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舞蹈藝術來說,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創作,如何將情感融入肢體動作中來,為觀眾傳遞想要表達的情緒是創作的關鍵。本文將針對如何進行舞蹈編導創新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歌舞團 舞蹈 編導 創新
當前舞蹈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和關注,舞蹈編導對于整個舞蹈藝術起到了統籌管理的作用,舞蹈演員的動作和情緒都是按照編導的要求展現的,從這一角度來說,編導的能力直接影響了舞蹈作品的演出效果。因此,要想達到最佳演出效果,編導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創新。
一、積極培養創新思維
編導要進行創新,就要轉變自己的思想,進行創新思維的培育,首先要對現有的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和了解。積極體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日常的生活中仔細觀察一些細微的事物,并且逐步積累。最重要的是,在收集素材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角度,要從多個層面入手,進行創作素材的收集和積累。
收集素材之后,要進行科學的分析,找出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作為編排的素材進行進一步的提煉。同時,要將編者自己的意識和情感融入進來,借助作者的視角,將這種新的形象思維融入到創作中,使得思維能夠具有獨特性和創新性。例如在舞蹈作品《進城》的創作過程中,就融入了實際生活中的一個人物作為原型,展現了外來勞動務工人員這一群體。編者將現如今在大城市打工的農民生活現狀真實地展現了出來,從一開始的新鮮和激動,到后續的無奈,甚至痛苦,再到最后放下一切鼓起勇氣開始新生活,使觀眾能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地感受到普通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激發了人們的同情心,同時,也為更多的人去奮斗、去創造自己的新生活注入了更多的動力。
這個舞蹈作品中的創新之處,就是選擇了更加真實的生活寫照,編者對于人們的基本生活和社會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并且捕捉到了典型的代表人物。因此,這樣的創新并不是天馬行空的,而是在現實社會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創作,將人性的真善美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將社會的某一幅畫面真實地展現出來,讓人們在觀看舞蹈作品時找到自己生活的縮影。
二、融入奇思妙想進行創作
在創作的過程中,編者也要做到多思考、多積累,將一些別人觀察不到的內容或者是觀察到卻放棄進行創作的內容進行再利用,要具備過硬的創新思維,大膽進行嘗試,只有這樣才能夠收獲意想不到的優秀舞蹈作品。當然,創新也要從多個方面展現,例如有的舞蹈作品的創新方面在于素材的獨特性,有的創新點在于舞蹈語言和動作的創新,而有的創新點則在于舞蹈塑造的人物形象,等等。
在主題的選擇方面,編導要盡可能地選擇可塑性強的材料進行創作,因為豐富多樣的舞蹈語言是幫助編導有效創新的基礎所在,不應使用太過于平淡或稀松平常的語言進行創作,而是要將肢體語言的感染力充分展現出來。在編排的過程中,編導要盡可能地展現自己的想象力,積極進行思考,找到生活中的靈感。例如在表演《印象劉三姐》這一舞蹈作品時,編導就利用了現代化的燈光效果,使得舞臺的背景如山水畫一般,使得整個舞臺與演員的表演融為一體。這一點之所以能夠獲得創新,就是在于燈光效果的新奇展現出了創作的獨特性。由此可見,要想做到創新,編導就要從舞蹈的各個組成要素著手進行探究,大膽嘗試。
三、融入特色舞蹈創作
歌舞團表演的作品類型非常豐富,不論是哪一種舞蹈作品,只要想展現理想的舞蹈主題,就必須合理應用舞蹈語言,并且將舞蹈語言的新穎性、獨特性展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將編導想要傳遞的故事情景娓娓道來,用不一樣的創新思路推動故事發展的輕重緩急,從而對觀眾的視覺、聽覺產生刺激,最大程度上滿足觀眾的感官效果。例如作品《兩棵樹》,就是用舞蹈的隊形來滿足觀眾的視覺需求。一個優秀的舞蹈編排能夠為觀眾展示印象深刻的繪畫,在協調好的美感中將作品的內涵充分體現出來。類似的還有作品《大海、江河和小溪》,隊形的轉變也非常靈活,并且變化巧妙,能夠讓人感受到大海的波濤洶涌、小溪的泉水叮咚,在回味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具有內涵的意義。將這些隊形與舞蹈演員的動作結合在一起,實現理想的舞蹈調度和舞臺的渲染,就能夠將原本靜止的畫面轉變為動態的效果,產生很強的美感和強烈的震撼力。因此,編導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必須善于挖掘,從隊形、動作等角度進行創新的編排。
總之,在現階段歌舞團舞蹈編排的過程中,要想實現作品的創新性和獨特性,不僅要求編導具有創新的思想,還要將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整合,在提高自己創新能力的同時,編排出符合時代需求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宗子荷.秀立江南的“綠”舞花 ——前線歌舞團5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舞蹈創作風格[J].牡丹,2017(03).
[2]李漾.從中國東方歌舞團舞蹈詩畫《國色》北美巡演——淺談中國民族歌舞藝術“走出去”[J].讀書文摘,2016(25).
(作者簡介:翟連祥,男,中專,河北省唐山市演藝集團歌舞劇院,三級演員,研究方向:舞蹈編導)(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