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菁,楊曉暢,徐紅兵,王水晶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山醫院產科,重慶 401120)
“高齡產婦”是指年齡在35 歲以上的產婦,或受孕時34 歲以上的產婦。一般來講,高齡產婦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早產的可能性較大。同時,高齡產婦易發生產程延長或難產,這是因為女子到了中年,其坐骨、恥骨、骼骨和骰骨相互結合部基本已經骨化,形成了一個固定的盆腔。因此,當胎兒產出時容易導致生產困難,致使產婦本人發生各類并發癥的危險性大為增加[1-2]。
從1996年至2017年20年時間里,高齡產婦比例從2.96%增至13.56%。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后,高齡產婦數量更是急劇上升[3-4]。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必將伴隨著新陳代謝變慢、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生育功能也隨之降低。故高齡產婦普遍存在產后體力、精力恢復變慢,泌乳啟動延遲,產后缺乳等現象[5-8]。
母乳被譽為人類的“白色血液”,其成分達2 000多種,其中含有大量嬰幼兒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如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多種促生長因子以及易于消化吸收的酶類和活性細胞等。而母乳作為嬰兒最佳的天然食物,含有多種極為豐富的營養成分,母乳量隨嬰兒的生長而增加,能供給嬰兒4~6 個月內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9],母乳喂養目前仍是大多數母親的首選。
母乳喂養還能促進母嬰間感情及心理上的聯系,對嬰兒的心理、智力、身體發育都十分重要。母乳喂養率距離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兒童基金會所呼吁的將4 個月以內嬰兒完全母乳喂養率提高到85%以上的標準相差甚遠。
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免疫物質,為嬰兒免疫系統的建立保駕護航,目前還沒有一款奶粉含有全部母乳免疫營養物質[10-12];另外,母乳喂養及其時間的延長,對嬰幼兒智力的發育,具有促進作用[13]。本文旨在探究特殊膳食食品—產婦全能營養素在解決補充母體營養的同時提高母乳質量,改善產后缺乳及新生兒體重增長過慢等問題上的一些作用。
選取2017年6月~11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山醫院收治的80 例產后缺乳的高齡產婦,納入標準:分娩時年齡在35 周歲以上、符合產后缺乳診斷標準、有強烈母乳喂養意愿且符合母乳喂養條件;排除條件:無母乳喂養意愿、不符合母乳喂養條件、不符合產后缺乳診斷標準、不屬于高齡產婦者;按意愿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 例。試驗組產婦平均年齡(36.71±0.5)歲,嬰兒平均體重(3 400±1 020)g;對照組產婦平均年齡(36.49±0.7)歲,嬰兒平均體重(3 405±850)g。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前體質指數、孕周、母乳成分、泌乳量等基礎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明顯差異性(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規格:20 g/袋,30 袋/盒):陜西三正醫用營養有限公司;MR-0711 型乳汁分析儀:北京愛嬰科技公司。
1)試驗步驟:因產后缺乳來就診的高齡產婦,排除疾病因素后由產科大夫對其進行營養及哺乳指導;簽知情同意書后按意愿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療前療后均檢測母乳成分、測量嬰兒體重及泌乳量。試驗組正常飲食,并于當天開始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20 g/袋,1 袋/次,2 次/d,共 30 d;對照組不服用同類產品,按臨床營養師指導依傳統產褥期飲食調整。
2)觀察指標:兩組療前療后母乳成分、嬰兒體重、泌乳量。
3)泌乳量評分標準:3 分:乳量充足,嬰兒完全由母乳喂養,不添加代乳品;2 分:嬰兒進食量的2/3 以上由母乳供給,余用代乳品;1 分:嬰兒進食量的1/3 由母乳供給,余用代乳品。0 分:嬰兒完全人工喂養或僅1/3以下的進食量由母乳提供。
研究表明,補充營養,特別是增加能量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泌乳量[14]。本試驗分別選取了產婦母乳中的蛋白質、脂肪、乳糖、能量、礦物質5 個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經t 檢驗,具體數值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母乳成分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maternal breast milk ingred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兩組產婦母乳成分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maternal breast milk ingred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注:p>0.05,表示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表示兩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
