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動能在重塑經濟增長格局的同時,也成為了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志。經濟增長的本質是生產率的提升。我國的生產率增長速度在近幾年有了放緩的趨勢,不同區域間、不同的行業和企業類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放慢了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的步伐。如何在供給側改革的引領下,尋找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來加快創新驅動,實施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從而帶動生產率的提升,是我們的經濟能否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完成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經濟增長;新動能
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核心的新動能不斷增強,近年來成為了推動經濟平穩增長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影響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的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加快培育新動能的步伐,是我國經濟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積極尋找新動能,加快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我國經濟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這就要求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審視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打開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資源、環境、市場的新空間,從而把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到一個歷史的新階段。
1 增強新動能是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條件
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的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要依賴新動能。新動能就是和以往的經濟增長的動力源相比,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形成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這種新動力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是對原有動力的替代改造。增長動力在經濟發展階段、發展方式、體制安排等因素的影響下,在不斷發展變化,具有不確定性和可替代性的特點。關鍵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具有結構性特點,它是由供給側和需求兩側兩方面組成,兩個側面都存在著不同的動力結構組合。所以在中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循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的規律,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去找到經濟增長動力的結構新組合。在需求側來引領居民調整需求結構,降低對外需求的依賴程度,從而擴大消費內需市場,將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作為引領經濟向高質量增長的動力源。實施供給側供給結構創新,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分工協作的地位,把改革的重點放在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方面,加快新技術成果的應用,爭取盡快形成一批對國民經濟有支撐作用的支柱性產業,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創造出在國內外有質量競爭優勢的品牌產品。形成新的我國選擇經濟增長動力結構組合的戰略思路。
2 深度推進全球化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在2018年天津舉辦的夏季達沃期論壇中,曾提到“世界面前有兩條路,或受制于緊張的態勢和各種沖突,或有能力塑造未來,用創新、包容、協同的方式做出努力。”經濟發展的內部環境中,舊的經濟增長的動能正在失去速度,結構性的難題擺在我們面前等待解決,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巨。外部的推進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聲音同時存在。中國經濟發展要面臨的新局勢非常復雜嚴峻。這更需要中國政府堅定對于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以及投資便利化有的信心。繼續壯大新動能,從而促進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3 在數字化轉型中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新的信息技術的引領下,數字經濟轉型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更加重要。地區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通過數字化轉型找到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新路徑。經濟增長將轉向創新引領、數字驅動,很大程度上會依靠效率驅動,依賴于各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快速應用,在新的科技和產業革命中占據核心地位,將數字經濟發展推向一個快速增長的新階段,數字經濟伴隨而來的是經濟增長的新活力和新能量,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現方式和重要載體。成為了左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態勢的重要因素。數字化的全面轉型成為新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區域之間的經濟競爭也已轉變成了數字經濟之間的爭斗,能否實現一個地區的經濟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關鍵要看區域能不能適應、把握和引領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引領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不斷積聚的數字經濟新動能將會推動主導產業實現快速更替,經濟增長的格局也會加速重塑,會成為鞏固地區經濟在增長平臺上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的重要因素,同時幫助地區經濟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切實成效。
4 新業態孕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消費市場持續火熱的態勢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近80%,不斷呈現上升趨勢,消費繼續穩居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如何繼續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進一步挖掘內需潛力,發揮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是我國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實體商業雖占據著消費體驗的優勢,但缺乏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傳統商業可與線上結合,創造出擁有吸引力的消費場景和體驗。實體店可轉型新零售,去主動擁抱互聯網,線上的電商營銷成本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走向線下也是必然的。能夠實現線上線下完美融合的新零售將會在以后的消費市場占據主導,從而打開信息消費的新空間。同時網絡零售商品的質量得到提升,能夠驅動新的消費升級。《電子商務法》的出臺,將會營造更優的網絡消費環境,從而創造出有影響力的網絡品牌,培育出網絡消費新的增長點。我國占據人口優勢的消費市場中,也蘊含了消費升級的需求。消費需求市場的潛力大、活力足、韌性強、成長性好,能夠保證我國經濟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勢頭。人們在品質消費、旅游、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領域,也正在由低端向中高端發展,存在著巨大的消費潛力。新動能在推動居民消費的品質不斷改善的同時,也推動創造了新型消費供給。商品和服務創新步伐不斷加快,創造出更多的消費熱點,消費升級的趨勢更加明顯。
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培育和創造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必須要把各種模式的優勢結合起來,使創新鏈上的各要素形成合力,在科技創新理念的指引下,深度改造各類企業,將“技術創新基因”在現有企業中進行實踐,把企業技術創新的基因根植于企業成立之時,那么新舊動能轉化所面臨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從而真正實現系統性的全面創新。
參考文獻
[1]馬曉河.在新時代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N].社會科學報,2018-12-27(001).
[2]孫榕.發展新動能增長新天地——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聚焦中國經濟[J].中國金融家,2018(10):17-19.
[3]蔡耀君.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增長新動能[N].廣西日報,2019-03-12(014).
作者簡介
李艷(1978-),女,河北承德人,碩士,講師,從事經濟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