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啟銘


【摘 要】靈活應用精益生產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同時提升企業的生產制造水平。本文從精益生產的概念入手,深入進行分析,結合實際的公司生產情況,明確具體的生產流程,通過價值流、流程程序、工序產能平衡等工具發現生產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企業生產制造提供方向。
【關鍵詞】精益生產;醫療設備;制造企業
中圖分類號: F273;F42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1-021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1.101
【Abstract】Flexible application of lean productio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manufacturing level of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of lean production, analyzes in-depth, combines the actual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clarifies the specific production process, and discovers the shortcomings in production through tools such as value flow, process program and process capacity balance. Provide directions.
【Key words】Lean productio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0 引言
精益生產主要是指精益思想在生產環節中的實踐應用,主要目的是消除生產環節中存在的不必要內容,以降低資源的浪費,因此現階段將精益生產概念定義為:“從消費者取貨到產品生產源頭整個環節消除存在的浪費,促使整個過程得到優化的一種方法”,通過消除當前無附加價值的勞動投入,避免出現消除超額使用資源而產生的附加價值,實現最小的投入產生最大的價值。
1 精益生產的核心意義概述
當前的精益生產的核心意義在于消除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浪費”,并優化整個流程,從整體上完善,實現持續的改善,以保證生產活動有效的開展,降低生產成本[1]。例如,當前的精益生產主要原理可以概括為價值、價值流、流動、拉動以及完善,并且不同的內容體現的意義不同,如價值主要是指當前在客戶的角度進行分析,創造出較高的價值,并提升其非創造價值,以滿足當前的需求。而價值流則主要是指將當前的原材料轉變為成品的過程,包括價值增值的整個過程。流動主要是指當前的價值的流動,在整個過程中消除其他因素產生的干擾,如等待、回收、廢品等產生的浪費情況。拉動實質是通過當前的市場需求促使價值流發現,并以市場的需求為基礎做出合理的調整,滿足市場。完善主要是指對整個過程進行完善,并持續進行改進,消除其存在的浪費,提升整體價值。
2 精益生產在醫療設備制造企業中的應用
本文以當前某血液細胞分析儀生產企業為例,該企業擁有世界較為先進的醫療器械生產技術,屬于世界領先的醫療設備供應商,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現階段中國最大的血液細胞分析儀生產廠家,產品范圍較廣,如血液分析流水線、血液細胞分析儀、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等多個產品。
2.1 血液細胞儀實際生產分析
受自身的性質因素影響,在發展過程中,企業生產逐漸出現大量的問題,并且其矛盾問題越來越尖銳,如產品生產周期、員工作業浪費等,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價值流,血液細胞儀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多個流程,從原材料開始,到最后的成品倉庫,經歷多個環節,并且在各個生產工序中處于相對獨立的狀態,是以單個工序為基礎,以保證其總流程時間。例如,下圖是該儀器的生產流程,如圖1所示。
第二,工序產能,在進行生產過程中,各部分的產能存在一定的瓶頸問題,例如在案例企業中,筆者以實際的生產產能數據為主,制作出工序產能圖,以便于數值分析,如圖2所示。
通過圖2分析可知,當前在生產工序中,其產能平衡率較高,但也存在明顯的瓶頸工序,如總裝工序與調試工序,經過流程程序發現,其存在較大的浪費情況,如總裝中搬運時間過長,甚至占總時間的14%,造成嚴重的浪費。生產模式主要是以一人一次裝配一機為主,通常情況下,一人裝配一臺產品需要花費5-6小時,甚至部分特殊機械需要花費十幾個小時,增大其運行時間。同時,對于一臺機器來說,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承受較多數量的物料,難以一次性進行工裝,需要工作人員起身拿取物料,花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影響其生產效率[2]。
第三,工序人機作業分析,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較為明顯的浪費情況,主要因素在于人工,部分工作人員在循環作業過程中,其有效時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平均水平在54%,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以提升其工作效率。
2.2 血液分析儀生產優化
針對現階段總裝過程中存在的工序浪費情況可以合理進行優化,實現流水線發展,靈活利用其優勢提升整體裝配水平與效率,滿足當前的需求,以避免出現浪費情況,造成一定的損失。合理針對當前的工序人員利用效率低問題進行完善,如可以實現發現一人四機、多機模式,從根本上提升調試人員工作效率,滿足當前的需求。以總裝與調試工序為基礎,進行合理的優化,實現工序產能平衡率提升,滿足當前的產能平衡需求。針對當前產品全流程時間長問題,可以在保證產能平衡的基礎上對全流程進行合理的導入,實現流水生產模式,以滿足當前的需求。
2.3 血液分析儀生產部的精益生產
以案例企業為例,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實現內部的精益生產,積極進行創新,以實際的需求為基礎,明確計算總裝需求,按照產能需求與工位需求進行完善,設計新型的流水線,以滿足生產要求,提升整體生產速率。
首先,設計一人四機,從根本上提升其工作效率,并改變傳統的調試工作模式,如保證四臺機器合理進行布置,優化了傳統的工作人員勞動量較高情況,從整體上進行完善,降低其勞動強度,實現總裝線的完善,將推車調試工位,利用接液路與電路進行操作,并改變其調試模式,從整體上進行完善,促使調試工作臺完善,工作人員可以在兩邊進行移動工作,實現一人四機模式,滿足當前的需求。
其次,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全程流動,并利用調試與總裝部分的優化,實現血液細胞分析儀整個流程的改善,突破傳統方式存在的束縛,改變其基本工序,將整體的作業模式根據產品的類型進行劃分,分為三個產品大類,并將其生產線進行完善,實現全程的流動生產,縮短生產時間,滿足當前的需求。
最后,積極進行物流優化,針對當前的物流布局進行整體上的創新,并實現整體的改善完善,實現產品的創新發展,將三個產品進行明確的劃分,并針對現有的布局進行調整,改變傳統的生產,基于當前的最優成本原則,實現新生產線設計,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3]。
2.4 實施效果分析
通過合理的調整,其整體的總裝效率提升,實現了整體上的優化,并促使工序呈現出連續狀態,實現連續流管理,縮短整個培訓周期,制定標準化作業,據數據分析其效率可以提升30%,并降低人力的投入,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積極提升調試人員的工作效率,從整體上進行完善,如人均利用效率從原本的54%提升至88.5%,人均產出提升三分之一,滿足當前精益生產的需求。物流搬運線路的優化也是當前的重點內容,根據要求進行優化后促使其整體上實現創新,縮短搬運的距離與時間,優化物流動線,可以有效的縮短35%線路。縮短生產周期,積極對當前的生產模式價值流圖進行處理,可以將當前的產品生產流程時間縮短,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升其有效的增值時間,通過數據對比分析發現,其增值約為四分之一,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工作質量與效率。加強進行產能擴充,優化其生產效率,并經過不斷的改善創新,實現整體的完善,提升綜合生產效率,據顯示其生產效率可以提升至0.81,提升率為17%。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靈活利用精益生產可以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制造水平與質量,優化其生產流程,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如從價值流、產能分析、流程程序分析、人機作業等方面進行完善,加強對各個生產工具進行創新,實現多方面的改進,實現精益化生產,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川.醫療設備制造企業精益生產模型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09):230-233.
[2]劉中艷,陳娟.基于FAHP-TOPSIS的醫療設備制造企業供應商選擇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5,29(04):90-95.
[3]朱英明,朱婷婷,盧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的創新產業集群研究——基于江蘇省的實證分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0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