組別試驗人數蛋白質/(g/100 mL) 脂肪/(g/100 mL) 乳糖/(g/100 mL) 能量/(kcal/100 mL) 礦物質/(mg/100 mL)療前 試驗組 40 0.95±0.33 2.67±1.23 6.87±0.43 55.29±22.58 0.17±0.05對照組 40 0.96±0.42 2.70±1.18 6.91±0.51 55.85±24.26 0.17±0.0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療后 試驗組 40 1.25±0.26 3.95±1.5 7.16±0.46 68.13±23.96 0.21±0.04對照組 40 1.03±0.34 3.01±1.6 7.26±0.48 58.12±22.45 0.17±0.0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由表1 可知,療前試驗組和對照組母乳各成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該組試驗具有可比較性;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母乳中蛋白質增加(0.22±0.08)g/100 mL、脂肪增加(0.94±0.1)g/100 mL、能量增加(10.01±1.51)kcal/100 mL、礦物質增加(0.04±0.01)g/100 mL,4 組指標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經過30 d 試驗后,試驗組母乳蛋白質、脂肪、能量、礦物質較對照組的含量更高、質量更好;試驗數據表明,乳母中脂肪酸、磷脂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含量受乳母膳食攝入量影響,但是乳母膳食攝入量對乳汁中乳糖含量影響不明顯[15-16]。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母乳中乳糖的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對母乳中乳糖含量影響不大。
觀察療前、療后兩組試驗組產婦母乳成分可知,蛋白質增長率為32%、脂肪增長率為48%、乳糖增長率為4.2 %、能量增長率為23 %、礦物質增長率為23 %;對照組產婦母乳中蛋白質增長率為7%、脂肪增長率為11%、乳糖增長率為5%、能量增長率為4%、礦物質增長率為0。對比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增長率可以看出,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經過30 d 試驗后,試驗組母乳蛋白質、脂肪、能量、礦物質較對照組增長率均超過20%,乳糖增長率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說明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可以有效提高母乳中各營養成分指標。
一般情況下,單獨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前4~6 個月內可以正常生長。但由于嬰兒需求量與母親泌乳量之間有較大的差異性,故很難通過泌乳量來判斷是否滿足嬰兒需求,通常根據嬰兒體重增長來評價泌乳量是否足夠[17-18]。具體數值見表2。
表2 嬰兒體重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ant weight()

表2 嬰兒體重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infant weight()
注:p>0.05,表示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表示兩組比較具有顯著差異。
g組別 療前 療后試驗組 3 400±1 020 4 609±1 050對照組 3 405±850 4 362±910 p 值 >0.05 <0.05
試驗組嬰兒體重與對照組嬰兒體重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該組試驗具有可比性。療后,試驗組嬰兒體重平均增長1 209 g,增長率為36%,對照組嬰兒體重平均增長957 g,增長率為28%,試驗組嬰兒增長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試驗組嬰兒體重增長與對照組相比多增長了252 g,說明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的產婦哺乳的嬰兒體重增長高于正常飲食的對照組。
療前試驗組產婦泌乳量癥狀與對照組比較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產婦療前療后泌乳量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lactation before and after puerperal therap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由表3 可知,泌乳量充足者均為0,說明該試驗具有比較性。療后試驗組產婦泌乳量充足者為77.5%,對照組泌乳量為50%,試驗組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能較好的緩解產婦的缺乳問題。
