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闖
【摘要】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進步,微課程已經逐步在高中各個學科之中出現,學生能夠利用微課完成知識的預習、復習任務,還能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并且擴充知識面等,這是教學工作中的關鍵部分,其不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提升,而且可以合理的提高教學的成效。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學中微課的創新運用問題展開分析與探究,希望高中生物教學可以從中得到啟示。
【關鍵詞】微課 ?高中生物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81-01
將微課運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對教學任務進行完善,使教學能夠變得更放松,使學生進行更行之有效的學習,由此使學生能夠對生物教學主動產生興致,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優良的學習氛圍。
一、生物微課課程的特點
1.趣味創作
之所以稱為微課,就是因其時間短的特性,不僅知識點分析一目了然,而且視頻制作簡易,因此,對于高中生物課程來講,制作微課程過程比較簡單。進行微課程制作時,生物教學的知識點方面要準備充分的視頻,并在視頻中將知識點以實驗或動畫短片的形式穿插進學習當中,這樣制作的視頻可能更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并且教師在視頻中進行趣味創作,也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點,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靈活的展示給學生。
2.多樣傳播
進行微課程的制作時,教師也可以以小視頻的形式展示主題的精華部分,其中許多生物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難題,也可以更簡單地用特別的形式得以展示,因此利用微課程進行學習得到學生們的喜愛。另外微課程都是在互聯網上傳播推廣的,許多高中生不但能在課堂上進行微視頻學習,而且能通過手機、IPAD、電腦等終端對視頻進行學習,如此也可以對學生課后的學習內容進行充實。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在預習環節的應用
高中生物的知識點量多且雜,這樣高中生對知識的掌握就有一定難度。教師在對微課進行運用時要貼近教學目標,可以建立數據庫將大量的微課資源進行集中,學習能力有差異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不同選擇,這樣能夠促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例如對“分子與細胞”中的《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課程進行學習時,高中生物課程標準通常要求同學牢記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能夠毫無差錯的說出不同細胞的構造; 能夠對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進行講述;制作切片的任務能獨立完成,能對顯微鏡進行嫻熟操作;多數學生經過教材的通讀,腦中會形成一個大體的認知,但無法對知識形成系統。高中生物課程標準需要學生對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進行牢記,筆者在對生物課程標準進行仔細研讀之后,創作了一個有關課件,通過學校網絡傳遞給學生,若學生在學習時對不同細胞器與細胞質基質進行點擊,就會有“咚咚”的響聲發出,同時在屏幕旁出現對應結構的特點和功能;為了使學生深入領會“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與線粒體”這一實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筆者對網上人教版配套實驗相關視頻進行了下載,并對視頻文件加以剪接整合,只對其中有關實驗原理、步驟、結果的部分進行運用;為了盡快幫學生攻克本節學習重點——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聯系,筆者將蛋白分泌過程以及吞噬過程的兩個微視頻文件在教學幻燈片中進行了穿插,并在學生觀看時進行重復演示。學生以文本教材的閱讀為基礎與微視頻文件和導學案進行融合,能夠成功領會本節的學習內容。 進行高中生物課程教學前,教師都會運用前言部分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帶入,教師能夠對學生熟悉的場景、趣事、廣告等素材進行合理運用,將其與生物課程完美的融合,使學生能迅速進入到課程學習的氛圍中。比如:對生物課程中“分子與細胞”進行講解時,如果是直觀講述課程會使學生不能領會分子與細胞之間的聯系,但教師引用《紅樓夢》中的內容: “女人是水做的!”這就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致,由此將學生引入到課程內容中。
2.形象的描述生物的疑難現象
生物課程要求教師通過靈活的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如此學生才可以迅速對知識接受且理解。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微課的形式,加以動畫的輔助進行展示,因此信息技術與微課的融合變成了現在生物課程的關鍵。比如:在生物教學“神經系 統調節”的知識點中,教學的困難之處是如何對興奮的傳導與傳遞進行解釋,為了可以靈活的展示,教師以游戲的形式進行,使學生以自身的神經反射體會傳導與傳遞。當身體受到無效刺激時,是沒有神經沖突的產生的,只有對身體進行有效刺激,才會產生神經沖突。在游戲進行時,教師運用微課視頻,讓學生對神經末梢接觸到興奮傳導時的細節有詳細的體會,這樣學生就可以鞏固所學知識,發揮簡化生物知識難點的作用。
3.拓展延伸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由于現在許多學生都可以利用IPAD或電腦,因此教師可以對相關的微課進行創作,使學生利用終端設備對知識進行學習,實現擴充知識的目標。以這樣的形式還可以符合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比如:在“豌豆雜交試驗”這一課程教學中,教師對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建議其觀看基因型概率等視頻;而針對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則進行知識的深入講解,經過展現不同的知識點,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并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微課進行充分準備,傳至網站,使學生及時下載與學習。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經常以筆記的形式對知識進行總結,雖然可以將課程中的重點記錄下來,但在復習筆記時許多細節會被忽視,因此教師將細化的知識點加入微課,可以使學生在課后的復習與總結更加高效,并且學生在何時何地都能對知識微課進行反復觀看,直到可以完全的掌握知識為止。
三、結語
運用微課不但可以對生物課程中的重點知識進行總結,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以微課的形式對知識點預習、復習,領會課程的結構,掌握知識的應用方法,讓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諸葛瑩.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15(35):201.
[2]張文杰.淺談微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啟示[J].基礎教育,2015(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