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歸榛
摘 要:隨著社會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融合技術以其高質量的處理信息性能廣泛應用于現代圖書館情報系統中,從而更好地提高了圖書館情報系統的自動化水平與工作效率,同時也讓廣大讀者享受到了更快捷便利的圖書館服務。本文旨在分析信息融合技術在圖書館情報系統中的具體應用,以及其在圖書館現代化進程中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信息融合技術 圖書館 情報系統 應用研究 推動作用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出現,從此人們進入以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為主要標志的工業3.0時代,而信息化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一方面人們可以更容易的獲取信息,豐富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們需要處理大量的復雜的信息和數據,同時需要對這些信息和數據進行篩選、處理、整合。這些可以體現在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中,面對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文獻、資料、以及讀者的相關信息等情報信息,如果再運用傳統的工作方法來處理這些不但會浪費大量的物力人力,還滿足不了某些圖書館數據保密的需求。因此必須將信息融合技術引進圖書館的工作系統中,從而為圖書館的信息傳播創造條件,也為圖書館情報系統很好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1 信息融合技術概論
1.1 信息融合技術定義
信息融合技術又叫數據融合,最早源自于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人創造,它的運用多項技術原理,其工作程序較為復雜。首先是觀察每個信息的來源,雖然這些信息來源于各自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但是該項技術能將它們無縫的連接在一起,其次是利用計算機合理的支配和使用這些信息,這樣得到的估量工作與最終決策會比單一信息源下得到的愈加精準、細致、牢靠。
1.2 信息融合技術構成
依照信息抽象的三個層次,可將信息融合分為三層,即數據層融合、特征層融合和決策層融合。數據層融合發生在數據采集的第一層,也是在信息融和三個層次中的最低層,整合與處理數據的環節發生在預先處置最初信號之前,因而同時擁有劣勢和優勢。其優勢主要表現在能夠最大限度的對現場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進行保留,因此能夠提供大量的細節性內容,這一點也是其他層面沒有辦法實現的。其劣勢主要體現:一是因為原始的信息事先沒有經過處理,所以要處理的數量龐大,極大地增加了數據整理的時間和成本,影響了數據傳輸的時效性;二是由于原始的數據帶有極大地不穩定性,因此在信息整合的過程中對信息的糾正錯誤能力提出極高的要求;三是龐大的信息量加大了對傳輸量的要求,這就造成信息傳播過程中抵御外來干擾的能力下降。特征層信息融合處在第二層,在這一層次的信息整合中,最先用傳感器對原始的數據進行收集,然后找到這些原始數據的特點,最后一步是對這些特點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信息融合在這一層次中主要有兩大優勢,一是對信息數據進行非常有效的壓縮,這樣能夠及時處理它們;二是可以找出與決策處理有直接關系的特點,能夠為信息融合在決策方面起到強有力的支持。決策層的信息融合是信息融合的最高一層。決策層的融合成果為控制決策提供直接的依據,該層次以信息融合中的決策需求為出發點,選擇最合適的融合方式,從測量對象中找出具有鮮明特點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最終的決策。
2 圖書館情報系統概述
圖書館中領有十分豐厚的館藏,有大量的情報信息需要整合處理,各個情報信息中的關聯性很難發現,這就為情報信息的檢索和尋找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建設一個完備的圖書館情報系統是亟不可待的。這樣就可以將各種繁雜的圖書情報信息綜合起來以便于讀者更好的利用圖書情報系統。這就是圖書館的情報系統。
3 融合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情報系統中的應用
3.1 信息的收集
圖書館的信息采集工作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負責,圖書文獻資料龐雜,在對其進行選擇收集入館的過程中,不免摻雜進個人主觀主義色彩,而且再圖書館的日常工作管理期間要產生大量的數據,如工作人員采購記錄、歷史借閱記錄、信息查閱記錄、文獻借閱記錄、讀者個人信息、圖書館失信黑名單等,面對如此多的數據再單單依靠傳統的人工處理方法來處理這些數據顯然是不夠的,而信息交融技術正好能解決這些冗雜的問題。信息融合技術可以對圖書的借閱利用量進行分析,從而將那些無人借閱或者過時的文獻剔除,再將那些需求量大的文獻進行補充。該技術能夠根據不同學科對文獻的不同需求及時向采購者進行反饋。
3.2 信息優化工作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同時,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目前數字圖書館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新寵兒,如老師和學生不再單純的使用工作卡校園卡進入圖書館,還可以利用人臉識別方式進入,大大縮短了盡管時間還可以有效避免一人多卡的惡性刷座行為,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舒適、高效的學習氛圍。數字圖書館是運用數字化技術來處理和存儲文獻,對圖書館信息資源進行深加工、儲存、檢索等,是一種擁有多媒體內容的數字化信息資源,可以將紙質的圖書轉化為電子書,還提供電子書存儲、交換、流通服務,能夠為用戶提供便利、快捷、高質量的信息化綜合服務體系。
3.3 技術支持保障工作
在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的大背景下,市場化和網絡化成為信息化圖書館的兩個主要發展方向,這就加劇了信息處理的復雜程度,雖然這兩個發展方向使數據的種類和數量十分豐富,但是真正對用戶有用處的信息卻十分少。為了減少這種情況,圖書館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第一是將大量繁雜的信息合理有效的進行組織歸類;第二通過調查問卷、走訪或查閱歷史記錄等方式了解讀者的興趣愛好,進而充分把握讀者在圖書館信息方面的需求。第三建立過濾模式,將一些干擾用戶使用的信息去除,以便于引導用戶更好的進行瀏覽和檢索。
4 結束語
信息融合技術在圖書館情報系統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信息采購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還提高了文獻的利用效率,避免了因信息更新不及時,處理不當而導致的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浪費。信息融合技術為圖書館情報系統的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既有信息決策上的支持又有信息技術上保駕護航。隨著信息融合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其圖書館情報系統中的不斷實踐,相信會給圖書館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也會為其開發者和使用者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
參考文獻
[1]黎難秋,孫宣銀.現代信息技術與未來圖書情報機構[J].中國信息導報,2006(11).
[2]趙杰,崔智社,徐明進,等.信息融合的實質及其核心技術[J].指揮控制與仿真,2003(8).
[3]陳嚴.現代信息技術在競爭情報領域中的應用與發展對策[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4]童菲,朱詩兵.信息融合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視界,2012(22).
[5]范曉鵬,關于我國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討論[J].圖書報工作,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