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軼 趙丹衍
【摘要】阿拉山口口岸是聞名的中國新亞歐大陸橋的西橋頭堡,也是位于我國西部地區的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作為新疆口岸里位居第二的口岸,阿拉山口今后的發展走向及其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其目前發展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關系著新疆省的經濟發展,同時也關系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本文在分析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口貿易中的發展現狀及問題的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促進阿拉山口口岸的進出口貿易發展。
【關鍵詞】阿拉山口口岸 進出口貿易 問題 對策
一、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口貿易發展的背景及意義及影響
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有一條正在崛起的新亞歐大陸橋,它就是距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市政府博樂市約73公里的阿拉山口口岸。它位于我國向西開放的陸橋經濟帶和國際商貿通道最前沿,“一帶一路”提出后,隨著中歐班列的迅速發展,口岸進出口貨物數量和貿易額也呈穩定增長態勢,是我國貿易量最大同時也是發展迅速的“黃金”口岸。目前,阿拉山口正穩步推進絲路帶建設,讓口岸綻放出新的生機。
隨著絲綢之路的建設,大部分“新絲路”企業也慢慢開始入駐綜合保稅區。目前人駐企業達240家。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關鍵切入點,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境內唯一具有寬軌換裝的區域也是貨物寬準軌換裝能力最強的口岸,因此它承載著發展與中歐、中亞、中俄等國家等貿易往來與合作的重大戰略任務。
二、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口貿易的現狀
在阿拉山口口岸,其進出口的比例大致是4:1。從貨品的進出口比例可以得出該口岸主要以進口的商品為主,主要是以能源緊缺型商品作為主打產品。從該口岸的出口貨物來看,主要是以輕工業商品作為主打產品,這類商品的附加值往往比較高。在進口商品里,有代表性的商品主要包括鋼材和有色金屬、化肥和農藥、原油及油品和金屬礦石以及化工產品等。在出口商品里,有代表性的商品主要包括礦物性建材、化工產品和工業機械以及百貨等。
2017年,口岸進出口貨物達到1665.68萬噸、總價值為726.09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了14.2%和40.4%。其中,進口額為1487.52萬噸,出口額為168.16萬噸。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深入和開放力度的加大,國際貿易的貿易額和貿易種類也逐漸多了起來。
三、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口貿易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環境問題嚴重,口岸生態環境脆弱且廢舊金屬污染嚴重
由于阿拉山口口岸常年位于風口處,自然條件惡劣,夏季炎熱氣溫高,酷暑難耐、冬季干燥嚴寒而且降水量稀少常年干旱缺水,因此對口岸的公路、鐵路交通運輸以及人居環境方面等均會多多少少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口岸屬于溫帶荒漠氣候類型,因此其生態環境較差,缺乏植被,建筑區的綠化面積更少,雖然采取了一些改善措施比如修建了人工防護林,但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這里的常年大風氣候,只能局部起到一點地改善人居環境的作用;二是由于口岸進口商品中含有一些廢棄金屬及有害物質,比如一些污染物和輻射物,但是目前我國對此類的環境污染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防范措施,所以很容易遭受到這類物質的侵害;另外,口岸的一些環境保護設施還不夠健全有待完善,一些工業企業排放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和除塵不能很好的進行監控,導致環境污染進一步惡化。由于口岸本身的自然環境惡劣以及一些污染企業環境保護設施不健全及對企業污染的監控與管理還不到位,口岸環境問題急需改善。
(二)進出口商品檔次低,貨物通關和班列存在問題
在阿拉山口口岸的邊境貿易中,主要進口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周邊國家的大宗商品,包括化肥、原油、棉花等,而出口的產品就比較基本,主要是向相鄰國家出口如服裝、鞋類、日用品這類的日常必需品。因為邊境地區大多地廣人稀,社會生產力水平不高,在經濟發展上受到很大限制。在這些地區,工廠也很少,工業化程度低,無法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因為邊境地區沒有形成加工產品的能力,因此內地就成為了工業成品的主要出產地。而進口產品的消費對象主要是內地消費者。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若不積極做出調整和改變,沒有形成優勢產業,未形成商品出口的優勢,那么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還將受到嚴重制約。
四、促進阿拉山口口岸進出口貿易的對策
(一)保護自然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出發,可持續發展是必由之路。口岸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嚴峻的自然條件,其中,尤以大風為甚。但是刮了千年的大風也為口岸地區帶來了福祉,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企業己經能駕馭這里的風能資源,隨著太陽能應用等高科技技術水平的提高,未來將大力開發太陽能資源。比較科學的規劃,鼓勵原來口岸區域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企業以及旅游產業,將口岸辦公、生活、工業搬離現址,遷往近博樂、精河一線。
(二)提高對外貿易商品質量,健全相關政策完善運輸班列
近年來,阿拉山口憑借著極其強勢的增長勢頭,帶動著博州的經濟發展。為了進一步促進口岸更好的發展,海關等各相關部門應加強各方面的監管和聯系,提高商品的通關率同時也要保證出口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同時,相關檢驗檢疫部門要大力宣揚檢驗檢疫相關政策,在對各企業的監管模式方面實施綠色通道制度,電子監管系統,分類管理和直通放行等相關政策,各部門大力促進口岸的建設與發展;口岸也可以建設進出口加工機構,結合新疆的特色優勢生產一些有特色的產品,可以和當地少數民族風情融合起來,充分展現新疆特色從而吸引相關企業購買產品進而擴大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