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祥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機關事業單位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對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改革、發展和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新時期我國機關事業單位正處于重要的改革期,這不僅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創造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并在分析當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革優化建議,以期促進我國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不斷完善。
關鍵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
目前,我國已逐漸步入了人口老齡化階段,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革以切實保障每一位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員工的生活水平,建立一套體系完備的養老保險制度已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最基本內容之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已經開始啟動,但其成效主要體現在各大企業當中,機關事業單位的成效相對遲緩。針對這一現狀,筆者進行了以下一些方面的研究。
1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對于我國機關事業單位方面的職業養老制度來說,傳統養老制度存在著諸多的不足,主要表現為制度的脆弱性以及封閉性、單一層次性以及單向責任性。例如單一層次性,在機關事業單位的傳統養老制度運行時一般都是遵循單一層次原則來開展的。此外,改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也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的根本要求,同時對于強化基金累計、保證社會公平公正的內在需求,對于機關單位長遠穩定運行、廉政建設都非常重要。總之,對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革新,這是促使整個社會制度進步的主要內在動力。
2 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狀況
2.1 缺少確切一致的法律法規進行支撐
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在試行養老保險制度以后,從國家角度來看,僅簡單地提出先實施試點運行,然后再推廣,地方各級機構僅執行和當地政府所頒布的各項措施。這樣就必然會導致各地步調不一,政策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時不統一、不協調,對社會穩定運行、公平公正都不利。就當前情況而言,無論從改革力度或者強度來看,企業要比機關事業單位遙遙領先。所以,如果不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加快步伐,必然會使得整個社會發展步伐受到阻礙。
2.2 沒有完善的籌集給付機制
就籌資方面來看,當前大眾繳納的各項保險金都統一劃入到了社會統籌基金中,所以,盡管已經在進行個人繳費,但是依然無法真正構建起個人賬戶。由于我們在退休以后領取養老金時,資金都是從社會統籌基金當中撥出來的。除此之外,在養老金支付項目方面也差別很大,有的地區僅需支付基本養老金,而有的地區不但要支付基本養老金,同時還要支付撫恤金以及喪葬費等費用。
2.3 部門職能相互交錯,管理制度不夠統一
因為現在事業單位的管理部門很多,不同部門所管理的工作內容會有重合,因此往往會因為協調一致而發生沖突。此外,養老金發放時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差額撥付以及全額收繳全發放與差額收繳兩種。前者一般都是經辦機構通過委托進行發放,而后者主要進行社會化發放,所以退休人員通常都無法及時領取到養老金,甚至會領不到養老金,導致其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
2.4 個人賬戶發生擠占現象
由于資金籌集渠道有限,養老保險有著很強的可替代性,同時很多相關制度都不夠合理,所以養老保險所得收入通常都不夠支付所需的支付費用。要想避免出現賬戶空白現象,不得不挪用個人賬戶當中的基金。從而導致個人賬戶的設立沒有實際意義,賬戶不能累積,保值增值更是無從談起。
3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面的措施
3.1 建立起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
在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時,主要是開展基本養老保險以及補充養老保險中不能丟失的部分,基本養老保險可以讓保險制度所具有的公平公正特征體現出來,補充養老部分則可以讓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特點體現出來。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指的是可以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調整過程設置成與企業的相同,該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工作內容是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保障。此外要對養老保險層次部分進行補充,要與企業在養老保險補充方面進行對應,而且也要強制實施。
3.2 統一進行決策并理清管理機制
改革需要對當前的利益局面進行調整,因此需要有很多部門共同參與,所以在決策時要統一,理清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保證養老保險主管部門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強化養老保險主管部門的權威性并不代表不和其他部門進行合作,而是要讓不同部門的責任、權利得到明確。這樣才可以讓部門的權利與義務進行有機的統一,而養老保險不管部門也才可以對制度改革成敗與否負起絕對的責任,在改革中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3.3 強化社會保障法律方面的制定工作
在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時,一定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因此必須要先立法。如果缺少完善的法律體系,那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工作必然會舉步維艱。現在,主要的推動力量是政府機關的政策文件,這樣的發展模式顯然無法繼續適用,因此需要對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優化,從而才可以對事業單位內部參保不全缺陷進行改進。
3.4 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創新
在創新改革方面,需要構建起養老保險費用統籌機制,將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有效融合在一起。此外也要建立起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機制,逐漸取消在計劃經濟時期所建立起的離退休干部管理部門,轉變為社會化管理,由單位人的角色轉換成社會人的角色,創建出有利的條件促使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得到有效發展。也能運用結構化的養老金計發手段,在改革以后再有離退休人員時,其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對于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員工、城鎮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加以調整,保證二者可以同步運行。
3.5 不斷拓展并充實籌資渠道
要想確保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養老金能夠得以保證,緩解高峰期時的支付壓力,就要不斷開拓新的籌資渠道,拓展籌資廣度。這就需要政府介入,制定出相應的優惠措施,諸如養老金可以在電力、通訊等大型項目領域進行投資,但是要嚴格控制投資的資金量,遵循相應的投資流程。此外還要制定出社會捐贈養老金方面的優惠政策,保證現代社會保險制度得到完善及優化。
4 總結
綜上所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于減少社會矛盾,促進我國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階段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仍然面臨著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時,這一改革過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進而建立起一個統一的、規范的、強制的且具有中國特色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
參考文獻
[1]余桔云.并軌前后養老保險制度的替代率和公平性評估[J].改革,2015(7):82-90.
[2]林義,林熙.人口老齡化與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需要重視的問題[J].老齡科學研究,2015(3):61-69.
[3]鄧大松,仙蜜花.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5(9):8-12.
[4]鄭吉友,李兆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創新的制約因素與路徑選擇——基于城鄉統籌發展的視角[J].當代經濟管理,2015,37(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