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九大明確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火電污染嚴重,以華能國際為例分析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狀況,希望有所啟示。
關鍵詞:環境會計;環境負債;信息披露;華能國際
一、概念及理論
(1)環境負債
環境負債,是指由于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對環境造成破壞超出自然修復的能力,而產生的負債。企業的環境負債是指企業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由此企業需負擔的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現時義務。企業應承擔的環境義務有兩層含義:法律上的強制義務如排污費、環境罰款、環境賠償;推定義務是指有義務去消除某一特定區域的污染、凈化環境、恢復原貌的責任。
(2)環境負債與一般負債的不同點
1.可追溯性:指由于當時有關環境法律不明確,企業導致環境問題的行為在當時可能是合法的,企業也對其環境問題負有責任。
2.連帶性:指企業的環境問題,引起其他責任方產生環境恢復成本,負有連帶責任。
3.滯后性:環境污染不易察覺,量變到質變,污染形成的損害才會明顯,企業才能發覺高污染項目造成的各類損失,進而承擔環境負債的責任。
4.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環境負債總額不確定、導致環境負債的交易或事項發生的概率不確定和環境負債發生的時間不確定。
(3)經濟外部性理論
經濟生活中的“搭便車”現象,即消費公共教育、公用基礎設施、國防建設等公共產品而不分擔其成本;后者如工廠排放污染物會對附近居民或者企業造成損失,對自然資源掠奪性開來和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等。
生產或消費單位為追求更多利潤或利差,會放任外部負效應的產生與漫延。例如,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不管生態或者是健康狀況。企業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將其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成本外部化,社會承擔了企業應承擔的這部分成本。“單個的生產決策或消費決策直接地影響了他人的生產或消費,其過程不通過市場”。這部分無責任感的市場主體無償地取得外部經濟,這種“搭便車”的做法使得當事人(如:國家、政府、社會、群眾等)蒙受損失卻得不到補償。
二、華能國際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
(1)華能國際簡介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國際)成立于1994年6月30日,是國內第一家在上海、香港和紐約三地上市的發電企業,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公司主要在中國全國范圍內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大型發電廠。火電是污染及其嚴重的行業。華能國際視環境保護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先決條件,積極承擔環境保護責任。公司的發展目標是:作為發電公司,致力于為社會提供充足、可靠和環保的電能,可靠環保二詞體現了華能國際的社會責任意識。選其為例進行研究。
(2)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
華能國際披露狀況較好,但也沒有披露獨立環境會計信息報告。主要在公司官網、社會責任報告、年度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社會及管制報告中披露了環境會計信息,其于次年年中之后披露,獨立報告時效性差。雖在多處披露但多有重復。披露形式多為定性的文字說明+定量數字信息,貨幣性信息較少且主要存在于財務報告附注中。
華能國際財報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如下表所總結:“研發投入”主要涉及安全生產、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新能源等方面的研究;“在建工程”雖涉及到環保項目,但并未披露具體金額,“其他應付款”涉及到的環境會計信息主要是應付排污費;“遞延收益”“營業外收入”“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環保撥款及熱源建設費)”;現金流方面也是支付的排污費及收到的環保補助等。
(3)總結
華能國際年報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特點是披露位置分散,披多為文字性信息,如環保政策、方針,環境風險等。涉及到的貨幣信息較少,僅上表所示信息,大篇幅強調公司重視環保,卻未披露公司投入環保的具體金額。總體而言,披露的環境信息較少,系統性較差。
如前文所述,火電行業是污染非常嚴重的行業,且污染具有滯后性,一旦造成污染事故,后果將由社會承擔,社會承擔了企業應承擔的這部分成本,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三、建議
在現有制度安排和個人內在欲望的刺激下,對環境資源的利用及其產生的利益是個人的事,個體決策并不考慮把社會成本,企業常規避這部分社會成本。通過意識形態信念和道德教育難以改變現狀,往往需要借助外力予以校正和彌補,比如立法。
筆者認為,企業應根據重要性原則對環境負債進行披露,建議表內確認加表外披露,即在財務報表中單獨設立環境負債項目,以及在報表附注中解釋環境負債、或有環境負債。這個建議主要考慮到兩方面的因素:(1)利用現有報表,不必調整過多;(2)成本效益原則,提供獨立環境報表,全面反映環境信息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采用建議方法進行披露,報表使用者可以了解企業環境負債的信息,又可以將環境事項與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外界監督評價企業環境責任的履行。而且,環境負債確認的金額和時間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確認、計量帶具有一定難度,但不披露一些重要的環境負債不利于政府監督,信息使用者難以做出正確決策。因此,只能通過表外披露的方式來反映重要的環境負債,使讀者了解環境負債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企業后續的影響等事項。
因此,在報表附注中建議披露以下信息:一是確定性環境負債的信息:環境負債有關的會計政策,環境負債的計量基礎、性質、清償時間與條件等。二是有關或有環境負債的信息,包括或有環境負債的種類及其形成原因、金額和償還時間方面存在的重大不確定性的說明、預計產生的重大影響和獲得補償的可能性等。
參考文獻
[1]涂虹.華能國際環境成本管理的實施與效果探討[D].江西財經大學,2018.
[2]曾瓊芳.電力企業環境成本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以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5(03):107-110.
[3]王楠,楊雯.電力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探析——以華能國際和深圳能源為例[J].商業會計,2014(24):10-12.
[4]趙麗萍,郭建花.環境負債核算體系及信息披露的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23(01):38-39.
作者簡介:謝亞楠(1995—),女,漢族,安徽省宿州市人,碩士,單位: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