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霞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走心閱讀的方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梳理文本脈絡中樹立信心,在多元互動中靜心,在反思評論中動心,能促使學生進行走心閱讀,有效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走心閱讀;語言表達能力;信心;靜心;動心
中圖分類號:G421;G63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4-0033-01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通過走心閱讀的方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走心閱讀指的是在閱讀過程中帶著“心”進入文本,進行深入閱讀,讓文本走進讀者的心靈。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一些高中生漸漸產生了浮躁的心態,在閱讀時往往浮光掠影,在語文學習中不注意品讀出文章的真味,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比較膚淺。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高中生進行走心閱讀,通過信心、靜心、動心這三個步驟展開有效閱讀,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能力、表達能力。
這里的“信心”指的是學生帶著信心和興趣閱讀課文,在初讀文本的過程中探究文本的奧秘。一些高中生對自己的閱讀缺乏信心,覺得自己難以讀懂文章的真諦。對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自信心,讓學生帶著信心進行深入閱讀,梳理文本脈絡,并試圖抓住文章中的細節,分析文章的結構,理解文章的內容。學生在了解文章的脈絡后,自然能對讀懂作品樹立起信心。
必修二中的《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而且《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不少學生閱讀時心生畏懼,認為讀不懂這篇課文。這時,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鼓勵,并指導其如何展開閱讀:“大家可以將自己想象成林黛玉,想一想來到賈府后會見到什么人,會遇到什么事,要如何應對。然后和課文內容對照一下,并梳理出林黛玉在賈府的行走路線和心理變化路線。”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們嘗試著進行走心閱讀。通過走心閱讀,學生們逐漸整理出林黛玉的行走路線,并揣摩其見賈母、賈寶玉等人時的心理變化,進而突破閱讀阻礙,讀懂了課文。
解釋學認為任何一個文本都沒有一成不變的所謂的文本意義,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客觀理解,文本的閱讀和理解應該是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行為。所以,學生不必擔心自己是否能讀懂文章,而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地梳理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大膽地展開閱讀,樹立閱讀信心。
這里的“靜心”指的是學生安靜地深入閱讀,帶著智慧閱讀,和作者交流,感受作者的內心世界。當前,部分高中生內心浮躁,沒有心情安靜地閱讀文章,或者帶著功利心閱讀文章。這時,教師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氛圍,鼓勵他們靜心閱讀,并和同伴進行互動討論,這樣就能讓學生靜心閱讀,取得好的閱讀效果。
必修一的《致橡樹》是一首耐人尋味的詩歌,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靜心閱讀中細細品味這首詩歌。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默誦這首詩歌,然后和伙伴在一起用男女生配合朗誦的方式誦讀這首詩。當學生沉入詩歌,感受到這首詩歌的內容和主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與伙伴一起討論,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如討論一下作者的愛情態度是什么,在作者描寫的諸多意象中作者最贊賞的是哪一個,作者有什么樣的愛情觀念。還可以說說自己的愛情觀是怎樣的,是否和作者一樣。在這種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討論的多元互動環境中,學生們能夠充分交流閱讀感受,相互啟發,共同進步。
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中安靜地進行走心閱讀,并可以和同伴進行互動交流,調整自己的閱讀心態,進而優化閱讀效果。
這里的“動心”指的是反觀文本,嘗試思考并評論文本,并且在反思自我的過程中升華自我。其實,真正的閱讀是一種心與心之間的對話和碰撞。為了促進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與碰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評論寫作,讓學生在反思自己的閱讀過程的同時,提升表達能力。評論文本的過程,能促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如指導學生閱讀必修二中的《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嘗試與作者產生共鳴,并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大家覺得作者在賞荷過程中,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覺得這樣的變化是怎樣產生的?”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寫一篇評論性文章,說說自己對此文的感受。有學生在評論中著重分析了作者的心情是如何隨著景色變化而變化的,并提出:“有人認為這是一篇純寫景的文章,但是我不這樣認為,作者其實是在進行情景交融的寫作,景色雖然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但是情卻在底層推動了景物描寫。”
閱讀是一個由表層向中層、由中層向深層逐漸推進的過程,是文本理解逐步突破的過程。為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極展開反思,并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表達出來,進而突破閱讀障礙,獲得更多的閱讀收獲。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走心閱讀,避免用自己的閱讀和理解取代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要促使學生與作者進行情感互動,注重梳理文本脈絡,進行多元互動,展開反思評論。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走心閱讀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唐修亮.課堂閱讀應“走心”[J].江蘇教育,2015(12).
[2]李小霞.語文教學要走進學生的心靈[J].甘肅教育,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