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發
【摘要】隨著我國小學數學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成為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主要教學思路。文章根據這一思路討論了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分層異步教學;實施策略;注意事項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小學生的心理特性要求教師更多地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個性,充分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及學習習慣,分層異步教學方法的實施對于因材施教有很大的幫助。
一、分層異步教學概述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進行,學生的主體地位被不斷地凸顯出來。而由于各個學生成長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學生的性格、學習習慣不同。傳統的大班統一教學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有了一定的限制,越來越不適用于現代教學。因此,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學生個性,分層異步教學模式逐步在教學中普及開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異步分層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歸類到不同層次的標準中,教師按照各個標準的具體情況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最大限度內進行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自主學習。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本質就在于教師能夠使學生在大班授課的前提下,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給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選擇,讓教學和學生的個性發展逐步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在適合自己情況的教學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
二、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方法
(一)科學進行學生分層
分層異步教學方法實施的前提就是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層。劃分學生層次除了考慮數學學習的基礎情況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興趣、自我個性等方面,通過綜合評定來確定學生的層次。在實際操作中,教師要注意做好班級的調查,不能僅依靠學習成績來進行分層。教師可以根據班級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到四類小組,根據小組的平均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二)課堂分層教學方法
第一,在學生分層結束后,教師首先要根據分層來設定適當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定教學內容,確保不同教學方法下的同等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緊緊抓住各個層次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大教學目標確定的前提下,設定學生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小層次,確保層次間跨度合適,便于學生自主學習。一般來說,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學目標是完成基本教學;對于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則逐步增加教學設定,比如開發數學思維等。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分層的實際情況來設立有針對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的分層原則為起點低、坡度緩、層次多的立體化教學原則。也就是說,根據學生分層情況,從基礎學習逐步上升提高,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受到合理的數學教育,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數學創新精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課程問題的分層設置,根據分層情況來逐步增加問題難度,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提出的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銜接,從基礎性問題開始緩步提高至發散性問題,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尋求問題答案的欲望[2]。
第三,教師要針對個別個性化較為突出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比如,在學生完成了自我層次問題后,嘗試往高層次內容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同時在發現某些學生有能力進行下一層次的內容時,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引導學生順利完成知識點的拓展,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有一個根本的學習提高。
第四,教師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上也要注重學生分層情況,針對學生特性來進行練習。比如,針對學得快忘得快的學生,加強數學知識的反復記憶;針對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則進行同類型題目的反復練習,讓學生學會知識聯想;對于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安排一些稍微超出教學大綱的題目來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可以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教師合理地設定更具針對性的課后練習,可以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更有效率的鞏固,條理清晰地把握自己的學習進度,更大程度上發揮自主學習能力。
第五,課后要根據學生分層情況來進行分層評價。由于分層教學模式的特殊性,傳統的課后評價體系顯然并不適用,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所給出的反饋,適時地調整各個層次的教學方法,積極總結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成果,將學生的綜合情況作為教學評價的基礎,合理評定教學情況,從而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發現教學方面的不足,并做出適當的調整,讓分層異步教學可以更好地進行下去,豐富教學的立體層次。
三、分層異步教學的注意事項
實施分層異步教學首先要注意處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和諧的課堂有利于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師要盡快適應引導者的課堂角色,給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其次,教師要注意處理好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關系,確保學生之間溝通充分,讓分層只在教師的意識中,而不讓學生中出現不同的等級,導致班級因為分層異步教學而產生問題。再次,教師要注意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良好溝通,充分了解學生更多的課后生活,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綜合情況。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讓家長明白分層學習的好處,避免家長誤會教師歧視學生而導致不必要的沖突[3]。
四、分層異步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實行,同時有益于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避免了學生由于無法理解教師的教學而產生厭學情緒。教師針對分層后的學生特點,制定連續性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充分滿足學生對于數學的好奇心,使其更好地理解數學學習目標。不僅如此,學生由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學習的自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4]。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分層異步教學法更尊重學生差異,避免了教師的無差異知識灌輸導致的學生理解不足、課堂參與度較低、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的出現,學生從被動接受數學知識變為根據自身對于學習目標的理解來探索學習。這一過程中,不僅加強了學生與教師的聯系,構建了和諧的師生關系,而且促進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擴大了學生的學習寬度,讓學生對于今后的數學學習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滿足了小學生旺盛的好奇心,也更容易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提高了學生的受挫能力。
五、結語
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有效提高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因材施教。同時,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狀況,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便于學生充分完善自我學習。
【參考文獻】
[1]劉蕊.“分層異步”教學法在小學數學學講課堂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1):60.
[2]蔡文娟.小學數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漫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67.
[3]楊榮興.分層異步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學周刊,2018(12):45-46.
[4]呂清方.異步實施 分層教學——分層異步教學法的實施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5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