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華 潘建濤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55-02
摘 要 安源精神發源于安源煤礦,發展于全省和全國,她不僅僅是安源煤礦的財富,也是整個煤炭行業乃至全省全國的共同財富。因此,我們要繼承發揚光大,要使安源精神在前進中發展,在發展中前進。
關鍵詞 安源旗幟 紅色基因 黨建
百年精神,歷久彌新。時間回朔到1922年9月14日,江西萍鄉安源爆發并取得勝利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此次運動中所淬煉和孕育的以“義無反顧,團結奮斗,勇于開拓,敢為人先”為主要內涵的安源精神,成為激勵和鼓舞幾代愛國人士為革命勝利事業和祖國建設事業奮勇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今天,我們江能集團步入改革脫困、轉型發展、建設優強現代綜合能源集團的轉折點上。這是一項充滿艱辛、充滿創造、充滿挑戰的偉大事業,而建設偉大的事業就需要有崇高的精神。本文結合江能物貿實際就如何傳承安源精神,不斷提高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工作水平作些粗淺的探析。
一、安源精神的內涵
安源是一塊紅色熱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被譽為“中國的小莫斯科”、“無產階級的大本營”。1921年—1930年,在這血與火的十年工運中,安源工人在“赤色教育”、政治斗爭、經濟維權、統一戰線、農民運動、軍事斗爭、黨團工建設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取得優異成績,創造了許多個“全國第一”。1921年底成立了安源團支部,是中國產業工人中最早的共青團組織;1922年2月成立了安源路礦支部,是中共第一個產業工人黨支部;1922年5月成立的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是我黨最早的經濟組織,所發行的紙幣和股票也是我黨經濟工作中最早的嘗試;1923年6月安源地委書記朱少連出席黨的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成為中共史上最早的產業工人身份的中央委員;1923年8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消費合作社辦事公約》是我黨反腐肅貪第一令;1923年12月7日創刊《安源旬刊》是我黨領導的第一張企業報紙;1924年1月成立安源勞動童子軍,是中國少先隊前身;1924年5月建成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大廈,是中國第一座工會大廈;1924年10月成立安源地委黨校(團校),是我黨最早的地方黨校(團校);1927年9月秋收起義,安源在全國第一個舉起工農革命軍的旗幟。這段光輝的歷史,正是安源精神從孕育到誕生的歷史。
“安源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史上一座偉大豐碑,她所蘊含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是一份無形資產,是激勵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二、安源精神在江能物貿的傳承
江能物貿是江西省能源集團公司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煤炭物流貿易體系,2016年7月,正式注冊成立。作為一個年輕的成長型企業,公司面臨:上受供應商下受客戶制約的“兩頭不靠”,去產能、減員分流、優化勞動組織,企業核心競爭力未真正形成等現實狀況。困境面前,安源精神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江能物物貿黨委聚力汲取安源精神養分,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引領和激勵全體干部職工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秉承“共進、共贏、共享”核心價值觀,一個難題一個難題地破,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企業呈現新的氣象,安源精神在江能物貿傳承。
(一)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安源工人革命運動,是對封建殘余思想的革命,更是對保守散漫、短淺狹隘精神的革命;破除的是帝國主義的壓迫體制,建立的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秩序,“安源精神”首先是從思想上和觀念上不斷進取。江能物貿組建后,整合了管理職能,優化了管理層級,但也匯合了不同的思維模式、管理理念、工作方式。為此,江能物貿黨委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切入點,圍繞公司扭虧脫困、改革發展中心任務,開展“明大勢、知家底、強責任、渡難關”形勢任務宣傳教育及“深化改革怎么看,面對改革怎么辦,參與改革怎干”大討論活動,把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匯聚到公司改革發展上來,統一全員認識,形成改革轉型、創新發展的共識共為。
(二)健全機構,強化建設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戰斗力的基礎。安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產業工人黨支部的誕生地,從那時起,由基層黨組織領導而產生的安源精神就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江能人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江能物貿組建之初,就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做到黨組織與行政組織同步設立,黨務工作人員與行政管理人員同步配備,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安排、同步落實。黨組織覆蓋所屬各單位,每一名黨員編入到一個黨小組。推行“三級”考核制度,以江能物貿黨委考核基層黨委(黨總支)、基層黨委(黨總支)考核黨支部、黨支部考核黨員,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各級黨組織加強對黨建工作的領導,以“三會一課”為抓手,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向縱深推進,支部書記帶頭講黨課,黨員干部帶頭學習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并在實際工作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每當“急難險重”,就能看到黨員的身影,真正做到“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個小組一塊陣地、一個黨員一面旗幟”。
