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 鄭翠菊
摘 要:中小企業是煙臺市經濟發展的支撐,但由于規模小、風險意識不強等原因,中小企業對稅收法律制度理解不透徹或不及時,使得企業承擔不同程度的稅務風險,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甚至破產。本文旨在針對煙臺市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應的稅務風險防范措施,確保煙臺市中小企業涉稅信息處理、申報和對外披露的正確性、一致性,提高煙臺市中小企業稅務風險防控能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關鍵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措施
中央指出“中小企業能辦大事。中央高度重視并一直在想辦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使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科學發展、高質量發展。”在煙臺市,截至2018年7月,20萬戶的中小企業, 為全市貢獻了60%左右的稅收,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在煙臺市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國務院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宣布,我國增值稅基本稅率下調,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措施即將全面推行,作為煙臺市經濟增長支撐的中小企業應該積極應對國家稅制改革的浪潮,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從根本上化解與防范煙臺市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
一、煙臺市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不強
煙臺市中小企業業主過于注重企業生產環節,更為關注企業利潤,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通常在規模較小,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會要求財務人員通過降低企業各種稅負獲取短期經濟利益,導致企業稅務風險不斷增大,影響企業未來發展。即使是作為稅務風險管理主體的財務人員,更多的關注稅務風險發生時臨時應對而忽視了對于稅務風險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評估,被動的進行稅務風險管理。
(2)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制不規范
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制不規范,主要體現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不能及時或主動執行稅務風險識別和評估程序,很難及時發現稅務風險因素,不能正確評估稅務風險,。中小企業信息溝通體系不完善,大部分企業認為稅務風險集中在財務部門,導致其他部門人員產生稅務風險不可控的錯覺,但實際上,現代企業做好風險管控和內部控制,建立好風險防范措施,做好稅務預警“防火墻”的工作,是可以規避風險,將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3)企業對稅制改革應對能力較差
稅務風險意識不強,評估方法不當,沒有建立系統的風險防范和預警機制。隨著我國經濟模式不斷發展變化,多數中小企業無法及時應對不斷更新的稅收政策,只能采用“修補”的方式調整企業納稅申報,疲于應付新的稅收政策,導致企業面臨巨大的稅務風險和法律風險。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和人力資源成本的限制,對于財務人員業務水平要求不高,甚至是找代理記賬公司記賬,企業缺少既懂財會知識又精通稅法,同時還具備管理能力的人員,無法及時準確的應對各種風險。
(4)企業納稅籌劃水平較低
納稅籌劃作為中小企業降低稅務風險的重要手段往往被企業所忽視,中小企業希望通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的方式,增加企業利潤,但是很多企業并不知道如何合理避稅及降低涉稅風險,對于企業需要交納的稅種、稅負本企業可以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等沒有深入研究,企業納稅籌劃水平較低,導致“偷稅漏稅”成為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重點,存在極大的稅務風險和法律風險。
二、煙臺市中小企業稅務風險防范措施
(1)增強企業各層面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首先,管理層提高認識,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作為中小企業管理者帶頭學習最新的稅收政策,將增強稅收風險防范意識作為企業運行基本保證并積極傳遞到每位員工,同時聘請專業人員到企業培訓和指導,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其次,財稅人員提高能力,做好稅收風險防范工作。作為企業稅務風險控制的骨干,財稅人員應該在稅務風險意識、風險管理、風險控制和風險防范等方面加強學習,密切關注財稅政策變化,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和稅務風險預測、統籌能力、增強風險防范水平。
最后,提高企業全員參與程度,合力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稅務風險防范不是管理層或者財稅人員自己的事情,而是整個企業必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因此,必須加強上下級、財務人員和普通員工的溝通,通過座談、講座、培訓等多種方式將稅務風險防范貫徹到每位員工,形成全員參與控制風險的良好氛圍。
(2)規范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體制
首先,加強中小企業財稅人員崗位和職責建設。提高財稅人員職業素養,實行財務人員和稅務人員相互牽制的崗位和職責分工,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稅務風險進行全面監控和跟蹤。制定各種涉稅事項的處理流程及管理制度,明確各自責任,盡量預防稅務風險的發生。
其次,建立健全稅務內部控制制度。中小企業為了合理控制稅務風險,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和未來發展情況建立健全一套覆蓋所有業務,完善的稅務內部控制制度。明確企業每位員工都擔負著稅務風險防范的重任,相互監督與制約,建立獎懲機制,提高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全方位降低企業稅務風險。
第三,構建良好的稅務信息溝通機制。中小企業為了應對輔助多變的稅收法律政策和法規,必須建立良好的企業內外部,上下級和不同部門之間稅務風險溝通機制。財稅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及時處理,將稅務風險降到最低。加強與稅務機關和稅務咨詢機構的聯系,及時了解稅收政策,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降低稅務風險。
最后,規范稅務風險管理體制。根據企業經營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制定企業稅務風險預防、識別、評估、規避和監測等日常活動的規則制度,并要求各個部門根據自己職責制定出預防措施和應急措施。從制度上保證企業稅務風險降低的效率。
(3)強化企業應對稅務風險的能力
我國稅收制度不斷發展變化,不是所有稅務風險都可控,因此,當企業面臨稅務風險時,應該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平穩度過風險,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識別和評估機制。制定合理的稅務風險分析和防范制度,選擇稅務風險預警指標,識別出企業內外部稅務風險,對風險發生的概率和程度進行量化,使企業最大程度避免和減少稅務風險帶來的損失。最后,企業必須要有危機管理意識,在風險發生時及時做出反應,減少稅務風險帶來的損失。
(4)提高企業納稅籌劃的能力
中小企業稅務風險控制不僅重在控制還應該注重預防,提高企業納稅籌劃能力可以在降低稅負的基礎上,有效預防稅務風險。中小企業應當調整傳統的納稅籌劃的思路,不僅要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還需要加強對可能產生的稅務風險進行控制。如果企業沒有合適的機構和人員完成納稅籌劃工作,可以借助“第三方”機構的專業能力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在提高風險預防程度的基礎上,降低稅務籌劃成本。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稅務籌劃模式,保證稅務籌劃工作有序開展,確保稅務風險管理更加系統性和專業化。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競爭的加劇,稅務風險直接影響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因此,中小企業應該正確認識稅務風險,強化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建立科學完善的稅務風險防范體制,根據企業特點制定稅務風險管理對策,有效化解和防范企業稅務風險,保障中小企業保持健康、穩定和持續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英艷.信息化環境下中小企業所得稅的稅務風險分析[J].山西農經,2017(24)
[2]萬葵花. 我國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及其管理[J].時代金融,2018(6)
[3]朱云.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8(16)
[4]吳福喜.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9)
[5]李強.我國中小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5)
作者簡介:
林文(1984-),女,漢族,山東省煙臺市人,講師,會計學碩士,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會計系會計專業,研究方向:會計,管理會計。
鄭翠菊(1976-),女,漢族,山東曹縣人,副教授,會計學碩士,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會計系會計專業,研究方向為會計和會計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