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娟
摘 要:目的:調查研究用眼衛生習慣對中小學生視力的影響,為中小學生視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干預方案。方法:選取中小學在校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抽取樣本共216名,對中小學生用眼衛生習慣進行調查,同時對學生視力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胸與桌保持1拳距離、眼與書本保持1尺距離、是否躺著或者在晃動車廂內看書這三項與中小學生視力情況聯系密切。這三項用眼習慣與中小學生視力存在直接聯系,對中小學生視力造成較大影響。結論:了解用眼衛生常識,養成良好用眼衛生習慣,可有效預防視力不良。
關鍵詞:用眼衛生習慣;中小學生;視力;影響;調查
中圖分類號:G633.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4-0029-01
現今青少年視力不良率呈現逐漸增長趨勢,視力不良不僅會影響青少年的日常生活,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根據臨床研究提示,讀寫姿勢錯誤、看書姿勢不正確、長時間疲勞用眼等不良用眼衛生習慣,都會導致青少年視力不良現象發生。為了對中小學生的用眼衛生習慣加以了解,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隨機調查216例中小學在校學生,對學生的用眼衛生習慣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一般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樣本選取小學與中學在校學生共216名作為研究對象。小學在校學生115名,其中視力正常學生81名,視力不良學生34名;中學在校學生101名,其中視力正常學生70名,視力不良學生31名。
2.方法
雙眼裸視,受檢者的眼睛與視力表距離在5米左右,且檢查光線符合要求。診斷標準:雙眼視力均未小于5.0為視力正常,雙眼或單眼視力未超過5.0為視力不良。采用自編調查問卷對216名中小學在校學生的視力狀況、眼病家族遺傳史、用眼衛生習慣等多項內容進行調查。對內容不完善者需要采用當面復核或者電話方式進行跟蹤調查,并將調查問卷內容填寫完善。本次共發放調查問卷216份,回收216份,問卷回收率100%。
3.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以(n,%)描述,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s)描述,行t檢驗,以SPSS 20.0軟件對兩組間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若P<0.05,則兩組組間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根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在胸與桌保持1拳距離、眼與書本保持1尺距離等讀寫姿勢方面,視力正常學生的所占比例明顯高于視力不良學生,P<0.05,這說明正確的讀寫姿勢可以有效保護學生的視力;在躺著或者在晃動車廂內看書等方面,視力正常學生的所占比例明顯低于視力不良學生,P<0.05;在用眼過程中適當休息、戶外活動與體育鍛煉時間、每日看電視與上網時間等方面,視力正常學生的所占比例與視力不良學生比較,P>0.05。視力正常學生與視力不良學生用眼衛生習慣的比例分布情況見表1。

青少年視力不良的影響因素較多,大致可分為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兩個方面。青少年視力不良的主要表現為近視,主要誘發原因是后天的不良用眼衛生習慣。本次調查研究主要是通過對中小學在校學生的視力低下原因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涉及中小學生的讀寫姿勢是否正確、是否躺著或者在晃動車廂內看書、用眼過程中是否適當放松、是否休息雙眼等方面。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胸與桌保持1拳距離、眼與書本保持1尺距離、是否躺著或者在晃動車廂內看書這三項會對中小學生的視力造成較大影響。用眼過程中適當休息、戶外活動與體育鍛煉時間、每日看電視與上網時間這三項對中小學生的視力影響并不明顯。因此,學校應針對上述三種不良用眼衛生習慣,積極對學生進行用眼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增加中小學生的用眼衛生知識,規范學生的用眼衛生行為,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用眼衛生習慣,提高學生的視力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青少年時期是對學生進行用眼衛生知識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用眼衛生習慣的重要階段。學校和教師應通過有效的用眼衛生教育,使學生的不良用眼習慣得到有效改善,進而提高學生的視力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躍.用眼衛生習慣對學生視力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30).
[2]周紅星,勞炳雄,陳麗萍,梁明,劉培娟.用眼衛生習慣對學生視力影響的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