情況,實際本建筑主樓低樓層和副樓受到周圍建筑一定程度的遮擋;
(2)幕墻玻璃積灰影響玻璃的透射效果,且現場的手動窗簾無法全部收起也影響了陽光進入室內的效果;
(3)室內布置偏暗色,有一定的吸光作用。
本工程地下室自然采光通過采光井天窗實現,由于部分天窗被排煙風管遮擋,故針對實際有采光效果的6處區域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見表10。

圖9 房間之間空氣聲隔聲曲線

序號房間號標準要求檢測結果單項判定1主樓36樓西北角辦公室≥3.36.5合格2主樓3602會議室≥3.33.3合格3主樓35樓黃副總經理辦公室≥3.38.0合格4主樓9樓西側公共辦公區≥3.34.0合格5主樓A1202會議室≥3.30.7不合格6主樓B1101會議室≥3.31.9不合格7主樓A28E2會議室≥3.31.0不合格8副樓8樓三洲攬繡餐廳≥2.21.4不合格9副樓9樓物業管理辦公室≥3.31.4不合格10副樓3樓休息室≥2.21.0不合格11副樓3樓會議室≥3.31.4不合格12主樓A3505會議室≥3.32.7不合格13副樓8樓錦繡中華餐廳≥2.21.5不合格14主樓B1001會議室≥3.32.7不合格15主樓27樓西側辦公區≥3.31.8不合格16主樓7樓東南休息區≥2.20.9不合格17主樓12樓南側辦公區≥3.31.6不合格

表10 室內采光系數檢測結果
負一層車庫采光區域測試分布見圖10。
所測6處區域面積相加為268.42 m2,地下一層總面積為2400 m2,滿足采光要求的比例為11.1%。
本工程非傳統水源為中水回收利用,用于各層廁所的沖廁使用。本項目先后四次采樣進行化驗,檢測結果見表11。

圖10 地下車庫采光系數測試分布

時間采樣地點pH值氨氮/(mg/L)溶解氧/(mg/L)BOD5/(mg/L)第一次1F男廁6.80.0949.40.82第二次1F男廁7.10.0849.10.59第三次1F男廁6.90.088.50.34第四次副樓3F男廁6.80.048.5———沖廁用途允許值6~9≤10≥1.0≤10
從四次檢測結果來看,本工程的中水水質均可以滿足《城市污水雜用水標準》GB/T 18920-2002沖廁用水的水質要求。
通過中國移動深圳信息大廈綠色建筑專項檢測的檢測結果,分析結果如下:①所檢環境噪聲8個測點均滿足GB3096-2008標準要求;②所檢場地風速16個測點均不大于2 m/s,滿足GBT50378-2014標準要求;③抽檢21個房間的室內溫濕度、風速、CO2濃度和3個系統的新風量,均滿足標準和設計要求,其中20個房間室內溫度介于25~26 ℃之間;④抽檢21個房間的室內噪聲,其中16個房間滿足GBT50378-2014得分要求(3分),2個房間滿足控制項要求,3個獨立辦公室室內噪聲不滿足控制項要求;⑤抽檢1處樓板撞擊聲隔聲和1處隔墻的空氣聲隔聲,均滿足GB50118-2010標準要求。⑥抽檢17個房間的采光系數,其中僅有4個房間滿足GB50033-2013標準要求,其余房間均不滿足標準要求。⑦抽檢地下車庫6個區域,采光系數均滿足GBT50378-2014標準要求,面積之和占地下一層總面積的11.1%;⑧抽檢4次中水水質,均滿足GB/T 18920-2002標準中沖廁的水質要求。
根據以上檢測結果,提出項目運營階段需注意以下問題:①針對空調設置溫度進行分析,在滿足辦公人員需求的前提下可適當提高空調設置溫度,使得室內空氣溫度高于26 ℃;②關注CO2濃度接近限值的房間,適當加大該類房間新風量;③對主樓各樓層的獨立辦公室空調末端進行優化調試,降低其運行噪聲;④對室內采光效果進行專項分析,改進采光效果,減少人工照明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