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博物館繼承了我國傳統的文化特點,能夠展現出我國獨特的文化內涵。本文主要對地域文化視野下我國文化博物設計進行探討,了解我國文化博物館的結構特點以及所凸顯出的主題,分別從造型、場所以及空間進行研究。
關鍵詞:文化博物館;設計;主題;研究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已逐漸向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文化博物館是我國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文化博物館不斷由外向內進行延伸,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帶動了城市經濟發展。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文化傳承,在博物館整體結構設計上不斷改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示舞臺。
各國文化博物館設計理念以及整體構造都各不相同,其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感受到文化的內涵, 傳承祖國的文化精神。要想得到人們的欣賞,文化博物館需在設計上更具新穎,在傳承祖國文化內涵的同時又能彰顯出現代社會的發展形勢,凸顯出城市獨特的魅力,能夠被廣大人們所喜愛。其次,文化博物館整體結構要具備一定功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又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實現其功能特點與整體結構的有機結合,引領現代社會經濟持續發展[1]。
2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要想在文化博物館設計中彰顯出獨特的地域文化,設計人員需了解當地文化的形成原因,分析當地文化特點,尋找出當地文化所凸顯出的主題,將當地文化特點融入到博物館結構設計中,成為博物館設計的主要載體,人們可了解我國歷史文化特點的同時,又能領會到獨特的城市地域風情。
設計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將地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將文化博物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傳統的文化博物館設計理念中,人們將重點放在了歷史文化傳承上面,整體構造缺乏創意性,所采用的素材較為單一,不能很好的吸引人們眼光,文化博物館作用得不到更好的發揮,導致人們文化素養不高,對文化博物館設計方案不夠重視。如今,在文化博物館整體結構設計中,融入了較多新鮮的元素,在傳承歷史文化特點時,又能彰顯出獨特的地獄風情,是文化博物館獨特的設計方法。
另外,在文化博物館結構設計中,應確保文化博物館整體結構與地方文化特色相符,了解當地風俗習慣以及具有地方特色設計元素,在文化博物館建造過程中,可使用當地建筑材料,采用當地的建筑風格,確保文化博物館整體結構能夠彰顯出當地風情面貌。由于各地方建筑材料、設計風格以及裝飾圖案等各不相同,因此,各地方文化博物館結構設計方案也存在差異。
3 設計要素
3.1 造型
造成在博物館設計理念中具有重要意義,其代表著人們對文化博物館的第一印象,是決定文化博物館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指標。不同造型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官,外觀上更具獨特新穎,便可加深人們對文化博物館的印象。將具有地域特色的設計理念融入到文化博物館整體結構當中,可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促進博物館健康發展。因此,在博物館的整體設計當中,不僅要融入更多地域風情,還要在外觀上增添更多美感,達到藝術與文化的結合,給人帶來一場美好的視覺盛宴。
文化博物館結構設計特點是由其文化內容所決定的,不同的結構特點彰顯著不一樣的文化內涵,由于地方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素養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每個地方的文化博物館其設計理念與方法都各不相同,導致其外觀上也存在差別。例如:山西黃土文化歷史悠久,具有一定文化底蘊,是其歷史發展的主要見證。在山西文化博物館設計理念中,將黃圖文化與地方風俗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利用鼎、斗以及人群演化成烽火臺,來展示黃土文化的歷史特點。其根據地域實際發展特點,將傳統文化以及現代社會特點有機融合,實現了文化博物館設計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典范[2]。又如:在德國柏林猶太人博物館中,為彰顯出猶太人殘忍被德國軍隊殺害的慘痛畫面,讓人們記住這一悲慘歷史事件,寄托人們對苦難者的悲痛、憐憫。在博物館整體結構設計中,利用扭曲的樓梯、不規則形狀的玻璃以及旋轉型的內部結構,給人營造出一種壓抑、沉悶的情緒,將希特勒統治時期猶太人的悲慘結局用獨特的建筑物結構展現出來,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博物館。
因此,對文化博物館結構進行設計過程中,除了要彰顯出其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還要分析其所要表達的文化內涵,以獨特的建筑設計展現在人們面前,觸動人們的靈魂,讓人們真正體會到歷史文化的真正內涵。
3.2 場所
由于文化博物館設計理念各不相同,其內部展品存放形式也存在一定差異。文化博物館外形以及內部結構都具有一定文化意義,一般情況下,根據本區域經濟發展特點、風俗文化以及文化內涵,將地域性特點融入到博物館建筑當中,是現代與歷史文化的結合體,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例如:在仰韶文化博物館中,其文化載體只要體現在精美的陶器上面,通過陶器上不同的圖案,彰顯出當地勞動人民對藝術以及智慧的追求,是當地文化傳統的表現形式之一。
另外,在城市文化博物館設計中,還依據城市整體發展布局,在原有的文化傳統基礎上融入更多現代化特點,結合城市經濟實際發展狀況,在建筑設計特點上不斷進行創新,使其外表更具新穎性,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建造出符合現代城市發展的文化博物館,為城市增添更多新的色彩。因此,建筑設計師應了解城市整體布局以及建筑結構特點,在文化博物館設計理念中注入更多樣化的元素,促進城市文化健康發展。
3.3 空間
文化博物館主要以作品展覽為主,因此,在進行文化博物館結構設計中,要保留一定展覽空間,以便更好的發揚我國文化精神。設計師要合理掌控內部結構設計,在整體布局上合理安排其內在結構,確保空間結構的合理性。避免內在結構設計不合理影響其整體布局。另外,要對文化博物館中展品的陳列方式以及人員流動走廊進行合理設計,確保各結構之間的條理性。設計師可根據博物館所要體現出的文化主題,根據展覽作品的實際特點,具有針對性設計陳列方案,使其更能凸顯出特有的文化氣息,從而激發出人們內心情感,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設計師還可運用燈光、線條以及各種裝飾品來襯托出作品的藝術美感,更能彰顯出其主要文化特點,將人們引入到藝術的氛圍中去,到達一個良好的展覽效果[3]。
4 結語
文化博物館是彰顯區域文化特征的主要載體,將人們的風俗習慣、文化內涵以及建筑設計特點融入到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中去,通過對其造型、空間上進行合理設計,讓文化博物館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培養人們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高山.地域文化視野下的博覽會品牌形象構建探析——以中國海寧家紡博覽會為例[J].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8(05):56-59.
[2]初冬.淺析東北地域文化視野下的農業景觀規劃設計[J].工業設計,2018(09):83-84.
[3]楊霞.地域文化視野中漢魏之際士人的身份裂變——以王粲、仲長統的地域流動為例[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1):96-108.
作者簡介
梁肖怡(1985-),女,漢,廣東中山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