(三)改進作風,強肌固體
1923年底,消費合作社服務股經理陳梅生,無視俱部規章制度的有效性,私欠公款千余元。俱樂部當即查實后,將陳的房屋用具封存,限令退還所欠公款,并決定撤銷陳梅生的服務股經理的職務。1924年2月《中國青年》第十八期載文《安源路礦工人之偉大組織》中就其重大意義指出:“從安源這種事實看起來,已明確的告訴我們,只要組織能精密而系統,又造成絕對服從紀律的精神,中國人絕對不至于是一盤散沙的樣子。”俗話講“空氣不好傷身體,風氣不好傷集體。”江能物貿黨委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不斷純潔隊伍,努力構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在干部管理機制上,打破終身制,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在選拔任用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在干部考核上,強化結果運用,堅持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獎懲任用的重要依據;在干部監管上,抓早抓小,動輒則咎。
三、提升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對策建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整個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深刻回答了事關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做好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在思想認識上,進一步重視企業黨建工作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之所以取得勝利,其根本原因是在黨組織的領導下,以“秩序、齊心、勇敢”的良好表現,迫使路礦當局簽訂了13條協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2016年10月,召開的全國國企黨建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要通過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國有企業黨組織要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新形勢下,改進企業黨建工作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僅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需要,更是解決當前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的需要。近年來,中央和省委巡視組在對國有企業展開巡視的過程中,無一例外地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弱化、淡化、虛化和邊緣化問題。這些問題極大影響和制約著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顯得十分迫切。
(二)在隊伍建設上,進一步選優配強支部書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各級黨委書記、黨組織負責人是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要高度重視國有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隊伍特別是書記隊伍建設,創新選拔培養機制,采取上級選派、跟蹤培養、群眾推薦等方式,選拔黨性、能力強、改革意識強、服務意識強的黨員擔任黨委(黨總支、黨支部)書記,為開展黨建工作筑牢筑實基礎。黨委(黨總支、黨支部)書記要充分發揮好以下幾個“第一責任人”作用:一是企業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作用,把抓黨建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二是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作用,要敢于負責、善于擔當,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意識;三是維護穩定第一責任人作用;四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作用;五是選人、用人,管人、教人第一責任人作用;六是把握方向,凝心聚力第一責任人作用;七是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第一責任人作用。
(三)在素質提升上,進一步建立學習型黨組織
安源工人運動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運用歷史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積累的人生智慧,磨礪的個人能力,也正是這種智慧和能力,引領了中國革命最后走向了勝利。當年毛主席到安源,為了取得罷工勝利,開辦了第一所工人夜校,教大家識字,培養工人骨干。后來,大字不識的礦工不僅能識字,而且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在和資本家的談判中,有理有節,據理力爭,取得了勝利。“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進一步強化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狠抓黨員干部的學習,通過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自我學習、互動交流學習等,大力提升管理干部的學習能力,增強管理干部管理能力和領導工作能力,使管理干部作風有一個大的轉變,綜合素質有一個大的提高,助推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四)在工作方法上,進一步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弘揚安源精神,就是要造福工人,也是省能源集團各級黨組織的奮斗目標。當前,省能源集團公司已步入改革發展、轉型升級、實施去產能工作中,隨著改制分流優化勞動組織工作的不斷推進,各種利益重新調整,隨之各類矛盾日益顯現。面臨困難,我們更要汲取安源精神精髓,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路徑,堅持從職工群眾中來,到職工群眾中去。只有發自內心尊重職工群眾的智慧和創造,才能真正贏得職工群眾的理解與支持。