母乳是6 個月至12 個月嬰兒最佳的天然食物,含優質蛋白質,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及乳脂肪,可以提供機體所需熱量,滿足嬰兒腦部發育所需(腦部60 %的結構來自于脂肪);母乳中有多種生物活性的物質,如免疫活性物質、激素或類激素物質、生長調節物質、益生菌活化因子、神經營養物質等,對嬰幼兒認知發展、體格生長、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和視力發育有著重要意義[19]。
嬰兒吮吸可刺激乳母體內雌性激素的分泌,有助于加快產婦子宮復舊、促進其身體機能的恢復。產后乳汁分泌不足導致無法正常母乳喂養,產婦營養攝入不足是不容忽視的原因之一。哺乳期的婦女既需補償妊娠與分娩期間自身損耗的營養物質,又為嬰兒生長發育分泌足夠的乳汁,倘若乳母營養攝入不足,則必然導致乳汁分泌量減少。2018年1月8日中國營養協會婦幼營養分會發布了中國哺乳期平衡膳食寶塔,推薦每日攝入奶類300 g~500 g,大豆/堅果25 g/10 g,瘦畜禽肉類 200 g~250 g,魚蝦類 75 g~100 g,蛋類 50 g,以此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建議乳母每日較正常人群增加能量500 kcal,優質蛋白80 g,碳水化合物160 g,鈣補充增加至1 000 mg,鐵補充增加至24 mg,鋅補充增加至 12 mg,維生素 A 增加至 1 300 μg,維生素 E 增加至 17 mg,維生素 K 增加至 85 μg,維生素 B1增加至1.5 mg,維生素 B2增加至 1.5 mg,維生素 B6增加至1.7 mg,維生素C 增加至150 mg。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20]基礎上增加以下5 條內容:①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 的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選用碘鹽;②產褥期食物多樣不過量,重視整個哺乳期營養;③愉悅心情,充足睡眠,促進乳汁分泌;④堅持哺乳,適度運動,逐步恢復適宜體質量;⑤忌煙酒,避免濃茶和咖啡。
本試驗表明服用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執行標準:GB 3160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孕婦及乳母營養補充食品》)能有效提高產婦母乳中各營養成分含量。口服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經30 d 試驗后,試驗組母乳蛋白質、脂肪、能量、礦物質較對照組增長率均超過20 %,乳糖增長率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試驗組嬰兒體重增長與對照組相比多增長了約252 g;產婦母乳量有了明顯提升。
健康而營養狀況良好的乳母,其膳食狀況并不會明顯影響乳汁中所有的營養素,乳汁中蛋白質含量比較恒定,也不受膳食蛋白質偶爾減少的影響[19]。但是如果乳母在孕期或哺乳期的蛋白質與能量等均處于不足或邊緣缺乏狀況,則乳母的營養狀況就會影響乳汁中營養素的分泌水平。對于這類乳母,補充營養,特別是增加能量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泌乳量。
乳汁中脂溶性和水溶性維生素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受乳母膳食中維生素攝入量的影響,特別是當母體這些維生素處于缺乏狀況時將更為明顯,乳汁中維生素A 的含量與乳母膳食中維生素A 攝入量呈正相關,當膳食中維生素A 含量增加時,分泌乳汁中維生素A含量必然上升。對于營養狀況良好的乳母,如果哺乳期采取節制飲食,也可使泌乳量迅速減少。
母乳中鈣的含量一般比較穩定,膳食中鈣攝入不足短時間內不會影響母乳中鈣的分泌,但會對乳母身體有一定的影響;母乳中鐵含量很低,乳母膳食中鐵含量的多少對母乳中含量影響甚微;乳汁中鋅、銅含量與膳食中動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食物來源有一定的關系;乳母的硒和碘的攝入量與乳汁中這兩種元素的濃度密切相關[21]。總體來說,膳食礦物質對乳汁礦物質的影響不大,但長時間攝入不足會影響乳母自身營養健康。
在哺乳期間,需要高度優先考慮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B6、維生素B12、碘和硒。已經證明,通過給乳母補充這些微量營養素可是乳汁中這些營養素的濃度迅速恢復。隨著社會發展和晚婚晚育觀念深入,高齡產婦比例逐漸增加[22]。高齡導致新陳代謝變慢、生理機能減退,泌乳啟動延遲等原因導致高齡產婦產后缺乳現象頻發[23-25]。
產婦專用全能營養素,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物質為基礎,嚴格按照相關國家標準科學計算供能比而研發。不僅能強化補充易丟失、不能自身合成的營養素,亦能促進乳汁分泌,優化乳汁,改善新生兒體重增長過慢等問題,目前在臨床應用方面已取得較好的臨床應用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