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
摘 要:年度網絡流行語具有時段性,反映了本年度網絡熱詞泛化情況,對網絡流行語的研究具有很大的語言學和社會學價值。本文以國家語委發布的“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為研究對象,采用闡釋法,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對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的影響進行跨學科研究,以便豐富網絡流行語在二語教學領域中的研究。
關鍵詞:網絡流行語;積極影響;消極影響
國內對網絡流行語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國內許多學者對網絡流行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網絡流行語的來源、產生的原因、表現形式及特征,以及其對當今社會賦予的新色彩和影響(楊文全,2002;倉理新,2011)。本文認為網絡流行語是指在網絡上流行的一種語言形式,它以實時或相對延時的形式,以文字、數字、字母和符號為主要載體,具有簡潔性、時代性、趣味性、口語化等特點,是網絡語言中最為活躍的那部分語言,是一定時段內網民們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網絡流行語對處于目的語環境中的漢語二語學習者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在詞匯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引入實用網絡流行語詞匯增強留學生在中國社會的融入感。
1 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的表現形式
網絡流行語表現形式比較復雜,通過對2004年—2018年十四年網絡十大流行語的分析和歸納可以從組合方式上將網絡流行語分為四類:漢字新詞、縮略、諧音、固定語句。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的表現形式呈現多元化的態勢,有以下表現形式:
1)漢語新詞。漢語新詞是指漢字中本來有的詞,在網絡使用過程中衍生出了新的意思。2018年度流行語中的“錦鯉”、“杠精”、“土味情話”、“佛系”四個都屬于漢語新詞這一表現形式.
2)縮略。2018年度十大流行語中的縮略詞包含漢英組合方式縮略、短語縮略兩種形式,分別是“C位”和“官宣”。
3)諧音。諧音是漢語中常見的修辭方式,也是網絡流行語里最活躍的造詞手法之一(陳建偉,2008),網絡流行語的趣味性與諧音這種造詞手法有很強的相關性。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中的諧音也不例外,同樣充滿了趣味性。“skr”、和“皮一下”,分別屬于英語諧音和方言諧音兩種表現形式。
4)固定語句。這一表現形式比較特殊,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中有個這種表現形式的語句,分別是“確認過眼神”和“燃燒我的卡路里”,下面針對這兩個詞進行具體釋例:
總的來說,漢語新詞這一組合方式所占比重最大,從構成類型來看,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既有網絡流行語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點。其中,諧音、縮略、固定語句這三種表現形式較之以前所占比重有所提高。
2 網絡流行語對留學生的影響
網絡流行語作為漢語中反映社會現象、社會文化、語言演變最活躍的一部分,具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的功能。從正面看,它具有提高網絡溝通效率、自由表達意志的正面功能;從負面看,它具有增加人際間溝通障礙、消解語言規范化的負面功能(顧源 2009)。
2.1 積極影響
1)以舊帶新,體悟漢語魅力。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中縮略詞不占少數。縮略語的形式比較簡單并且容易理解,留學生對其的認知程度相對較高(寧元梅,2018)。尤其是英語和漢語組合縮略這一表現形式,對于英語為母語的留學生,能夠促使母語正遷移,能夠減少留學生的畏難情緒,同時也能夠使留學生領會到漢語的魅力。2018年度流行語中存在的英漢組合形式的縮略語,例如“c位”一詞,只要留學生了解到“c”是“central”縮寫,加以簡單的解釋就能習得。
2)激發學習興趣。網絡語言具有趣味性的特點。利用趣味性的語言學習相對晦澀難懂的語法,有助于激發留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漢語屬于量詞型語言(Aikhenvald ,2000 ) ,量詞習得偏誤在不同水平學習者的語言產出中皆有分布,表明量詞是漢語學習的一個難點(伏學鳳 2007;胡清國 2012)。2018年度流行語中的“skr”一詞,在網絡語境中,可以這樣使用“我真skr機靈鬼” ,規范表達就是“我真是個機靈鬼”。“skr”一詞,原本是一個擬聲詞,發音類似于中文的“是個”,用“skr”代替“是個”,以此導入漢語量詞“個”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交際能力。交際工具是語言的本質功能,這就決定了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目標是為了讓學習者掌握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劉珣,2000)。網絡流行語具有時代性,網絡流行語的使用群體以年輕人為主,留學生掌握一定的網絡流行語詞匯,有助于與中國年輕人的交流,減少溝通障礙。例如,中國年輕人在一起經常會說,“皮一下,很開心”,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就會不知所云。
2.2 消極影響
1)存在使用不規范現象,容易產生認知混淆。網絡流行語既是文化現象,又是語言現象,網絡流行語從語法規則、語用規律等角度上講,它們往往是非正常的。留學生對中國當代社會文化、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和語用規律的了解還存在不足,他們經常會對網絡流行語有錯誤的理解和使用。常常違背交際原則中的禮貌原則,忽略了交際對象的身份以及交際的場合。例如,有的留學生對胖女生或者老師在公共場合說“燃燒你的卡路里”,顯然就不是特別合適。因此,引導留學生對網絡流行語的認知顯得很重要。
2)網絡流行語具有隱喻性,部分詞語學習難度大。網絡流行語形成原因多樣,部分網絡流行語有隱喻的現象。在學習的初級階段,詞語的基本意義是學習重點,掌握了詞語的基本意義才更有助于理解其衍生意義。以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的“錦鯉”為例,錦鯉是一種實物隱喻,實際教學過程中,一般會采用圖片法教授“錦鯉”一詞,學生的認知是這是一種魚,但是進一步的將錦鯉隱喻為好運氣,就增加了留學生的認知負荷,學習難度有多增大。因此,在網絡流行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隨著學習和對文化了解的深入,留學生會建立起以中國文化背景為基礎的認知域,從而完成從新詞語和流行語的源域到認知域的映射,理解其對應的新詞義。
3 結語
能用漢語進行交際是漢語二語學習者的主要目的。本文通過對2018年12月國家語委公布的“2018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進行研究,分析網絡流行語的構成類型并進一步思考其對漢語二語教學的影響。網絡流行語教學目前的研究還不夠全面,本文也只是進行的初步探討。對外漢語教學尤其是詞匯教學,應該關注和研究漢語詞匯的動態發展,從而使語言教學具有生命力,與時俱進,網絡流行語教學應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
參考文獻
[1]倉理新.研究流行語的社會文化意義[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114-118.
[2]劉長征,張普.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的多元化與動態更新[J].語言文字應用,2008,(02):1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