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昌
3月2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出,2018年全國共有338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我區43個縣(市、區)名列其中,成為2018年度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縣(市、區)最多的省區。
至此,我區已有85%的縣(市、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評估認定,比國家要求的“75%目標”高出10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成功甩掉了排在全國末位的“帽子”,取得了“上檔進位”的階段性成效。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作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困難重重,在地理環境復雜、教育發展歷史欠賬多、經濟基礎薄弱等現實背景下,我區各級黨委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奮力攻堅克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最終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
成績代表過去,目標還在前方。無論從全國還是從我區來看,當前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已進入收尾階段。如果說過去一年是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攻堅年”,那么今年則是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沖刺年”,完成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任務僅剩“最后一公里”。要為即將到來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鋪平道路、做好過渡,這后面一段路必須走得穩健、走得漂亮。
就我區而言,盡管目前已甩掉了末位的“帽子”,并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的目標任務,但仍然不能掉以輕心、有所懈怠。目前,全區尚有17個縣(市、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沒有通過國家評估認定,與已通過“國檢”的縣份相比,這些縣份情況更復雜,困難更多更大,必須進一步凝聚共識,策馬加鞭,堅定信念繼續前行。
跑好“最后一公里”,要有一股狠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項任務重、壓力大的工作,沒有一股狠勁,恐怕永遠也邁不出第一步。各市縣要深刻認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勇敢邁出做好該項工作的步伐。目前,我區17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尚未通過“國檢”的縣(市、區)中,還有4個尚未通過“區檢”,這些地方相關工作推進較為緩慢,更加需要一股狠勁,克服畏難情緒,狠下決心謀發展,堅決不拖后腿。
跑好“最后一公里”,要有一股闖勁。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各有各的問題,各有各的難處,但這都不是止步不前的理由。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教育發展,需要改革創新的精神,要勇于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從資金籌措、教育布局調整、教師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深入思考,制定有效舉措,闖出一條符合本地實際的可行路子。桂平市作為我區“第一人口大縣(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遭遇諸多艱難險阻,但桂平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充分發揚敢闖敢干的精神,“闖”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桂平路子”。
跑好“最后一公里”,要有一股韌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沒有退路,必須勇往直前。工作中,可能會遇到項目推進受阻、相關人員不配合等各種問題,這時尤其需要一股韌勁,堅定信心不動搖,保持冷靜不退縮,深刻分析原因,把面臨的問題一項一項地“銷號”解決。目前我區17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尚未通過“國檢”的縣(市、區),多數已經通過“區檢”,但其中許多縣(市、區)在“區檢”中被指出了問題,要求進行整改,這些縣份就更應發揚“韌”的精神,敢于直面問題,認真進行整改,確保以更高標準迎接“國檢”。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區的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眼看就要到達終點,但正如長跑運動那樣,臨近終點正是最為疲憊的階段,稍有懈怠就有可能前功盡棄。為此,全區各級各部門及相關市縣要高度重視最后的“沖刺階段”,一鼓作氣,勇往直前,以更為昂揚的精神、更為有力的步伐跑好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最后一公里”,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