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軍 姬文彬
摘 要:保健食品是介于普通食品和藥品之間的一種特殊食品,在老年人中具有非常大的市場。當前,保健品食品監管存在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造成了相應性危害。必須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保健品市場的安全健康發展,確保使用者安全。
關鍵詞:保健食品;食品安全法;監管問題;監管對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逐漸得到認可。保健食品特別是對于大多數中老年人來說,使用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強身體機能,改善亞健康狀況。保健食品目前,中國的保健食品市場空間廣闊,但質量監督的優勢明顯不足。保健食品的安全風險巨大,嚴重威脅老年人的健康,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保健食品中國的保健食品在生產,加工甚至最終監管方面都存在嚴重問題。
1 保健食品監管問題分析
1.1 生產環節監管不嚴
保健食品監管不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保健食品按照非正常工藝生產并且產品中添加較多的添加劑違反了相關規定,對食品的功效造成嚴重影響。一些生產商抓住老年人需求市場和保健食品不影響健康的這一條件,大量生產違規保健產品,擴大企業經濟利益。2)委托加工無法保證質量。一些企業由于資質問題無法獲取生產許可證,但并未停止生產,而是采取委托生產的方式,將產品生產委托給其他生產商,但這一過程中質量無法控制,雙方為獲取高額利潤而在產品質量上做文章的現象明顯。
1.2 營銷環節秩序混亂
營銷環節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一些保健食品在本質上與普通食品無異,但商家為了獲取暴利,將產品進行包裝后宣稱其具有降血壓、防衰老等功能,市場上的保健品琳瑯滿目,使消費者無法辨別。其二:通過電視廣告對產品進行虛假宣傳,一些商家甚至銷售虛假甚至是過期產品,存在嚴重的欺詐行為。在包裝上,可以擴大產品功效,擅自更改產品食用量及適用人群,嚴重誤導消費者。其三:一些產品中使用了法律明確規定不得使用的產品,保健食品市場混亂。
1.3 監管法規體系不完善
長期以來,藥食同源和食療養生的觀念深入人心,保健食品作為介于普通食品和藥品之間的產品,相比藥品,保健食品的原料來源更加多樣化。保健食品的定義僅僅局限在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對于同樣具有保健功效但未申請的批準文號的類保健食品未在監管范圍,使得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處于兩難境地。對于類保健食品的監管,當類保健食品以保健食品的名義宣傳銷售時,就構成了違法。法律法規中對假藥、劣藥有明確的規定,但對于“假保健食品”“劣保健食品”卻沒有說明,由于這些類保健食品沒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不屬于保健食品,不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督范圍內,導致無法可依,縱容了違法行為。
1.4 非法生產經營
保健食品是具有一定功效的食品,但不能以治療為目的,不能代替藥品。關于保健品的功效的效果到底應該有多大,并沒有相關明確的規定,因而這個功效也是因人而異的。但是,現實中的一些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為突出產品的功效,違法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學藥物,如在減肥類產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在抗疲勞產品中非法添加枸櫞酸西地那非、他達那非等;在輔助降血糖產品中非法添加苯乙雙胍、格列本脲等,對消費者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此外,一些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并沒有達到《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的要求。除了生產環節,保健食品的經營環節也存在問題。由于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費人群之一,不法商家通過“免費義診”、“免費贈送”、“專家坐診”等形式騙取信任,從而誘導老年消費者購買其產品。
2 加強保健食品監管的對策
2.1 建立健全的淘汰和創新機制
保健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個有序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創新激勵機制。對于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的保健食品企業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責令其召回不合格的,并對不合格產品和生產企業進行公示警告,情節嚴重的應該吊銷保健食品的批準文號和企業的生產經營許可證,淘汰落后違法的企業,整頓行業秩序,凈化行業環境。資金方面,應該對企業的研發經費給予稅收減免,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建立保健食品行業的風險基金,為提升我國保健食品的研發技術水平提供基礎;技術方面,建立保健食品技術信息平臺,對原料、研發技術、檢驗方法、安全性評價指標、審批標準、人體試食試驗等方面加強溝通,不斷優化標準和程序;法規方面,應該鼓勵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研發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針對新功能或新原料的保健食品采取特殊的注冊審批制度,在產品研發期間企業可與監管審批部門進行技術交流,加快新功能產品的上市。
2.2 加快完善和出臺保健食品政策
現有的關于保健食品的政策大多都是試行政策,僅僅依靠這對保健食品的監管和行業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可見我國的保健食品的監管政策還亟需完善。需要進一步明確保健食品的定義和范圍,將類保健食品納入到監管范疇;提高市場準入門檻,細化生產經營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加快保健食品召回制度的出臺,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建立違法企業黑名單;加強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的管理,指導消費者合理使用;對于明確各監管部門的職責,避免陷入無法可依,無人監管的尷尬局面;在監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優化審批制度,可以借鑒美國對膳食補充劑的監管經驗,對我國的營養補充劑采用備案制管理。對于保健食品還可以劃分不同的安全等級和技術水平,對于安全等級高,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產品實施備案制管理,提高審批效率。
2.3 建立一體化的網絡監督平臺
我國保健食品的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針對現階段的各種亂象,需要全員參與各環節的監管,建議建立以行政區域為單位,覆蓋全國,涵蓋從行政許可到市場監督高效聯動的一體化監管體系,才能保障保健食品行業有序發展。目前,保健食品在注冊審評環節已經依托互聯網建立了高效、公開、便民的信息化系統。但“重審批”的這種模式還不能有效監管整個保健食品市場,亟需建立覆蓋保健食品注冊審批、原料采購、生產、流通、銷售、產品召回、上市后再評價、監督管理、營養健康教育和群眾監督舉報等各環節的一體化網絡監督平臺,這樣有利于增加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也能夠充分調動群眾監督力量,提升監管力度和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企業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規范和約束企業的行為,促進保健食品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2.4 加強保健食品知識的宣傳教育
保健食品是不能夠替代藥品的,但不乏消費者缺乏保健食品的常識,誤以為保健食品是絕對安全的,可以替代藥品。建議監管部門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普及保健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維權知識,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保健食品的時要仔細閱讀標簽和說明書,是否有國家批準文號,注意用法用量、適宜人群、禁忌,要到正規的地方購買,并索要發票,作為維權的憑證。消費者還可以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查看所購買的保健食品是否獲得國家批準,一旦發現所購買的產品存在問題,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 結束語
保健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和個人帶來豐厚的利益,在各個環節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其中,主要表現在生產環節監管不嚴、營銷環節秩序混亂、監管法規體系不完善、非法生產經營等方面。針對實際情況,需要建立健全的淘汰和創新機制,加快完善和出臺保健食品政策,搭建一體化的網絡監督平臺等,從根本上加大監管力度,促進行業的規范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武陽陽.保健食品的問題與治理[J].食品安全導刊,2018(10):22-23.
[2]王世君.保健食品消費亂象原因分析和治理措施[J].食品安全導刊,2018(06):33-34.
[3]劉垠孜.我國保健食品的安全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J].食品安全導刊,2018(0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